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仅是产量、质量和速度的跨越,经济规模与总量的跨越,而且还是一个企业的技术、人才、机制、体制、管理和文化的综合跨越。中青年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需要提升“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祥 《理论导刊》2023,(11):92-98
马克思“跨越”思想是马克思晚年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东方国家特殊国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为马克思“跨越”思想提供了时代境遇。在“跨越”思想中,马克思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作为基础转换理论视角,在“世界历史”语境下对东方社会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将“世界历史”的方法运用于分析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从“世界历史”高度把握“跨越”式发展的价值意义。“世界历史”维度是把握马克思“跨越”思想创新本质的重要逻辑线索。深入研究与正确理解马克思“跨越”思想的“世界历史”维度具有重要当代启示,包括立足马克思关于时代性质判断来认清我们所处历史方位,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充分利用全球化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建设带头致富本领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双强”村干部队伍,既是扎实推进“强基工程”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必须要把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放在基层党建工作的首位,突出“双带双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重点,真正把村干部培养锻炼成为带头致富的标兵、带民致富的楷模和倍受群众欢迎的发展经济能手、致富群众帮手、处理问题高手、善于竞争强手,从而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2,(10):26-27
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与时俱进,力争上游,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前10年这一重要机遇期,坚定10年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不断增加经济总量和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地方铁路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2000年刚刚几个月,人们 的确已经强烈地感受到面向 新世纪的新气象。如何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使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生存发展,正在成为决策层和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主题。从“梦想”到现实可能 事实上,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科技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民族。跨越发展,迎头赶上都是深藏在心中的长久的梦想,无疑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然而,直到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跨越发展”才第一次真正有了可能实现的大背景和大环境。“梦想”终于可能变成现实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次省市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研讨班,应当说是思考已久、谋划已久,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甘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我们盯紧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大决策,是推动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上虞市委着力打造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服务型、廉洁犁的“五型”干部队伍,为全市推进“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干部保障。  相似文献   

8.
省委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甘肃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决策,是实现甘肃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目标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实践。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对于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自觉转变作风、经受“四大考验”和防范“四大危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国禄 《学理论》2009,(15):9-10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木兰县委、县政府针对小县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明显的现状,把“加快赶超、实现跨越”做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全县上下统一形成了“小县也能干大事,弱县更要有强势”的发展观念,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转化成为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召开的全省党校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党校工作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省党校事业发展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党校的每个部门和每一个成员都应当作出切实的努力。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全省党校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应当作出特殊而重要的贡献。一、对实现党校工作“历史性跨越”的一点理解“跨越”的本意是指越过时间或空间的界限。所谓“历史性跨越”,就是指一项事业或工作的发展具有划分历史时期的意义,即再迈上一个历史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1.
林炜  傅艳蕾 《理论导刊》2021,(8):110-115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依然可以通过内部革命手段实现资本主义制度跨越的构想,这一设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唯物史观。管窥“中国之治”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中国之治”是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光辉体现与创造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因此,基于跨越设想,对“中国之治”作出唯物史观的阐释十分必要,这对彰显“中国之治”的优势、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扬 《求知》2007,(2):31-32
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不仅是字的顺序的变化,而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唯一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专业化制造企业的贵州新艺机械厂,近年来,企业党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始终做到“四个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坚持正确导向,树信心,增干劲。用明确的目标激励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企业发展有长计划、短安排,我们充分利用工厂五年发展规划和每年奋斗目标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职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航空报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厂凭借自身在叶片专业化道路上形成的核心技术优势和人才队伍优势,不仅能生产两大系列…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跨越”,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往往具有不同于世界历史一般进程的特殊性。所谓“跨越”,就是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同时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思想,体现了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和国家发展道路特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邯郸市有工业企业455家,经济实力位列全国城市50强。改革开放以来,邯郸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步入快速全面发展阶段。但是在改革发展处于攻坚和关键时期,也出现了部分国企经济效益不佳,大量职工下岗等问题。我们认为,国企员工观念滞后,综合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是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围绕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精心研究策划,广泛开展了“读书兴企”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不久前,河北省委在我市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了“读书兴企”工作的经验。抓好“五个结合”,是我们的主要体会。——开展…  相似文献   

16.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曾经万商云集,令中外人士 侧目;也曾经食不裹腹,数百万泉州人不得不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改革开放初期,泉州经济总量位居福建省倒数第二位,农民人均收入不足100元。然而,20年后的今天,泉州经济实力已跃居全省首位,所辖7个县市全部进入了福建经济“十强”、“十佳”县市行列,经济总量占全省1/4强,成为国内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短短十几年时间,泉州便实现了由穷到富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泉州现象”。 泉州经济的活力究竟从何而来?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使泉州经济显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把研究视域转向东方社会,提出了俄国农村公社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世界历史”理论紧密相关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内在的自我否定性、全球交往中生产力的传输、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界性存在是俄国农村公社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如何实现超前发展?“九五”期间,在武汉地区群星璀璨的高校“航母”群中,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通过科学定位,特色办学,大刀阔斧地深化改革,取得了食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近年来武汉地区省属专科学校中投资最少,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综合办学实力最强的学校之一,实现了超常发展 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8,(2):16-17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高标准干好今年、规划好明年.大力推进宁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中美经济最近都出现了程度不同而又明显的回暖迹象。意味着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后危机时代”。现在必须着手考虑“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该如何跨越失衡发展的障碍、走向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