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当前,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任务。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主体性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性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存在着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主体性教育,树立主体性观念,注意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优化社会环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和特征的根本。人的全面发展之实现同人的道德自我完善与发展是一致的。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不仅是道德的本质规定,是人类解放和个人争取自由与独立的历史必然,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吴学兵 《求实》2006,1(8):79-8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对象性活动,必然要求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尊重人的差异性、个别性、主体性,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弘扬和培育人的主体性,加强个体自我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人格力量,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彰显人的“属人”特性,显然体现了鲜明的人文性特征;而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其发展维度。  相似文献   

5.
甘永宗 《党史文苑》2012,(10):44-46,58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的最高价值,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须立足于当前社会"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现有态势,遵循现实性原则,以发展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定位。当前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促进人的主体性生成。  相似文献   

6.
江齐里 《党史文苑》2011,(2):74-75,80
本文着眼于"主体性教育",全面解读其内涵,结合时代特点和学校实际,力求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为切入点,为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全面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并直接论证主体性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于"主体性教育",全面解读其内涵,结合时代特点和学校实际,力求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为切入点,为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全面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并直接论证主体性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小燕 《理论学刊》2004,6(8):87-89
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对人高度重视的观点 ,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主观特性、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 ,这正是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意蕴的重要体现。党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通过促进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个性的发展直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通过保证正确方向、提供精神动力、促进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氛围的形成等间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刚 《世纪桥》2010,(17):5-7
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的逻辑起点、根本来源、主要特征、实践要求、价值旨向等方面的深刻论述是我们抓好基层政工干部个性培育的深层次理论依据。启示价值主要体现四点,即在深刻认识理论价值中更新个性培育的思想观念,在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的主体性中促进个性培育,在开展政治工作的实践活动中促进个性培育,在促进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