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凤兰,兵团成长起来的军垦第二代,从1997年就一直担任十师一八八团三连工会主席.近两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引领职工就地转产、自主创业、多元增收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她本人也从一名地道的种田人成功转型为乡村农家乐老板,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在连队开办"农家乐"已成为该连职工创业增收的一大亮点. 北屯建市、火车开通为三连创造了机遇,也激活了刘凤兰从商的脑子.因为连队就在新市区,地域优势得天独厚.况且,农家饭也越来越受到城市人的欢迎,家家户户有绿色的农家小院,经常有人来参观,非常羡慕他们的农家生活.她想这里面的商机应该很大,觉得应该抓住这个发展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农一师南口农场已全面投入到繁忙的"三秋"拾花工作。在二十一连职工顾香芬的承包棉田里,她的维吾尔族大姐阿米娜带领着8名维吾尔族拾花工在捡拾棉花。阿米娜是墨玉县人,今年快50岁了。要说起她和她的汉族妹妹顾香芬的缘分,是在2005年的秋天。阿米娜有3个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22日冬至节,农二师二十二团四连职工赵梅接到了丈夫张锦州从河北保定打来的电话.丈夫告诉她说在河北一切都好,那里的干部群众对他们非常欢迎,生活和学习安排得都很周到,让她在家不要担心.张锦州是由农二师工会选派到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学习大棚种植技术的.和他一起去的,还有农二师焉耆垦区其它团场的6名同志.选派农业一线职工到内地学习,这在农二师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18日,曾多次被农八师石河子市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的一五○团良繁三连职工包文芳,在自家门前放鞭炮庆贺自己棉花获得大丰收。她去年  相似文献   

5.
<正>十师一八七团三连女职工彭菊林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她于2016年承包了三连五斗的400亩大田,这400亩作物收获后,给她带来20万元的纯收入,这样的成绩取得,激励她在2017年更要大干一番。三连是团场土地流转的试点连队,这对于彭菊林这样喜欢种地、喜欢钻研、也会种地的职工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她果断承包了连队五斗整个斗渠的耕地。今年48岁的彭菊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在她身上你能读出爱劳  相似文献   

6.
郭瑞红是二师二十九团三连一名普通的职工,她靠1000元起家养殖果园鸡,发展到现在拥有蛋鸡1000余只、三黄鸡6000余只,鸡舍600多平方米的规模。郭瑞红凭借踏实肯干的精神和勤奋好学的钻劲,不仅富了自己,还带领周围的职工共同致富,被亲切地称为"鸡司令"。2005年,郭瑞红和丈夫落户到二  相似文献   

7.
农-师七团三连女职工王新芬植棉7年,向国家交售籽棉50多万公斤,创产值近200万元,上交利润近100万元,个人收入50多万元,连续5年被团里授予植棉状元、拾花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1994年,王新芬从河南来到七团三连,当年承包了60庙新荒地。她虚心学习植棉技术,订阅科技书刊,把学到的植棉技术记录到本子上,运用到实践中,第一年承包新荒地没有亏损。1997年,团场推行两费自理承包责任制,王新芬率先交纳土地自理金,承包了113亩生荒地。很多职工不理解她,在连队承包土地多年的职工都不敢包生荒地,-个承包土地的新手承包生荒地,不是明摆着扔钱吗?这一年,在经历了低温和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王新芬收获籽棉2.8万公斤,获利超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她叫程整红,今年43岁,2000年与丈夫带着儿子和父亲一家老少四人来到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四连,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在这10多年里,她见证了四连红提葡萄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见证了葡萄产业给四连职工带来的丰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又见证了她们用平房置换了高层楼房,住楼房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如今实现了。不仅如此,她还于2012年底拿到了驾照,并买了一辆五菱荣光面包  相似文献   

9.
今年39岁的刘萍,是农八师一三三团二十五连的一名职工。从1996年开始,她独立承包土地到去年,已经有12个年头了。12年来,她已累计向国家交售籽棉30多万公斤,创利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农七师一二九团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大大提高了职工田间管理的生产技能。二连职工徐其英通过培训学习,取得了中级农艺工等级证书,她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实用的棉花管理办法,她种植的棉花单产突破450公斤,2009年她被师、团评为农七师棉花高产户的标兵。通过培训学习、典型引  相似文献   

11.
提起九师一六四团三连的郭丽红,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她早在200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这些年来她凭着一股子干劲和先进的思想理念及科学技术的运用处处走在职工的前列。庭院种植稳增收她有9亩地的庭院,她把园子规划得井井有条,分成养殖  相似文献   

12.
农八师一四四团四连党支部书记杨世红仅35岁,从外表看去,不显年龄的她俨然还是一位年轻的姑娘,然而就是这位年轻的女书记,在短短的两年内使四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她的带领下,棉花单产由过去的两百多公斤,增长到如今的三百多公斤,全连职工有90%都走上了富裕道路,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也得到了  相似文献   

13.
李春霞,今年35岁,中专毕业,是农十二师一○四团九连一名普通职工。丈夫刘金风也是九连职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从一个家境贫寒的环境中,逐渐发展到年纯收入十几万元,成为团、连有名的致富能手,先后多次被团场评为"三  相似文献   

14.
<正>她是农二师三十团园三连的一名普通的职工,中共党员,是军垦的后代,叫程新芳。今年46岁的她,在父辈们开垦耕耘的这片热土地上一干就是31个春秋,她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青春交响曲。程新芳曾多次荣获"优秀团员""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先进生产者"、"五好职工"等荣誉称号。1999年获农二师劳动模  相似文献   

15.
<正>车子从团部出发,在山中一路盘旋而上,一直行驶了4个多小时,才来到了离蒙古国边境线仅有50米的十师一八三团青河独立营三连。见到郭玉兰时,她正在帮助职工铺设滴灌带。走上工作岗位10多年来,一年365天,她几乎每天都在连队呆着,如今,已从一个敢说敢干的女汉子,成长为一名职工信赖的干部,郭玉兰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她把人生扎根在兵团这片热土,默默地和职工一道守护着边疆的安宁。  相似文献   

16.
她今年37岁,近几年,她先后被评为团场植棉状元、致富能手、兵团劳动模范、自治区"三学三比"女能手。她就是农八师一五○团十一连职工高凡凡,用人们的话说:高凡凡真是不凡呀!1991年春节刚过,22岁的高凡凡蜜月还没度完,就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随夫从甘肃一个偏远的农村来到一五○团十一连。初来乍到,先以打工为生。从1994年开始承包土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五师九十一团园艺连,秦碧英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之为葡萄园里飞出的"金凤凰"。身体健壮但性格腼腆的她说:"是团场的富民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我走上了致富之路。"秦碧英今年43岁,1998年和丈夫一起从四川来到九十一团以打工为生,能成为团场职工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2003年团场成立了园艺连,开始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红提葡萄,通过招工考试,秦碧英终于成为了园艺连的一名职工。  相似文献   

18.
海尔尼沙·买买提是农十四师皮山农场巴扎连的职工。她初中毕业后跟农场一些妇女学织地毯。她认真学习钻研,用两年时间掌握了地毯的编织技术。1995年她到和田地区地毯厂学习织出口地毯技术,学习期间得到了地区地毯厂领导的好评。2002年,她招收了6名贫困家庭子女为学徒,还有19名学徒已报了名,只等她的地毯编织作坊开业。  相似文献   

19.
3月19日上午,二师三十六团林园连生态林再次在连队西一支四农枣园里召开知识管理现场会,来自全连观摩学习枣树管理技术的职工80多人,把杨丽华围得水泄不通,杨丽华正讲解着自己的枣树管理经验…… 杨丽华是2006年4月从河南开封招到该团的新职工.2008年3月她承包了阿尔金山脚下戈壁滩上的枣园25亩,从此和枣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边缘的三十六团气候干旱少雨,尤其是夏季的戈壁滩上,气温达到了摄氏50度,远处的荒漠戈壁上晃动着一条白色的河流,当地人都说那是高温蒸发形成的海市蜃楼.在这样的环境下,连队的大部分职工偃旗息鼓躲到家里避暑.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5月27日,时任二师三十四团十连指导员的王玉祥接到了团党委任命——到三连任连长兼支部书记。这个任命令他大吃一惊,因为他当过老师、政工员和指导员,干行政工作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况且三连这个单位职工收入一直很低,思想极不稳定,之前5年之中已经换了四个连长。上任第一天,王玉祥在职工文化活动室召开全连职工大会。眼看就要到开会的时间了,可会议室里,400多名在册职工来开会的还不到100人。仅有的这些参会人员有的抱着孩子,还有的带着狗,会议室吵杂声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