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人的故乡     
潘年英 《当代贵州》2009,(15):65-65
"美人的故乡,我凝望的方向.这里有千山相聚,还有万溪流淌,啊咧,香哎,香哎,美人的故乡.我思念的地方,这里有天外苗歌飞.花香银装的姑娘……" 汽车由黄平县城缓缓驶出,然后平稳地行进在翠绿的丘陵和山地之问,这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已经来到一个名副其实的美人的故乡.  相似文献   

2.
<正>E:今天在这里举办文艺会演F:咱俩给大家表演个节目E:大家说高兴不高兴?(A、B、C、D列队踏步上)高兴、高兴、非常高兴,高兴、高兴、十分高兴……E、F:哎,我俩在这里表演节目,你们上来干什么众:(七嘴八舌)唱歌、跳舞、小品、双簧……E:哎,今天人多,干脆来个新花样,表演一个群簧,  相似文献   

3.
《江淮》2008,(3)
"啊哎……哦……放牛的小伙子,我们放牛去……"在铜陵县老洲乡,时常有这样嘹亮的歌声响彻上空。自从2006年底老洲《牛歌》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4.
家乡的夜空     
除夕前的一个夜晚,在西北边陲一座团场小镇的一家餐馆里,一群往昔中学的同窗,而今已大学毕业在外地都市里谋生而回来省亲的年轻人在这里聚会……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午夜时分,当他们依依不舍地在餐馆门前惜别时,忽然有人感叹道:"哎,你们看,多么美丽的夜空啊!"于是大家把目光转向了天空,举头仰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来……来……来……"这首新疆民歌《新疆好》是杨敦勤到新疆后最喜欢哼唱的一首歌曲。2012年5月,来兵团六师一○三团援疆工作近两年来,杨敦勤把自己当做山西与新疆兵团的友谊"使者",努力搭建起晋疆两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为促进兵团团场的蓬勃发展,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被誉为"哈密瓜王国"的一○三团种植甜瓜已有60年的历史,这里出产的甜瓜色泽金黄、网纹细密、皮薄肉厚、香  相似文献   

6.
刘澜 《当代贵州》2014,(11):65-65
正领导力的第三条黄金法则是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说:"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自愿的需要,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力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这就是领导艺术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以来,我们林场的变化之大,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6月29日,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护林员彭秋荣对记者说。"你看,这是松树,我上回还在这里看到过一只小松鼠;这片树林下面的野生菌很多,很多来玩的人都喜欢来这里采菌子;这里有一排玉兰树,开花的时候,好看得很……"走  相似文献   

8.
<正>常常想起一个和"马"有关的地名——"马号",兵团的老一辈对这个地名大都很熟悉。在六七十年代,每个团乃至每个连都有一个畜牧养殖点,这个地方远离团部或连队常常被人们称之为"马号"。在这里居住的人们被称为在"马号"居住,兵团有多少个这样的团场,就有多少个像这样的地方。这也许是兵团的专利了。这里是兵团一个团场的边缘,准噶尔盆地的边沿地带。再向深处就是中国的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  相似文献   

9.
<正>"快来看,前天我们提出关于连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今天贴出来了。""就是哎,现在连队领导的办事速度就是快……"农二师三十三团一连连务公开采取阶段性公开与临时性公开相结合,采用"菜单式"点答公开方式,"点答台"和"答复栏"的"点击"与"答复"率都很高很热,职工群众颇有兴趣地说:"连务公开就像一年四季的歌一样唱不停。"  相似文献   

10.
西藏行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3,(Z1):102-104
立秋时节的西藏高原风景如画。在藏族群众欢度"雪顿节"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世界屋脊",来到拉萨,神秘的雪域高原和古朴好客的藏族同胞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西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这里离太阳最近,海拔5160米,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这里的空气最纯净,天空最湛蓝,无废气污染;这里原始森林遍布,人迹罕至;这里的山水气势恢宏,白云朵朵;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勤劳;这里是千千万万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的确,西藏是一个能让高傲的人变得谦卑、空虚的人变得充实、失落的人变得慰藉、贪婪的人洗涤心灵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7日,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朋,踏上了医疗援疆之行,来到兵团六师红旗农场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一对一"支医工作。红旗农场虽然地处偏远,环境艰苦,医疗设备简陋,医疗技术相对落后,但是这里的人淳朴善良,热情大方。他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透出的是豪迈;他们买卖论公斤,路程说公里,显示的是大气。红旗农场是个没有陌生人的地方,这里所有的人都用他们淳朴的方式敬纳外来的客人。各民族亲如一  相似文献   

12.
我是来自兵团日报社的记者,殷雪静。在这里,我要讲述一位我身边的、普通援疆干部的真实的故事。《把爱献给兵团》有一首诗我们都非常熟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九万里,吹度玉门关。在我们兵团,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挟万里春风,从东方来;他们告别繁华都市,辞别亲人,来到遥远的边疆;把爱,献给兵团。  相似文献   

13.
谢沁立 《党课》2012,(4):85-88
每天清晨,病房里都会传出“哎……哎……”的呼唤,通常要持续两三个小时。声音是从一位93岁老人的喉咙深处发出的,沙哑难听。老人因脑中风瘫痪多年,现在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相似文献   

14.
<正>一师十四团703公墓中,静静地竖着2700座墓碑,守护这座公墓的李栓柱说,这里有已故的政委、团长,也有营长、连长和普通战士,在地下他们的建制也是全的,这里地上有个兵团,地下也有个兵团,而这座公墓,李栓柱一守就是30年。1984年,十四团领导找到了李栓柱,他说:"团领导问我怕不怕鬼,我说,不怕,领导就说,那派你去守公墓去不去,我想了想,反正都是工作,就去了。"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5,(6)
<正>欣闻黑龙江省政府批准黑河市的"爱辉"镇恢复"瑷珲"原名,不禁想起一次瑷珲之行。一过逊克,前面就是黑河,我的心里开始变得沉重,因为瑷珲,是我们民族的伤心地,是我们的国耻纪念地,因为让国家丧失最多国土的《中俄瑷珲条约》就是在这里被迫签订的!瑷珲是被侵略者血洗过的屠城,也是没有一个人投降而被战火毁灭的英雄之城……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4月28日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光辉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一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奖章和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状奖章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此,我代表兵团党委、兵团,向兵团广大职工群众表示节日的问候!向获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推进跨越式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一师阿拉尔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和兵团工会安排部署,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精心设计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找到了培育屯垦戍边新型职工队伍的有效抓手,形成了具有工会特色的工作品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科学统筹为要点,活动规划突出一个"细"字师市总工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4年8月11日.加格达奇殡仪馆的告别大厅.这里正在举行丛培彬的追悼会.致悼词的是一位干练的中年女性--大兴安岭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侯凤芹.她拿出讲稿,刚讲了一句"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悼念丛培彬同志……"便泣不成声.前来悼念丛培彬的三百多人同侯凤琴一样,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相似文献   

19.
情系北塔山     
<正>从黄浦江畔的霓虹灯下,到天山脚下的北塔山牧场;从大都市的一名中学生,到西北边陲的军垦战士;从16岁的懵懂少年,到60岁的花甲之年……李梦桃的人生,可以说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的,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北塔山牧场度过的——在这里,他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他理解了生活的意义、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和边疆各族人民相濡以沫、情同手足地工作生活了47年,他被哈萨克族职工群众称为"哈萨克的佳克斯乌路"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08,(10)
"一支竹篙哎,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在"大包干"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许多农民不仅会唱这首《众人划桨开大船》,而且把这首歌变为他们建立资金互助合作社、破解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困境的生动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