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铁薇 《法学家》2012,(1):121-132,178,179
侵权法具有积极的伦理功能,致力于完善人性使人具有更多的美德。对侵权法危机进行伦理诊断,意在为侵权法搭建一条人性回归之途。我国侵权法在思考人的伦理问题时只注重人的平等性和抽象化而忽视了人的多层次与多维度,在类型化的过程中隐去了人的不同身份和角色差异,从而忽略人基于身份和角色而产生的伦理责任。损害赔偿的物化趋势亦在人的生存性与尊严性之间制造了一种紧张与撕扯关系,过错的客观化则使得支撑行为背后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不再具有侵权法上的意义,进而导致侵权法疏于关注人的内心感受,忘却了对责任心与正义感的救济。侵权法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划定人们之间自由的边界,实现其制度建构与解释适用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2.
侵权损害赔偿的功能是一个关系到对侵权损害赔偿性质的认识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也涉及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赔偿范围等具体领域。本文对侵权损害赔偿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补偿功能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功能,预防功能是侵权损害赔偿的附带功能,处罚功能是侵权损害赔偿的例外功能。  相似文献   

3.
当代德国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和实务中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岩 《法学家》2004,(6):145-152
德国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主要包括条件理论、等值理论、相当因果关系理论、规范目的理论和危险范围理论,实务中同时适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和规范目的理论.共同侵权因果关系的理论和实务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张铁薇 《政法论坛》2012,(1):128-134
在哲学取代权威成为法律制度的基础的今天,哲学也成为了侵权法的时代标签,哲学方法论武装的状况和水平便也成为了突破侵权法理论困境的根本前提和衡量侵权法制度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侵权法的哲学基础是由人性奠定的,需要从人性中找寻制度的表达方式;侵权法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元素以及那些被相信可以作为侵权法规范的正义观念;社会事实是侵权法抽取其生命之液的秘密根茎,生活世界给予其真实的内涵和正当性基础。侵权法理论的根本所在,需深刻洞察人们对其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的社会理解力和价值观,并最终回归改善社会现实的智识努力。当代侵权法作为努力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补救人格尊严的损害,促进社会平等,加强人类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对过度医疗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其界定过度医疗相关因素存在模糊,导致实际司法实践操作过程中争议点较多.文章就行为要件规定范围的狭窄、认定标准与现实要求的不符、举证责任适用的存疑等极易引起医患纠纷等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是否能通过建立国家统一对过度标准的认定,借鉴德国侵...  相似文献   

6.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在一审稿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修改,第二章由"责任承担"改为"损害赔偿",归责原则条文强调调整的是造成损害的救济责任,侵权责任构成增加损害要件,扩大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保护范围,增加新的免责事由等。这些新的修改,都意味着我国侵权责任法即将迎来一个重大变革,即回归债法而成为侵权损害赔偿法。这一回归的路径是从《民法总则》在"民事权利"一章把侵权行为的后果规定为债权开始的,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的修改将使侵权责任法回归债法,将形成侵权请求权归属于债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归属于民事责任的双重体制,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侵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等固有请求权的分离,形成结构严整、类型清晰的民事权利保护请求权的体系,更有利于建立内容完整、体系和谐的债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国家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志民 《政法学刊》2004,21(1):16-18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对于因国家侵权而引起的精神损害,越来越多的国家给予法律上的保护,采取了包括财产赔偿在内的许多方式予以救济。对国家侵权行为不处以必要的精神损害赔偿,不能全面有效地保护权利主体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对于国家侵权行为也不能有效地防止。我国已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对于国家侵权而造成的精神损害,采取有效的赔偿措施,确立相应的财产救济法律制度,势在必行,精神损害赔偿金应当成为诸多救济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建立已有近七年的时间,其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异同一直颇有争论,本文试通过与侵权损害赔偿的比较来探析其法律属性,划分与侵权损害赔偿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民事侵权领域 ,精神损害赔偿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但同样是精神损害 ,甚至是比民事案件中更为严重的精神损害 ,在包括行政侵权在内的国家侵权中却无法获得赔偿 ,这对我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来说 ,造成了法律体系的不统一。在行政赔偿中增加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确立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加以考察研究 ,探寻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美侵权法由来已久,但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规则是近一个世纪才发展起来的。本文概括归纳了故意侵权和过失侵权所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演变,及规则演变背后所蕴藏的社会政策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Tort law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行政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佑勇 《现代法学》2000,22(3):78-80
一门法学学科只有走向法哲学,才能趋于成熟和发达。行政法学作为一门年轻的法学学科,尤其应该加强其法哲学层面的研究。本文对行政法哲学的对象、性质、范围、体系及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和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出现,以及无过错责任的日益壮大,传统侵权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也成为英美侵权法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侵权法基础的结果责任的正当性问题由此被提出,而对其加以证明则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经济分析理论和矫正正义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为侵权法中的结果责任寻找适当的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具体分析,从社会实践的角度为结果责任的正当性提供证明。通过对新西兰社会实践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侵权法保障自由与正义实现的功能在理论层面获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17.
侵权行为之债及其立法路径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明锁 《中国法学》2007,36(4):13-22
侵权行为之债的路径为罗马法所开辟,该路径为多数国家的立法所接受。侵权行为之债有其独特性,发挥着缓解、调整和保护复杂社会关系的价值功用。债在我国有其存在的社会法律和思想文化基础,侵权行为之债的路基宽广厚实、安全可靠、科学合理,并可不断拓展和加载新的容量,有利于中国民法法典化。侵权行为之债的路径不是赔偿损失的狭路窄道,而是坚实广阔的光明大道,可以承载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则和条件、各类侵权行为及责任方式、一般侵权行为类型和特殊侵权行为类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财产权及其哲学基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财产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它的外在表现虽是一种对物的权利,但实质上却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从一开始,财产权就是为实行私有财产而提出的。西方思想家洛克、黑格尔、庞德、波斯纳、罗尔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财产权的合法性基础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19.
侵权法立法模式:全面的一般条款+全面列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新宝 《法学家》2003,(4):27-31
一、一般条款模式  相似文献   

20.
程序优先是程序内涵的应有之义.从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视角,都能发现程序正义对实体正义的超越.因此,程序优先的理念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