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治理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挑战。要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法治端发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法治治理,完善垃圾分类治理立法,明确垃圾分类标准,重视普法宣传,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法治意识,奖惩并举,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方式,凝聚社会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2.
<正>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继续完善以城市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建设美丽天津的重要内容。但这项工作我市启动较晚,进展较慢,效果不佳,与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的8个"国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1、缺乏制度规范。我市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法规基本上还是空白,缺少强制性规定;政府和社会倡导的多,实际举措少;既定的一些分类回收处理办法,没得到有效执行,缺少一套完善的分类、运输、处置回收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6月初,海安县政协向全县政协委员发出"推进垃圾分类、政协委员先行"的倡议书,助推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共同营造美好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加快实施城区垃圾分类、环卫业务市场化运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举措,是保护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环境的"暖心工程",政协助推垃圾分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县政协建议:一是牢固树立"保  相似文献   

4.
正海淀区作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之一,特别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领头羊",坚持提高站位、主动担当,发挥优势、先行先试,率先将城市大脑创造性地应用于垃圾治理场景,探索实施"城市大脑+垃圾治理"科技支撑工程,加强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到智慧化的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关生活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聚焦突破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的信息系统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管理的科技化、制度化、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薄茹 《北京观察》2010,(11):11-13
<正>随着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生活垃圾处理与消纳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多年来,各界政协委员针对"加强垃圾回收处理、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提出几十件提案,其中钟和等7位委员联名提出的"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提案,为厨余、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出谋献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是固体废弃物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全民树立分类意识、政府部门明确分类标准、加强引导宣传、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环节,还需设立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企业等,引入市场因素让回收企业有收益,引导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行动。本文结合浙江省台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并以温岭市的举措和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青海省城镇化快速发展,全省各城镇开始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但由于环保行政体制不顺,基础设施不全、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城镇人口集中社区垃圾仍然处于"简单化"收集阶段,没有真正使生活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垃圾"无分类"的集中填埋现象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升。垃圾管理已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道难题。作为超大型城市,北京市近年来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为改进城市环境,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推进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处置,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针对垃圾填埋场建设面临的"邻避"矛  相似文献   

9.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东部,区域面积47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4万人,外来暂住人口100万。全区设有24个街道办事处,19个地区办事处。全区日产生活垃圾3600吨,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前,垃圾处理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前端混合投放,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理;二是收运体系混乱,不能有效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密闭式清洁站不具备分类收集条件;四是末端处理能力不足,缺乏分类处理设施。针对这四大薄弱环节,经过实践摸索,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技术路线,探索出成功模式,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启动以来,房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政府主导--专业管理--属地负责--社区(村庄)发动--居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全市率先提出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先行成功后得到全面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减量,垃圾无害化工作水平,探索更加有效、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房山区把厨余垃圾的生化处理作为突破口,投资350万元,引进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机,在分类试点地区附近投资建设了良乡餐厨垃圾处理站.  相似文献   

11.
正"一次性饭盒属于什么垃圾?"在南宁市垃圾分类示范点盛天茗城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谭玉嫦正在引导老人、孩子体验垃圾分类主题游戏,"其他垃圾!"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把手里的道具卡片放到对应的盒子里。2017年,南宁市被定为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目前,南宁市通过提升分类处理能力、示范带动逐步提高片区覆盖、共建共享引导居民逐步养成分类习惯等措施,初步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大基本品类,强调了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处理过程、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在2020年8月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狠抓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推动形成社会新时尚。  相似文献   

13.
正一、垃圾分类的意义及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公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对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凸显了国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度重视。根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面临居民习惯养成难、公共机构示范效应差、参与机制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分类标准差异大等现实难题。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合肥市F社区垃圾分类项目的实地调研发现,通过引进社会工作者,对垃圾分类的前期普及、中期实施、后期跟进系统进行有效介入,可以缓解这一难题。针对F社区垃圾分类项目运行情况,应着力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以加快推进全市实现垃圾分类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漳平市吾祠乡,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公园、街道,随处都可见用于分类的垃圾桶供村民投放垃圾,环境干净整洁。自吾祠乡实施农村垃圾分类以来,不仅减少了政府处理垃圾的费用,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共建美丽家园的意识,呈现出一幅"绿、美、畅、洁、安"的美丽乡村景象。2017年12月,在漳平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多位人大代表提交关于垃圾分类的建议,如《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垃圾分类的建议》《关于加强引导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代表们不约而同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最早提出垃圾分类说起垃圾分类,目前国际上普遍公认为,做得最好的国家应是日本、德国。中国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认为,事实上中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的国家,这也是世界公认的。1957年7月12日的《北京日报》头版头条曾发表《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那时的北京人就已经开始把牙膏皮、橘子皮、碎玻璃、旧报纸等  相似文献   

17.
<正>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世纪之交,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7年过后效果不尽如人意。可就在广西小城横县,"垃圾分类"足足坚持了17年,让公众看到分类的实效,成为了业内赞誉的"样本"。广西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桂林市,经过一年多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承载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继上海、杭州和深圳之后,北京正式拉开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序幕。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步入了法治化、系统化和常态化的轨道。本刊以"推进生活垃圾跨入新分类时代"为主题,约请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就北京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七月流火,随着北京最为炎热季节的到来,开展近半年的"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在2010年6月和7月分别进入了"绿色餐饮月"和"绿色旅游月".不同于以往开展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活动,这场被刘淇书记称作"打一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人民战争",其打法决定活动成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领导告诉记者,这次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活动最大的特色是把垃圾分类当作系统工程来做,并已经形成了分类管理链条.从居民小区试点分类,到"绿色办公",到现在的"绿色餐饮月"、"绿色旅游月",北京市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正深入有序地开展,并陆续进入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北京市通州区垃圾日均达1500吨,高峰值一度达到1800余吨。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可回收资源,实现垃圾分类资源化,成为进一步推进全区精细化管理新的课题。通州区委、区政府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强制"与"引导"相结合的形式,下大力解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最棘手的垃圾问题。从普遍通识引导,到大力强制分类减量"十二五"时期,通州区共计完成347个居民小区、36家党政机关、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