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哨     
《瞭望》1984,(43)
湖南某地针织厂有位女助理工程师,曾为该厂改革印染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在科委的奖励名单中,却屈居榜尾。她递交入党申请书已逾三载,厂里的党组织却不理不睬,从未找她谈过一次话。 之所以如此,乃因为个别领导认为此人有“严重问题”。 什么问题如此严重呢?几年以前,有一次这位助理王程师去买菜,看到菜市场不很景气,  相似文献   

2.
“苦”议     
‘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这是宗教语言,我不信。但谁要是在见阎王老爷子前敢说:‘嘿嘿,我这辈子没尝过苦是啥滋味儿。’我更不信,或者我还要说:你老兄活得亏了点。 人虽不是为受苦而生,但这辈子谁也免不了以苦为伴。从你哭着降临这个星球,你就逃不脱生病、摔跤、打冷嗝、撒夜症……‘喝凉水塞牙缝,放屁都砸脚后跟’的经历大约谁都有过,就连皇帝老儿也有觉得做皇上是苦差事的。话虽如是说,因为怕吃苦而抹脖上吊的终是少数。 古人给‘苦’下的定义只有两个字:‘大咸’。恕我不恭,窃以为老祖宗们用字太抠门。‘苦’给予人们的体验倘如此简约,怎么会古今中外总有人在它面前显得那么没风度?  相似文献   

3.
“我记得,我们从来没有坐下来仔仔细细地沟通过,甚至没有一次谈话超过10分钟……您总说:工作忙!是的,这我承认。但我想说,您这只是一种托辞,一种骗术!您想想,您什么时候真正关心我和小弟的成长过?每当您看到我和小弟做事不符您心意或者做了什么错事时,您有几次真正心平气和给我们讲一下道理?没有,在我的记忆里,您只会发火!只会瞪眼!只会吼!……我很想知道,您的人生信条是什么?您的追求与抱负是什么?现在实现了吗?” 这是我女儿在1993年10月16日  相似文献   

4.
5月27日上午,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研究5月 19日召开的一届七次全委会的文件和议程。原定5月31日下午的大会议程安排了两项内容,一项是通过有关决定,另一项是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包叙定同志作会议总结;但包叙定却解释说:“我们这次全委会的主题很集中,就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国强同志(市委书记贺国强)的报告和提交大会通过的《决定》已经充分体现。我不会有多少新话可讲。再讲就是浪费时间…… ”“我请求不讲话!” 时下在一些地方,每逢开会,主要领导甚至大小领导几乎都要讲讲话,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张三讲完,李…  相似文献   

5.
简化生活     
我 有一种感受 :当我迷恋读书或沉浸写作的时候 ,我的日常生活就被大大地简化了 ,有时候简化到只剩了三顿饭甚至两顿饭 ,而每顿饭也折扣成了一袋即食面或是面包夹果酱。不过我并不因此而觉得委屈了自己 ,反而有一种充实的满足与快慰。这个时候的我便有了对生活的幸福感。我还有一种感受 :当我远离着读书与写作的时候 ,我的日常生活便孜孜不倦地生发着繁琐。因为信不过毛衣编织机 ,我一针一针地丈量每一个夜晚 ;因为怕冲撞什么人 ,我尽量搜寻得体的话来完成我的表达。结果 ,我还是兢兢业业地耽误了一些事 ,小心翼翼地得罪了一些人 ,我为时光…  相似文献   

6.
洪钤 《各界》2010,(11):21-23
1942年,父亲对马彦祥叔叔说:“我的那次家庭变故,给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决定:第一,我这辈子绝不做官;第二,我绝不跟那些上层社会的人去打交道。”  相似文献   

7.
跳着读     
一位朋友也是位嗜书之人,某日,忽发妙语道:“人到中年的标志之一,就是猛然发现,即使家中现有藏书,这辈子也读不完了。”个体生命的有限,与知识积累的无限之间的矛盾,古人早已觉察。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有一次有幸“深入”过校图书馆的书库,站在密密麻麻的书林中,“殆已”之感突然那么强烈地袭来。怎么办?庄子主张“取消主义”,既然路是如此地长得无限,多走一步少走一步就无所谓了,最好一步也别迈。先辈里善读书的亦总结过很好的经验,说  相似文献   

8.
罗拉     
在接待南斯拉夫通讯社代表团来访的时候,我正在人群里寻找着罗拉,想不到他已迎上前来,激动地张开双臂把我紧紧地拥抱起来。我不禁欣喜地喊道: “啊,罗拉,欢迎您!” 罗拉是南通社负责礼宾接待的老同志,我两次到南斯拉夫访问,都是由他接待的。他工作认真、细致,效率很高,短短几天的接触,就给我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南通社的同志曾对我说,罗拉是一把万能的钥匙,他没有打不开的门,办不成的事。他是南通社一位离不开的人,虽然早已过了离休年龄,但至今还没有人能够代替他的工作。 也许,因为是礼宾官的缘故,罗拉待人做事总是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发展新党员会上,一名被批准入党的同志感激地握着党支部书记的手,连连说:“多谢书记!多册书记!”某局一住房困难的职工分到了新房,专门带着礼品到局长家,感谢他的关心、照顾。某人被提拔为基层单位负责人,他当着上级领导的面拍着胸脯说:“感谢领导培养!从今天起,我就是您的人了,您说咋干就咋干!”在五六十年代,人要是取得进步和成绩,他首先想到的是感谢克感谢组织,可现在却是感谢领导个人而不是感谢组织。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实质上,被感谢的领导并不一定政绩突出,达到了众望所归、有口皆碑的程度,而往往是在利用手…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什么时候官场兴起了一股"大排大比"的话风,一些领导讲话报告如没有几个排比句,便顿感逊色,而用上几个,则似乎身价倍增。这里,就有最近某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两位领导的讲话为证,请看看他们对排比句的应用熟练到了何等地步:市委书记:"调动一切积极因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瞭望》海外版在香港出版发行五周年,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此,我向《瞭望》的同志们表示祝贺! 《瞭望》海外版的同志请我说几句话,我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短文。 我希望《瞭望》海外版今后能继续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的稳定与繁荣及海外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不久前就省委领导活动的报道问题“约法三章”,他说:“一是省委领导的讲话,从我开始,在报道中不要说‘重要讲话’,把‘重要’两个字去掉,讲话那么多,哪有那么多‘重要’啊!二是涉及到我的稿子,你们可以删,觉得不合适的尽管改,不用告诉我,发多发少你们定。三是稿件中对领导赞扬的话无论如何不要写,什么‘轻车简从’、‘冒着寒风’等都要删去,本来就该这样嘛。我们的报纸一定要体现党的优良作风,一定要反映民意。”(摘自《光明日报》)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约法三章”  相似文献   

13.
无悔有恨     
父亲这一生大概是最不走运的人了.不说别的,只说他的晚年,因工作需要从邮电局调转到工厂,结果现在邮电局的退休人员薪金有加,而工厂却倒闭亏损,父亲像从肥田落到了薄地里,晚年连退休金都没有保障了。母亲经常说他这辈子吃透亏了,你爱厂如家,你不拿工厂的一草一木,现在怎样?落得没毛鸡一样了吧?父亲不与母亲争,只是不屑地从鼻孔里挤出一个字:“哼!”我们姊妹几个也为父亲感到寒意,想他年轻时是多么实心实意地对待工厂?我在父亲身边生活时记到过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一次是1972年的地震,另一次是1985年的洪水。1972年我11岁,…  相似文献   

14.
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踏上H国的国土,刚刚在预订的住处坐定,同他家翻译互相介绍,不到一刻钟她就冲我说:您们博物馆,我去参观过,可不满意了。大多是复制品。让我们看复制品! 她是一位苗条、精神的老太太,和蔼、礼貌,当然也十分坦率。刚办完退休手续。我请问她什么时间参观的我们馆,说是60年代初,她在北京大学留学的时候。 我不禁惊异:多么深刻的不满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刊载于光远“难忘党的八大”一文。于光远说,这次代表大会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强调科学。1956年9月10日这一天,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讲话。这次讲话没有收入《毛泽东选集》。我出席了会议,而且作了详细笔记,对其中某些话记得特别清楚。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讲:“现在是搞建设,搞建设对于我们是比较新的事情。早几年在中央范围内就谈过。我们希望建设中所犯的错误,不要像革命中所犯的错误那么多、时间那么长。我们搞建设,是不是还要走那个老路,是不是还要经过十四年,也要栽那么多筋…  相似文献   

16.
首都报纸批评广州万宝牌电冰箱质量下降后,最近我曾两次去万宝电冰箱维修部。只见室内室外、走廊上都挤满了人。有的在指责:出售这么粗制滥造的东西,对用户太不负责了!有的在抱怨:花钱买了个包袱背,死沉死沉的搬来搬去修理烦死人了!接待人员嗓音嘶哑,忙得不可开交。 在嘈杂的声音里,我听到了两段对活。一段是一位五十多岁老大娘与维修人员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3,(9)
1999年“两会”结束时的记者招待会上,担任总理刚满一年的朱镕基就1998年的形势说了一段引起国内外共鸣的话:“过去的一年我感到非常难,这个困难超过了我预料的程度。第一,我原来没有估计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么大;第二,我国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也超出了我的预料。但我感到满意的是,我们在以江泽艮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站住了,这两个困难我们都挺过去了。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一句:‘来之不易’呀!。”  相似文献   

18.
我十分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是历经磨难走上了政工岗位,一边工作,一边思索领导教育我的“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这句话的含义。我思考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事业来做,要基于几种深厚的感情:  源于对自己单位的深厚感情。读大学时指导员就教育我,任何时候,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想,这样一句朴素的话讲的就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也一直奠定了我对研究院、对我扎根单位做贡献的感情基础。因为喜好运动,在操场打球时,碰上刚毕业到单位的大学生,我就问他们,我们单位的氛围怎么样?有什么…  相似文献   

19.
每当枝青叶绿时节,我就倍加思念我的良师益友刘绍棠。绍棠是个把心挂在胸膛外边的人,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我们俩交谈大多时候都是我听他讲,我觉得他的脑子简直就是一个活电脑。  相似文献   

20.
参加工作了,我找领导分房,想娶回我那心爱的新娘,领导说:单位没房!等有了房我们再商t。房改的时候,我找领导买房。那时的房价低哟!几千元钱,就能买上一套不错的住房—谁愿意相让?领导说:等以后单位盖房。工作了二十年,后来单位盖房,口袋里有了一点积蓄.我总算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