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施监督法的主体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以及监督法规定的程序,行使监督职权。人大专门委员会虽然不是监督法的执法主体,不行使人大常委会那样的监督职权,但是,专门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工作”,在实施监督法和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中处于重要位置,担负重要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严实 《人大建设》2007,(11):15-15
在贯彻落实监督法的实践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对其中有关时限的规定重视不够。 比如,监督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二十日前,由其办事机构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正确处理了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和坚持党的领导、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民主集中制、集体监督、有序监督的原则。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省人大常委会是实施监督法的主体,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机关要为常委会实施监督法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工作。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好监督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标价4000元的空调打9折,使你少花400元;1000元一件的T恤衫反季节销售,100块钱就可以拿走。商家的打折着实让消费者高兴,但对监督法的“打折”却令人担忧。监督法规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20日前,由其办事机构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可南方某县在实施时却拦腰砍去一半改成10天。更有甚者,有的不管监督法如何规定,临到开会才发材料的做法雷打不动。  相似文献   

5.
10月11日至12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南昌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学习班。全省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副厅以上干部,机关各处室正、副处长(主任)及机关干部共100余人参加了学习班。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06,(8):46-48
实现人大监督的规范化——起草监督法1998正六月三日星期三晴下午,我向泽民同志汇报了人大的监督工作。他同意按照宪法的规定,人大加强和改进对国务院和“两高”实行的工作监督,监督方式可由专门委员会听汇报,必要时可进行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7.
邵卫科 《人大建设》2007,(11):24-24
今年1月1日起,监督法正式施行。在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监督法方面,处于基层的县级人大常委会都有哪些实际行动?近日,盂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聂军就此专门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8.
蔡宏伟 《云南人大》2009,(5):18-18,27
监督法作为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一部专门法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作用。石屏县人大常委会为了把监督法学习好、贯彻执行好,狠抓措施落实,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9.
信息短波     
《人民政坛》2007,(4):30-31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就各委员会聘任兼职委员作出规定;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监督法》;顺昌县人代会表彰“办理代表建议工作先进单位”和“好建议”;浦城县人大常委会以“五个一”强化法制宣传;永定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重点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建议,全国人大调研制定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监督法”,让检察机关敢监督、会监督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监督法是实体法,更是程序法。但对于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问题,各方却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监督法没有专门"法律责任"的章节,也没有对违反监督法作出承担责任的规定,这就造成监督法实施后显现出监督困境;但也有人认为,虽然监督法在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但在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中确能找到相应的责任条款,因此违反了监督法,必定要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对违反监督法规定究竟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说法不一,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09,(2):22-23
监督法是实体法,更是程序法。但对于违反监督法规定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问题,各方却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监督法没有专门“法律责任”的章节,也没有对违反监督法作出承担责任的规定,这就造成监督法实施后显现出监督困境;但也有人认为,虽然监督法在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但在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中确能找到相应的责任条款,因此违反了监督法,必定要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对违反监督法规定究竟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说法不一,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晓朱 《上海人大月刊》2006,(10):F0002-F0002
9月8日,常委会举行学习中心组和《改革与市情》报告会,邀请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同志作学习监督法专题辅导报告。杨景宇同志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深刻阐述了制定和颁布监督法的重要意义,全面介绍了监督法的制定背景、立法宗旨和主要规定。龚学平主任出席会议并就上海如何学习好、贯彻好、实施好监督法提出要求。周慕尧副主任主持会议.包信宝、刘伦贤、任文燕、张圣坤、胡炜副主任,孙运时秘书长,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委员会成员.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市政府组成人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宪法监督的主体机构、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要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该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在人大之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该机构拥有违宪审查权、宪法解释权、受理违宪诉讼权以及裁决国家机关的权限争议;完善宪法监督的法律制度,制定宪法修改法、宪法监督法、宪法解释法。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监督法》的实施,审议意见越来越多地使用,已成为人大常委会议事决策成果的表现形式,督促本级"一府两院"整改工作的书面交办方式,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跟踪问效的重要抓手。重视理性思考,探析法定含义,规范运用审议意见,对于不断增强监督效果,显得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监督法,前后历时20年。20年磨一剑,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法终于得以制定出台。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法律,监督法坚持"监督为民"的立法理念和"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  相似文献   

17.
《监督法》第十一、十二条规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前,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将各方面对该项工作的意见汇总,交由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研究并在专项工作报告中作出回应。”“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二十日前,由其办事机构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对报告修改后,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十日前送交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小组委员会研究周伟如果说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正处于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那么,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小组委员会更需要法律的确认与实践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小组委员会的设置及其运作状况,直接关系着专门委员会协助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19.
监督法授权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制定监督法实施细则,一是要充分体现监督法精神,贯彻监督法规定,二是要结合实际,体现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特色。实施细则应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加以细化:  相似文献   

20.
立忠 《辽宁人大》2007,(1):20-21
监督法颁布后,省人大常委会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系列学习和宣传监督法活动,先后召开了主任会议,举办了贯彻实施监督法培训班,传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的监督法培训班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