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7)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从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角度入手,剖析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如下:探索学生管理体系网络再造,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网络育人环境;探索学生事务流程网络再造,推进学生网络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学生组织形态网络再造,构建学生网络群体立体化组织结构;探索学生学习资源网络再造,建设校园学生教育引导网络主阵地;探索学生信息管理网络再造,深入挖掘使用学生工作各类数据。  相似文献   

2.
欧秋成 《学理论》2010,(22):292-29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一种特殊的矛盾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反映着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并且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发展水平与方向。从矛盾视角分析,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是着力构建高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6,(12)
正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结果,然而伴随着东西文化的日益交融,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衍生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基层学生党支部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我们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高校思政系统工作人员应审时度势、正本清源而上下求索,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4)
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渗透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新形式,探索互动交往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杨美华  胡蕾  李红梅 《学理论》2014,(2):125-126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普遍把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作为工作重点,对入党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相对薄弱。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学生一线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对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如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思想;扩大服务领域;注重实践教育;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
“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学生工作要以此为立足点,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展素质教育,进行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培养。通过思想引领制度建设,以创新方式推动学生工作的阶梯式教育管理模式,探索大学生教育管理个性化、精准化的实现路径如下:变革思维,树立精准化教育理念;把握方向,创新制度建设;方式创新,推进精准育人;全员参与,构建教育管理梯队。  相似文献   

7.
勤政廉政是构建和谐社会和高效政府的必然要求,高校做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社会进步的缩影,加强大学生勤政廉政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勤政廉政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4)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精神,近几年内地高校招收了大量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然而在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由高校、管理队伍、少数民族学生自身三方面因素造成。实践表明树立科学育人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组织体系,建立职业化教师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9.
张海燕 《学理论》2013,(12):358-359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而导致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疏离感与叛逆厌恶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益于他们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的提高。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就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赵芳  林永超 《学理论》2013,(7):126-127
当前,高校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应增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加强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将符合发展条件的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结合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指出从处理好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完善党员组织发展程序、加强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方面,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3)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对涉农专业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涉农专业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倦怠现象对农业院校教育改革和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进行分析,探索农学类院校教育方式改革的路径如下:加强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考核模式;构建农科院校学业规划教育体系;完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7)
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上存在的问题,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个层面来提出建议,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生涯适应是生涯发展的核心建构理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关注大学生对当前阶段的生涯适应能力和未来生涯发展的准备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任务、价值方面有着目标关联。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涯适应不良主要体现在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四方面的缺失,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个人生涯发展的目标同向,需要将生涯适应的目标体系、生涯探索的方法体系、生涯发展的评价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卿卿 《学理论》2012,(35):320-32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要求。必须大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认清发展形势,提高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新时代的青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意识,引导大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和保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此,提出对策如下: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0)
中国梦是当代备受关注的话语体系,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将中国梦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使大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内涵与思想理念,明确奋斗目标,将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本文从中国梦的概念与内涵出发,探讨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提出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隽鹏 《学理论》2011,(1):321-322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和完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育管理的研究视角对师范院校学生公寓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目前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够有益于师范院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促成育人目的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兴盛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注重反思批判性,强调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其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遍及教育、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后现代教育观为当代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调整学生教育管理定位、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探索教育管理方法、优化教育管理关系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是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肓体系的拓展和延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课题.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育人应把高校、社会、家庭、大学生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畴,形成教育合力。这既是破解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必要途径。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协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格局,全面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