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该书中布莱克教授通过将社会学知识引入法律领域,从探讨案件的社会结构入手,分析得出案件的社会结构特征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各种法律行为。进而提出三点法律改革方案,通过最终的非法律化消除社会歧视、实现社会公正。其将社会因素引入法律实践领域进行分析思考的探索值得我们尊敬,更促进我们深思和反省,敢于直面司法中的“歧视”。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著名法社会学家布莱克在其《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一书里论证了社会结构对司法过程的影响。在本书中,布莱克将社会学的维度引入到对司法过程的法律分析中,使得人们在社会学的视野下,以一个更宽广的视角观察法律。社会学作为一种"能源"被"自觉利用","使得人们去注意关系,也使得人们去注意其他社会事务"①,然而其对法律的乐观态度却引起了笔者的质疑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龚小涵 《法制与社会》2013,(32):252-253
《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作为法社会学课程的必读书目之一,讨论了有关法律的社会知识对法律本身的意义,法律进入了一个社会学时代。本文将讨论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布莱克对案件社会结构的巧妙分析及其的法律后果的影响。引发了是否熟人社会更难做到司法公正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是法律有效运行的方式之一,它是法律在社会中实现其权威价值的主要途径.布莱克作为纯碎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一书,以大量的实证材料为基础,关注司法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社会特征,从法律量的变化、不平等的普遍性等角度来揭示法律在社会运行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使法学研究趋向科学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刘昌强 《人民检察》2011,(11):54-55
布莱克是纯粹社会学的创始人,现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科学教授。布莱克善于将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法律、道德、冲突、宗教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布莱克的《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为我们审视检讨法律和司法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美国法学家布莱克先生在《法律的运作行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也是该书的核心观点,即:“法律是政府的社会控制”。【1】季卫东先生阐释布莱克这一定义时指出:“这个定义有三层意思。首先,法是一种社会控制;其次,只有统治机关对公民的社会控制才可称之为法;第...  相似文献   

7.
唐纳德·布莱克(Donald Black,1941—),美国当代著名的法学家,行为主义法学和纯粹法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布莱克曾任耶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现为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刑事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主要论著有《法社会学的范围》(1972年)、《法的行为》(1976年)、《社会控制的一般理论》(主编,  相似文献   

8.
司法社会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布莱克是现今世界法律社会学领域中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法律的运作行为》一书为他赢得了卓著声誉。本文译自他的另一部著作《司法社会学》。文中从微观法律社会学的视角,着重探究“案件的社会结构”对案件处理结果的影响,指出在每起案件中,法律深受当事人、律师、法官以及警察社会特征和证人的讲话方式的影响,从而证明这样一个命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过是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9.
七十、八十年代是美国法学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的时代,出现了一批在各个法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人,对西方传统的法学理论提出挑战。美国哈弗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教授唐纳德·布莱克(Donald Black)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布莱克1972年发表批判美国法社会学的权威塞尔兹尼克(P.Selgnick)的论文《法社会学的界限》并提出纯粹法社会学而成名;1973年  相似文献   

10.
<正> 菲利普·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19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教授、社会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法律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论著是《法律社会学》(载默顿等人编:《社会学》一书,1957年);《社会学和自然法》(载《自然法论坛》1961年第6期);《法德、社会和工业正义》(1969年)。一、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塞尔兹尼克在《法律社会学》一文中首先提出法律社会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他所讲的"法律社会学"包括了"社会学法学"。  相似文献   

11.
作为法学与社会学两个学科结合的产物,西方法社会学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与方法论思想的影响,功能主义思想就是对西方法社会学影响较深的一例,它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西方法社会学的发展:第一,功能主义思想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法学研究中注重分析法律结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思维惯习,提供了从法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考察法律的"外部"视角;第二,功能主义思想提供了从法律与社会整体的联系来考察法律问题的系统的视角;第三,功能主义思想中对"功能"内涵更为全面的阐释丰富了法社会学中的法律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2.
法社会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种法学方法论,引领我们通过法律来研究社会,通过社会来研究法律。法社会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对当前我国法治秩序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反思中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此门学科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一、ESCROW制度及其立法例(一)ESCROW的概念Escrow是英美法上的一个法律术语,是通过社会信用来作为履约保障的一种方式。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escrow是指承诺人将法律文件或财产交由第三人保管,在特定期限结束或者在约定条件成就时,由该第三人将其保管之法律文件或财产交给受诺人。例如,卖方将与财产权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威 《现代法学》2003,25(3):182-187
维柯的法社会学先驱思想 ,在发生学意义上 ,主要由历史主义整体论社会观、民族社会法律文化观和社会法律心理理论三部分构成。它来源于自然法 ,超越自然法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88,(3)
法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法律在制定、颁布、实施以及遵守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问题,为立法、司法和守法提供必需的社会信息,探寻解决各种法律问题的社会途径,揭示法律与社会互相作用的机制.它着重研究法律的实际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法制建设的中心问题是法律实施,即如何依法办事.法社会学就是研究法制建设中心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要  相似文献   

16.
正诉讼社会是社会转型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这一概念表征一个社会呈现涉法纠纷急剧增长、诉讼案件层出不穷的态势。根据法律社会学的理论模型和统计方法,可以认定中国已进入诉讼社会。诉讼社会表征着法律与社会的现代性,也使中国司法呈现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第一,诉讼社会彰显公民理性和社会文明。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法律的角度提出利益主张和诉求,越来越寄希望于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矛盾纠纷。第二,诉讼社会彰显现代司法的价值和公信。诉讼社会的到来,使人民法院成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主渠道。第三,诉讼社会彰显法  相似文献   

17.
德国社会科学家马克思·韦伯(1864—1920)是当代社会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所作的世界文明比较研究堪称社会学史上的里程碑。不仅如此,韦伯还是社会学法学的先驱之一。他的法社会思想独树一帜,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探讨其法律思想,即法律制定和发现的两种方式、法的概念、法与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法社会学(或法律社会学)是法学和社会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张将法律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来研究法律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以此促使人们从社会整体角度去研究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以便让人们更好的利用法律来解决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不仅较为突出,同时还呈上升趋势,而且其犯罪手段有向成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较之过去更加隐蔽、狡猾,反侦察、逃避打击的能力明显增强。为此,笔者试图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和运行有效的社会防护网络,从心理矫治的角度来探求未成年人犯罪控制预防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正> 今年11月初,全国第二届法社会学理论研讨会在渝召开。这次会议是由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律系、社会学研究杂志社、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共同发起举办的。会议共收到论文43篇。来自国内外的45名学者结合我国法制建设和改革实践,着重就法律实施的效果、法律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许多代表认为,社会生活中有法不依、违法难究、法律实施效果差已是当前我国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法学名著译丛》即将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这是一套选、译、印俱精的翻译丛书。选题侧重1970年代以来欧、美、日、法社会学和法理学等领域的代表性作品,由海内外一批富有翻译经验的学者译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主编是现执教于日本神户大学法学部的季卫东博士,张志铭、贺卫方任副主编。 《译丛》分理论、制度和技术三辑。1994年上半年将陆续出版的理论之辑共10种,即(1)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2)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3)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4)麦考密克等:《制度法论》;(5)波斯纳:《法理学问题》;(6)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