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实现转移,增加收入。近期,广西天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人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天等县农民收入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一)基本情况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下辖5个镇8个乡,总人口44.7万人。近年来,天等创业者在各大城市打造的创业品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相似文献   

2.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 ,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作者认为 ,准确把握《决定》精神 ,要在双向流动上做文章。即在宏观层面上 ,必须切实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环境 ,拓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渠道 ;必须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渠道。在微观层面上 ,必须发挥农民的市场主体作用 ,通过转变就业观念、创新就业形式、提高就业能力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四个服务前移"为主抓手,创新服务方式,突出实干和效果,履职尽责,服务民生。~、服务就业前移,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用好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难题,推进就业创业工作。201 3年,八步区开办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等培训班1 1期,培训445人;安置城镇新增就业3310人,安置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70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4人,使该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610人,实现新增劳务收入6171万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以及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配套体系尚处于一种缺失状态,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合理、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并尽可能地为农民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就成为当前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希望能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人事天地》2011,(11):56-56
本刊讯(通讯员 韦俊科)柳城县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及“进学校送服务”等就业专项活动。2011年“春风行动”中,全县共召开14场劳务招聘会,仅启动仪式上,就达成就业意向1028人。  相似文献   

6.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应全面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现代化素质,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从业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山西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就业结构也得到有效改善。但与兄弟省市相比 ,山西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与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尤其是农村急需转移的劳动力高达 5 0 0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 5 0 %。其中贫困县区就占到 2 7% ,且劳动力资源分散 ,组织化程度低 ,缺乏就业门路和外出务工信息服务。针对这种情况 ,2 0 0 3年由省工商联牵头 ,劳动厅、民政厅、工青妇、民营局、省光彩促进会八部门联合发起以“送走一个、脱贫一户、影响一片”为主题的全省贫困地区光彩扶贫劳务输出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 ,后…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国各地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系,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第三季度,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深化的大趋势下,广西各市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就业政策,扎实推进以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的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就业再就业各项指标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实现城镇化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城镇经营中存在租高排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土地问题分析研究,探讨政府干预的机制、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