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宴请过华侨领袖陈嘉庚。两顿饭产生的政治效果,足以说明什么是“人心”,什么是“最大的政治”。1940年春天,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带着南洋华侨的殷殷嘱托,率团回到祖国慰问抗日军民。蒋介石对陈嘉庚一行十分重视,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接待。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国民政府成立了由20多个党政军重要部门组成的“欢迎委员会”。尽管当时财政拮据,但“欢迎委员会”仅宴请一项费用就高达8万元。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选择在列宁诞辰日和逝世日通过刊发社论、发表不同作者撰写的纪念文章、刊登列宁画像等形式,对革命导师列宁进行纪念,并借此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服务。《新华日报》通过对革命导师列宁的纪念,塑造了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诠释和介绍了列宁主义的相关理论内容。《新华日报》对列宁的纪念,不仅促进了列宁主义在国统区的广泛传播,也为坚定广大群众的抗战信心,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的斗争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  相似文献   

4.
孟红 《世纪桥》2009,(16):20-24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之间展开的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其意义和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为了把三大战役搬上银幕,八一电影制片厂耗资1亿、历时5年,凝聚演艺精英们殚精竭虑、同心协力拍摄完成了鸿片巨制《大决战》。以其宏伟逼真的气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争史诗三部曲。  相似文献   

5.
《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的影片。这部集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风格于一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页,生动地记录了国民党军爱国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形象。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各方好评,并对打破海峡两岸坚冰起了重要作用。那么,电影《血战台儿庄》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在主持华中党的工作期间,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共产党、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只干两件事”,“一件是干抗日”,“一件是干民主”。①这是建立在他所认识到的中国人民百年来两件“痛苦的事情”之上的:外国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国不能独立自主;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使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府”称谓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人民政府,就是指政权来自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利益至上,权力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各项民主权利的国家政权机构。人民政府的称谓直接表明了政权的人民性,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需要指出的是,人民的含义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这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多次论及。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又总结指出:“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  相似文献   

8.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简称中共代表团)向中共东北党组织发出了《中共给满洲省委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一二六指示信》),明确提出了在东北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标志党在东北策略方针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何鸣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主要负责人,原本并不特殊,然而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提出要注意“何鸣危险(被国民党包围缴械的危险1的警戒”后,何鸣因此而名声大噪,成为上了《毛泽东选集》为数不多的中共福建党史人物之一而入了另册。  相似文献   

10.
陈玫  马彦超 《奋斗》2011,(5):13-14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曾化名张贯一,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重要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05年2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3年秋,杨靖宇进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1.
穆欣 《党史文汇》2006,(9):41-44
<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历时半年,有很大成绩,也有严重错误.关于它的得失,笔者曾向一位亲历其事的同志请教,承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复信说:"晋绥日报反‘客里空'意义重大,有成绩,应予肯定.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了新闻必须真实的教育,功不可灭,应当载入史册.但也有重大失误和严重教训:反‘客里空'是在晋绥土改整党‘左'的情况下进行的,把新闻写作的‘客里空'现象一概提高到‘地主阶级立场'上,无限上纲.  相似文献   

12.
刘岩 《党史博览》2012,(10):38-39,48
《党史博览》2011年第10期发表拙作《中国共产党点燃“全民抗战”烽火纪事》一文后,有读者提出:“共产党点燃的‘全民抗战’烽火,与卢沟桥燃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烽火是什么关系?”“在全民抗战付诸实践的源头,竖一座‘中国全民抗战纪念碑’,与卢沟桥抗战纪念标志有无冲突?”  相似文献   

13.
正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的群众观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制建设产生过独特的影响。为新中国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很早就看到了国民政府法律对国民党政权的重要作用,深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为废除一切旧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它是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相似文献   

15.
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遭受自建党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而就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前夕,中共领袖陈独秀与国民党领袖汪精卫在上海联合发表了<汪陈宣言>,宣称国共两党的合作决无分裂的问题.陈独秀究竟为何签发<汪陈宣言>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由脱离群众造成的。贯彻六中全会《决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核心问题。一、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我们党的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01,(10):13-14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韵伟火事业。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也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