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政党外交战略选择与其国内经济发展往往呈现一种互动关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和影响着该国政党的政党外交战略选择;相反,政党外交战略选择得正确与否又会促进和制约该国的经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王晓芸 《求实》2012,(7):26-2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变和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和更新政党外交的思维、理念和运作方式,从支持以苏联为首到强调独立自主的原则更新,从无产阶级政党到全世界各国各类政党的对象扩展,从注重意识形态到关注国家利益的重心位移,从促进国家间关系到推动全球治理的内涵扩充等等,完成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转型过程。正是这一转型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延续性、开放性、多元性、学习性等鲜明的中国特色,拓展了政党外交的发展空间,增强了政党外交的发展动力,指明了政党外交发展的方向,使其在世界政党外交格局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政党外交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现了由不成熟到成熟、被动到主动、倾向内敛到积极进取的转变,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独立自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局势等经验。新时代,应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将广泛交流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主动参与对外交往,推进交往方式创新,塑造和提升党的国际形象,加强党的对外工作的队伍建设,不断开创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践取得显著成就,相关议题也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学界围绕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基本概念与关系、历史细节与脉络、特定作用与功能、具体个案等展开了多维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相较于新时代之前相关议题的研究而言,这些研究从视角、范式和话题层面展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分别实现了框架、思路和焦点上的变革与突破。但是,新时代既有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界应当在强化基础理论、细化基本史实、走实中外互动、推动预期前景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展开研究,并积极推动其指导未来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断开拓、发展。90年的政党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是同步的。依据任务、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在三个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执政兴国是政党外交的一条主线。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原则和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6.
军事外交是代表国家军事安全利益或国家集团安全利益,以军队为主体、以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涉外活动。作为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外交的价值日益为世界所认同。中国真正开展军事外交的时间并不长,新中国成立初期仅限于军事援助,冷战后开始建设自己的军事外交体系,总体来说取得过一定绩效,但仍有缺失与挑战,主要表现为形成普世文化观念的现实难度较大、参与国际机制能力尚不够强、国际形象被误读等。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改进军事外交理念,弘扬中国普世文化观念,强化国际制度的参与能力,进一步改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7.
杨扬 《唯实》2008,3(4):4-7
政党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为发展政党外交提供的基本思路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以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为契机,推动政党外交的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原则;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发展同各国政党的友好关系;把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同时兼顾国际利益。这些基本思路对于推动我国外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我们在全球视野下审视政党外交的成长,可以从“政党”和“外交”这两个角度进行逻辑推断:政党外交的产生在政党政治形成之后,外交公开化的趋势是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结果。政党外交与政党政治的发展呈现出基本同步的发展轨迹。世界政党外交的发展经历了以欧洲为中心到意识形态对立再到意识形态淡化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国际格局的走向与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际格局是由欧洲中心向欧洲以外推进的过程,先后形成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一超多强”,现在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国际格局走向下,为更好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在外交领域应坚持和平崛起战略、实施伙伴战略、推行多边外交战略、实行大国外交战略、继续推进睦邻友好战略,并一以贯之地维护和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瑾  季正矩 《党史博采》2005,(3):105-113
自古以来,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就与一国的兴衰安危密切相关.高明的外交战略往往会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使国家利益最大化;而低劣的外交战略不仅无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反而会危及一国的安全.当然,由于国家大小不同、强弱有别,其外交战略的选择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战略进行了四次调整。其中,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第四次重大调整,不仅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和平国际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对21世纪开创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思想指导意义。进入80年代,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是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是新时期外交…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协商民主体系中,政党协商历史悠久,是贯穿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一条主线,具有高层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政协协商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并且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高,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符合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家兴 《党建》2011,(4):16-18,20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诞辰。90年来,中国共产党何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何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进步,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本文认为,自党诞生之日起,就把先进性作为自身的崇高使命,通过推进自身的先进性焕发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强劲力量。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正是永葆先进性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诞辰。90年来,中国共产党何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何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进步,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本文认为,自党诞生之日起,就把先进性作为自身的崇高使命,通过推进自身的先进性焕发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强劲力量。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正是永葆先进性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国际政治理论,以主权国家的全球时代为背景,简要分析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维方法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对国际关系性质认识上的理论创新等,以期对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历程作一比较认识。  相似文献   

17.
石仲泉 《党建》2011,(5):22-24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是个“学习型政党”,尽管最初没有这样的理念,但这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有的品质。因为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外来的,而且建立政党从事革命斗争也不是本土政治,何况还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都需要学习,既从译著中学,到国外考察学,更从革命实践中学。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将它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自1949年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就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风云中搏击奋进。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世界民族之林昂然站立起来,不仅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今天,面对国际上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八大上,在题为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外交部分,党中央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策略进行了精辟有力的论述,准确分析了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精确判断出中国的身份和责任,制定了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在报告中,中国共产党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多个新亮点、新观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家瑞 《求是》2012,(20):17-19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国内外一系列严峻挑战、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篇章的10年,是中国同世界关系持续深化、中国道路及中国共产党的外部影响与日俱增的10年。10年来,党的对外工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为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党的国际影响力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感召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