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任何一次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总是以令人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先导。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自此,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在这次全会之前,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中心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无疑是随后发生的社会重大变革的先导,并将永载史册。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换脑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给中国带来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伴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了从“征服自然”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回顾和总结这个历史转折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社会变革与公民政策参与两者间存在必然互动关系.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国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发展.文章以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变革为背景,从理论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等的变革与公民政策参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具体描述了我国公民政策参与向主动化、利益化、法制化、大众化、博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改革"内涵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互动中演进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改革"和"开放"整合为"改革开放",在党和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得到确认。随着实践的发展,"改革"又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相继经历了从"全面改革"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演进过程。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以"改革"概念变革为先导;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也必然引起"改革"概念本身的巨大变化。"改革"内涵的演进既是对社会历史现实语言的反映,可以充当认知社会结构变化的"指示器",也参与了对社会的建构和影响,成为历史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深入认识"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需要以多重革命观视角树立整体性的改革开放革命论观点:从历史维度看,政治革命为改革开放确立了根本制度前提;从思想维度看,思想革命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认识论基础;从实践维度看,社会革命是改革开放的实质内容和目的;从主体维度看,党的自我革命则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关键政治保证。基于这四重认识维度,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的"革命"性质,既要认清改革开放的社会革命性质,还要认清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对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价值,更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进程。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为指导,立足丰富翔实的社会调查,以中央苏区为试验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开辟了社会改造的"新道路",构建了中央苏区的"新经济""新政治"和"新文化",实现了整体性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我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年。这4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辉煌发展的40年;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40年!这40年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享受着开放的果实。从工作到生活,从房子到穿着,从风俗到潮流,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对比都是巨大的。为了生动记录这40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刊开展"我看改革开放40年"  相似文献   

8.
辛岩 《党史文汇》2006,(1):12-14
2006年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50周年.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私有制社会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我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年。这4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辉煌发展的40年;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40年!这40年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享受着开放的果实。从工作到生活,从房子到穿着,从风俗到潮流,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对比都是巨大的。为了生动记录这40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刊开展"我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活动,诚邀您写下与改革开放有关的故事,留存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无疑是中国腾飞的起点。1978年12月,寒冬中透露暖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如春风般吹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在这场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的伟大变革中,有多少波澜壮阔的创举,有多少值得铭记的时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前后,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型。以"教育"为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灌输和规范到注重引导和疏导的转型过程;以"管理"为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控制,到注重内部关系的协调,再到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转型过程;以"服务"为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经历了一个从注重为阶级斗争服务、为现实政治服务,到为经济、社会、文化和人自身建设服务的转型,即从以"社会"为本位到以"人"为本位的转型进程。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现代转型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我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年。这4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辉煌发展的40年;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40年!这40年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享受着开放的果实。从工作到生活,从房子到穿着,从风俗到潮流,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对比都是巨大的。为了生动记录这40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刊开展"我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活动,诚邀您写下与改革开放有关的故事,留存自己的梦想与拼搏,也记录这改天换地的时代,共同绘就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3.
高尚全 《新视野》2002,(1):9-12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政治品质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针对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三个代表”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政治品质,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这里,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点个人体会。首先,为什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实践是不断发…  相似文献   

14.
李家成 《唯实》2016,(5):91-94
冷战结束以来,朝鲜核战略经历了一个循环:从最初决意"拥核以自保",经反复折冲"弃核换安全",到现在回归"拥核以自保"。朝鲜在冷战结束之初就确立起"拥核以自保"的核战略并回归于此,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异常复杂的现实原因以及相当巨大的国内动力的。解析朝鲜核战略缘起的国际政治因素与国内政治考虑,从而为把握朝核问题本质提供路径,为最终消解朝核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在我国思想理论界也不时出现一些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颠倒中国近现代史,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践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杌缘从出现到成熟,前后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前一个十年,中共在苏共二十大后,力图走出一务新的更快更好的发展道路,但结果却与社会主义改革潮流背道而驰,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建国后"左"倾错误发展的顶峰,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一场巨大的政治灾难.它以"左"的极端形式,全面暴露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党和人民猛醒深思,从而为中国走向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的机缘."文化大革命"的失败,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资源、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的时代主旋律经历了从独立、富强到民主的历史变奏,由此决定了中共核心使命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历史巨变。中国社会变革与中共党员权利保障也从"异音"过渡为"和声"。在革命年代,独立的使命、革命的环境迫使党员遵守严格的纪律,忽略权利建设,社会变革的目标与党员权利保障内容相悖离,形成历史的"异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化优先的"赶超战略"要求全党乃至全社会为之作牺牲,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的步履迟缓,党员权利保障重形式,轻内容,社会变迁的目标与党员权利保障内容有落差;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共依法治国与社会民主化的核心使命,要求党员权利保障重形式,更重内容,社会发展目标与党员权利保障唱响了时代"和声"。深入具体的历史情境,细致探讨中共党员权利保障的特定历史内涵及其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总结经验与教训,对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促进依法治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此伴随而来的是耕地面积大幅缩减,青山绿水的消失,乡土文化的流失,环境污染的加剧。例如:"摊大饼"式的城镇化普遍存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建设性"破坏  相似文献   

19.
理想的政治秩序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政治秩序的有序运行,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稳定。然而,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创伤,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的运行与维持。鉴于此,笔者借以政治学的理论来对"东突"恐怖主义分裂势力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揭示"疆独"的本质,并尝试提出社会变革时期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秩序的有序运行与维持的主要路径,以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4,(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这是一个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要政治意义的观点。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社会变革。改革和革命都是表征社会变革的概念,但二者所指的社会变革的性质又不同。如果说革命是为了解决社会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束缚它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改革则是为了解决社会体制问题,即在维护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进行变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