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亚子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诗人,他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一度传为佳话,毛泽东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就是在1945年重庆国共谈判期间,经柳亚子首次公布于众的。然而,说到柳亚子和汪精卫的交往,一般人可能就不大清楚了。  相似文献   

2.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毛泽东主席应蒋介石委员长的邀请,来到重庆参加举世闻名的重庆谈判。赴重庆毛主席的老朋友——国民党元老、诗人柳亚子先生高兴地去拜访他。见面之后,免不得要谈论诗词问题,并索阅近作。毛泽东说:战争时期无暇写诗。只抄录一首1936年2月的旧作《沁园春·雪》,交付柳亚子,并嘱咐千万不可发表。  相似文献   

3.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10,(12):40-41
国人皆知,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至今却鲜为人知。 渝州赠词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为与蒋介石谈判国内和平,由延安飞抵重庆,轰动山城,令世界瞩目。时据重庆的柳亚子亦深为毛泽东的伟大气魄所折服。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利用谈判之余广泛地接触了重庆各界人士,这其中就有柳亚子先生。毛主席与柳亚子的这段交往成了我党统战史上的一段久传不衰的佳话。柳亚子称赞毛主席亲赴重庆谈判是“弥天大勇”毛泽东与柳亚子初晤,是1926年5月在广州。当时毛泽东不过30出头,而柳亚子则已近“不惑”之年。可是,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委的柳亚子一眼见到身材魁梧、带着浓重湘音的毛泽东时,就立即喜欢上了他。两人成了“忘年之交”。一起品茗叙谈,一起议论国事。柳亚子在交谈中对毛泽…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纵论1946年国共谈判──读周恩来《关于国共谈判》、《谈判使党赢得了人心》赵春生1945年10月重庆谈判后,毛泽东返回延安,周恩来等留下来继续与国民党谈判。1946年5月,国共谈判的中心从重庆移到南京。11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回延安,结束了一...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6,(4):89-89
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有人曾向毛泽东提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  相似文献   

7.
刘立军 《党史文汇》2011,(11):59-64
鲜英,重庆“特园”的主人。日本投降前后,“特园”是众多国共要人、民主人士的活动场所,被称为“民主之家”。1945年8月,重庆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应邀前往“民主之家”。在鲜英的寿筵上,毛泽东称他为“当代孟尝君”。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为柳亚子重写的一首写于1936年的词《沁园春·雪》,在重庆产生巨大反响,引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能词善赋,诗词境界高远雅致,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在他写下的众多气势磅礴的诗词中,曾流传着三次与柳亚子唱和的佳事。 风流辞赋《沁园春》 1945年8月22日,毛泽东由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就在毛泽东抵渝的第三天,柳亚子到他住地拜访,首先面呈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卡尔系指卡尔·马克思,中山指孙中山)。同时,提出索要毛泽东的诗稿。9月6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等去柳亚子寓所回拜,以旧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朱德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的领袖,也都是别具一格的诗人.诗如其人,见之于毛泽东和朱德的作品,此语信然.毛泽东豪放,朱德质朴.在半个世纪的革命行程中,朱德有过几次与毛泽东的唱和,为两位世纪伟人的交往,也为中国现代革命的史册增添了奇光异彩.1945年8月上旬,美国接连以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苏联对日宣战出兵我国东北.在此形势下,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朱德也接连发布七道命令.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三次电邀由延安飞抵重庆,进行举世瞩目的国共谈判.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泽东求索诗词,毛泽东以作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应索.11月,重庆《新民报晚刊》以传抄稿形式首先将咏雪词公诸于世,遂引起各方纷纷唱和,一时蔚为大观.在长长的唱和者名单中,也有人民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为柳亚子重写的一首写于1936年的词《沁园春·雪》,在重庆产生巨大反响,引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12.
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欣会故人柳亚子先生,柳亚子顺机向毛泽东索句留念。毛泽东当即展纸挥毫,一气书就早先吟成的《沁园春·雪》相赠。书罢,毛泽东却仍握管凝神,面色似有憾意。原来毛泽东因作客渝州,未带印章于身边,故而自憾此作美中不足!柳亚子知道后哈哈大笑道:“润之莫要懊恼,明天我包你遗憾全无就是了!”翌日,柳亚子到毛泽东寓所造访,果真携了两方新治的印章来,一方为阴文“毛泽东印”,一方为阳文“润之”。毛泽东接过印章细细把看,甚是喜爱,当即将其饱蘸印泥,钤在日前所书条幅之上,成就了一件完美无…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轰动全国,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这次会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在三年前,即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毛泽东与蒋介石曾有过一次酝酿会面的事。后因时机不成熟,中共中央派林彪赴重庆与蒋介石见面,以便打开谈判之门。《一次为毛泽东重庆之.行埋下伏笔的国共谈判》将向您细述其详,展示历史上至今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一幕。  相似文献   

14.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于10月10日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为实行停战协定,决定在北平设立由美国和国共双方共同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国内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局面。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共谈判,经过43天的艰苦努力,终于促成《双十协定》的签订。尽管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最终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背信弃义而被彻底击碎,但毛泽东的重庆之行却使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的建国思想如随风飘撒的春种,落地生根,征服了人心。无疑,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大仁大义之举——重庆谈判,是本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记者所采访的王文彬老人,至今回忆起重庆谈判期间的所闻所见,仍然激动不已。王文彬算得上一位世纪老人了。他1907年出生于陕西蒲城,193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  相似文献   

16.
还是在1939年,刚刚18岁的雷英夫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学习时,就给经常前往授课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年8月,在重庆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回到延安向毛泽东求援:南方局军事组叶剑英那里急需参谋人员。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18岁的娃娃,他叫雷英夫。”就这样,雷英夫被调到了南方局,并由此开始了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军事参谋生涯。  相似文献   

17.
正周恩来在其诸多革命经历尤其是国事活动中,总是智勇应对、谈吐不凡、神采奕奕……这一颇具政治家风度的美好帅气形象,像一幅唯美的雕塑极品永远伫立在人们的心中。赴重庆国共谈判时周恩来对毛泽东用心保护,不管应对接待,还是布置警卫,虽工作繁忙,仍那么神采奕奕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与毛泽东在重庆进行了至少十次会谈,初期会谈以礼节性为主,继之以整编军队数量为焦点,最终国共签订了<会谈纪要>.通过会谈,双方均表达了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意愿.但此次会谈未能增进信任,在国际势力介入之下,没能达成真正的政治妥协.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1,(7):27-28
“弥天大勇。”毛泽东入渝谈判,民主人士柳亚子如此赞叹。在渝43天,毛泽东以高超的斗争艺术,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将内战之责嫁祸于中共的阴谋,并赢得了民心,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57年《诗刊》创刊,毛泽东把他创作的、包括《沁园春·雪》在内的十八首旧体诗词,交由《诗刊》发表。《沁园春·雪》在《诗刊》创刊号上正式发表后,一时注家蜂起,写了许多诠释文章。着重是对毛泽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地点及其有关的史实作了一些阐释。从20世纪50年代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许多注家写的有关这首词的史实考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说法:毛泽东这首词是1945年在重庆写的;毛泽东1945年9月6日,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看望柳亚子时,书赠柳亚子;毛泽东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后,第二天《新华日报》上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