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反思郭灿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政治上的现代化则是社会现代化的制度保证,而文化上的现代化则是社会迈向现代与文明的精神力量。三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同时...  相似文献   

2.
常人方法论是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学理论。在过分忽视涉及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的60年代,常人方法论成为以批判和反思帕森斯理论为主导的新兴社会学流派。以加芬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论者,通过对日常的生活的关注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和技能来组织自己的社会行为,并在"可说明性""索引性""反身性"等概念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社会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并为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提供了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化的大生产。为此,必须改革已经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为了坚持改革和开放,现在人们发现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改造传统文化。由此可见,社全主义现代化要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造,它实际上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在一个拥有十亿人口和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古国里,创造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这是一项把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历史,推向一个崭新发展阶段的伟大的社会工程。没有最新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形成最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的回顾人的现代化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早在二百年前,先是在英国、然后是在西欧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进程就开始了。从广泛的意义上说,这场工业革命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现代化过程的开端。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人的现代化的,也正是这场革命。这个问题不是哪一个人提出来的,而是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现实提出来的。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不仅是新的经济体系,还有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生活方式。由工业革命所开始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1)
如果要达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预期目标和水平,保证这一伟大历史实践的方向、价值和目标,那就必须实现方法论意义上的自觉。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科学把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本质、方向,坚持方法论前提自觉;强化"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方法论理念自觉;坚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法论原则自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2)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现代化理论则是二战后全球化高潮背景下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框架。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要归结于人这个主体。可见,现代化也不仅仅是单方面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要真正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本文在分析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出发,指出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并从建构原则、目标选择和基本途径等方面提出如何建构我国人的现代化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同时人的现代化又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研究现代化首先必须研究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现代人的素质涉及到人的观念、知识、能力、思维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现代中国人的素质,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宏观上初步深讨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内容、前提和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它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不仅包括“四个现代化”(四化主要是物质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制度文明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作为实践主体人的现代化,将赋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根本动力和蓬勃生机。人的素质的提高、完善及其现代化,必定会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社会民主化进程逐步加快,使人与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主义,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知识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也表现为人的素质的提高过程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人的现代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这是由以下几个必然要求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国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现代化的要求仍相差很远。我国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数很多。这样的国民素质,决定了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暗含的逻辑假设是,中国当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尽管具备了值得首肯的基础和潜质,但比照现代经济一社会一文化变迁对国家治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总体来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个进步空间究竟关涉哪些丰富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双重特征,需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精神指引,协调推进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人的本质作抽象孤立理解的缺陷,充分显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立足于现实的人,以人的感性实践为逻辑起点,使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成为人的本质之形式规定,并强调人的需要是驱使人的本质变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在历史性的维度上人是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统一,在理想性的维度上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动态统一,在现实性的维度上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下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我们党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树立了光辉典范。邓小平同志非常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指人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条件。它首先是指人们形成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过程。由于社会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思想观念也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就目前来说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就是指人们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改革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邓小平同志关于“人的现代化”这一思想体现渗透在他的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各个方面并占据中心地位。他从“人”的视角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得出中国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人”的结论。 社会活动归根到底是社会化了的人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开始就注意研究人以及人的作用和性质。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作为某种现实的东西的实现”(《马克思全集》第42卷第175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保证,同…  相似文献   

17.
文章着重从方法论角度论述了如何研究国史的问题.文章认为,研究国史应当从实际出发,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矛盾特殊性与矛盾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应当在把握宏观规律的基础上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总之,应当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同时,文章对在研究国史问题上的种种奇谈怪论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8.
潘星宇 《学理论》2013,(3):38-40
当今中国正走在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上,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这也是形成现代人格的前提条件。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是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传承的基本人格,同时也符合现代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还存在主体认识不足、公共理念缺失和自生能力欠缺等问题。实现人的现代化,自主发展是关键,素质更新必不可少,普及教育是保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迅猛发展,人的现代化问题成了学者们不断探究的热点话题。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并推动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促进社会不断发展。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两者之间存在排斥性和非同步性特点,从而滋生了价值观扭曲、人的异化以及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探寻人的现代化的有效实现途径,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协调推进,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