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2,(8):79
宜宾市郊之北,天柱山横亘之际。山下,一巨石中开,形成天然峡谷,谷底有清泉缓缓流出,十分奇特。北宋年间,谪居于此的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不以迁谪介意,泊然处之,寄情于戎州(今宜宾)山水诗酒之中,讲学不倦,蜀士慕从之,于此凿石引水为池,曰"流杯池"。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2,(15):79-79
宜宾市郊之北,天柱山横亘之际。山下,一巨石中开,形成天然峡谷,谷底有清泉缓缓流出,十分奇特。北宋年间。谪居于此的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不以迁谪介意,泊然处之,寄情干戎州(今宜宾)山水诗酒之中,讲学不倦,蜀士慕从之,于此凿石引水为池,曰“流杯池”。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的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干的石匠同他的妻子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把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10):122-123
在重庆石柱县新乐乡有一块重约5吨的神奇巨石,只要用一根手指触摸其“痒处”,它便会不停地晃动,并发出咯咯的“笑”声;而不触摸其“痒点”,五六个人也不能让它动摇。 神奇巨石居然“怕痒”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质专家  相似文献   

5.
鹿国治  邹婷 《理论学刊》2002,2(4):127-128
巨石崇拜是文学人类学中一个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的课题。巨石崇拜的起源和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有关。它是表达人类对生存与繁衍的观念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神奇的造化之手,在中华腹地塑造出一方壮丽的山川———大三峡。这里青山簇簇,峭壁嵯峨,溪涧洪波,纵横交错。因山多水多,生长于斯的人们就特别离不开桥。因了需要,便有创建。自古以来,三峡周边的桥依形造势,就地取材,千姿百态,洋洋大观,真称得上一个桥梁博物馆。古万州,以“万川毕会”而得名。大川相间,小川相属。区内各式桥梁,数不胜数,不但有木桥、石板桥、铁索桥,巨石横绝涧的天生桥、长虹傍碧水的石拱桥……万州城下那两块数千平方米的盘盘石、草盘石,雄踞于长江南北两岸,加上江心的千金石,活像要在长江上修大桥的天然石基。早年有本《…  相似文献   

7.
在离成都市西郊百花潭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天然地叠着五块巨石,人们将此地称作“五块石”。1938年至1945年间,这里曾屹立着一座厂房,一年四季通宵达旦地生产抗战所需之液体燃料——酒精,这便是“华光酒精厂”。  相似文献   

8.
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山崩地裂的瞬间,数万鲜活的生命被吞噬于巨石瓦砾之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感天动地的举国大援助,爱心涌动的无私大奉献,谱写着一曲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潜山县天柱山上,真是峰无不奇,石无不怪,令人叹为观止。而“飞来峰”与“飞来石”的由来,更成了一个千古不解之谜。笔者曾在“青龙涧”上仰眺飞来峰:一座光滑滑的石峰,海拔1424米。由于千万年的雨水冲刷,四面光滑如镜。其石之坚,只有精钢可比。游人只可驻足远眺,别想靠近峰麓,更谈不上峰顶了。可峰之巅,却顶一巨石,名曰“飞来石”。其重,当超万钧矣!细观巨石四周,均不与峰顶接触。世人传言:此石是从远处飞来,架于峰巅之上。“飞来石”名,源出于此。《潜山县志》载:明代达观和尚曾吟诗诮此说无稽。诗曰:“飞来原不是飞…  相似文献   

10.
希望     
艾迪 《党课》2007,(8):106-108
一位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英国考古学家,为了寻找传说中所罗门王的遗址,他俩历尽干辛万苦,穿越了热带丛林、沼泽、沙漠,最后终于发现了遗址的所在地。在发掘遗址的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所罗门王的墓地。这个墓地建在一个山洞里。当他们走进山洞的时候,洞口的巨石突然坍塌下来,堵住了洞口。他们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想推开它,但巨石纹丝不动。  相似文献   

11.
走近铜鼓     
铜鼓县因城郊有巨石状如铜鼓而得名。只是千百年来,人们听不到石状铜鼓的咚咚鼓声,倒是听得见这个县的山水之间,曾一直震响着农民起义的呐喊声。  相似文献   

12.
在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8组石洞沟的山路边上,有一块人称“棋盘坨子”的巨石上刻有“抗联棋盘”和“五月住大山”“天下太平”字样。  相似文献   

13.
走近铜鼓     
一铜鼓县因城郊有巨石状如铜鼓而得名。只是千百年来,人们听不到石状铜鼓的咚咚鼓声,倒是听得见这个县的山水之间,曾一直震响着农民起义的呐喊声。长期以来,铜鼓一直是修水县的一部分,境内两条  相似文献   

14.
茅文婷 《学习导报》2014,(17):58-59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一次关于党的作风问题的演说。这篇演说“好像巨石击水,引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经典文献《整顿党的作风》。全文生动形象,针对性极强,既指出了当时学风、党风、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党的作风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至今读来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上世纪40年代,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  相似文献   

15.
“结交青松枝,砥行碧山石”。这是古人以松树傲霜雪而青翠坚韧,巨石御烈暑风雨而坚实庄重,形象地喻为人品行操守,与知己共勉的名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马万祺先生和廖承志之相知相交,十分确切;读马先生所咏有关廖、马交往的诗作,便可体验到他们如青松磐石般坚贞崇高的友谊,令人敬慕。  相似文献   

16.
自然奇观     
《党员文摘》2009,(6):I0001-I0001
在美国加州死亡谷的沙漠有一种奇特现象:这里有许多巨石,每块都重达300公斤以上,却常常“自动旅行”,井在其后产生深深的“划痕”。科学家正在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对这些石头进行监控,以破解其奥秘.  相似文献   

17.
风景秀丽的鼓山,雄伟地屹立在福州市的东郊。相传,在鼓山上有一块形状如鼓的巨石,每逢风雨大作之时,附近的人们都能听见鼓声一阵阵轰响,犹如千军万马踏上征程。鼓山因此而得名,山崖镌石刻:石鼓名山。  相似文献   

18.
灾难降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大地震突然爆发惊天动地动地惊天震中在川西北的崇山峻岭震波远传到北京、上海、泰国、越南造成了大灾难屋倒墙塌生命被埋在废墟下滑坡处处巨石飞天行进的汽车被砸毁火车被毁在隧道内在十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震魔恣意肆虐无情践踏倾全国之力抗争  相似文献   

19.
诗二首     
诗二首刘乐巨石浮雕石头痕苦的历程是走向万众的敬仰的涅在纸不能表现一种永恒的时候在笔不能展示一种不朽的时候石头勇敢地铸造了我们民族之魂肌肤的圣洁大理石的洁白的品质一番刻骨铭心的雕刻游荡的英灵在时代的目光中拔节成永恒纪念碑先烈之躯倒向大地回声托起仰视的高...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5月28日至6月3日,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77周年前夕,我们一众史学爱好者组成考察团赴赣南闽西参观考察。笔者有幸随团参加了这次活动。在长汀,考察团一行向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并参观了瞿秋白烈士纪念馆。走出纪念馆,左侧一方巨石泰然静立于草坪之上,其后是三棵长势正茂的木棉树。巨石撕裂般地交织着暗红色的纹线,正面上书"瞿秋白同志就义处"八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