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粟新 《实事求是》2001,(3):48-51
官僚主义严重地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损害着党的事业 ,危及党的生命 ,危及社会稳定。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中指出 :“形式主义作风和官僚主义作风 ,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全党上下、全国上下 ,必须狠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在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有效地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 ,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官僚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官僚主义是一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第一 ,不讲学习 ,丧失理想。以工…  相似文献   

2.
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转变作风方面,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的正效应,就可能产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负效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在一些地区、一些党员干部身上难以消除,或是出现反弹,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领导干部没有带好头,甚至带了坏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一方面要遏制领导干部自身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另一方面要以上率下、层层带  相似文献   

3.
正干部与群众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联系群众就要正确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联系群众的目的来说,群众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群众满意了、理解了,我们工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就联系群众的过程来说,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干部没有真正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行为也不可能真正落实。90多年来,优良作风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与标志,但是随着执政时间越来越长,也潜滋暗长了一些不良的作风,这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什么是形式主义?有人曾给形式主义画了一幅像:方案计划一大堆,说过听过不落实;目标要求常翻新,就在文件报告中;工作过程很热闹,实际  相似文献   

4.
孔繁顺 《求是》2013,(17):34-36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正是一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要充分认识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坚决予以铲除。一追根溯源,官僚主义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有着直接关联,是特权思想、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 《党建》2013,(7):1-1
<正>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  相似文献   

6.
官僚主义是党的作风建设上的一个顽疾,它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当前,结合部队正在深入开展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下大决心、用大气力,切实纠正官僚主义作风。 官僚主义的表现,一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扑下身子掌握实情,习惯于待在"办公室"里找对策,坐在"主席台"上想当然。  相似文献   

7.
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都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作风。作风建设包括很多方面,但我以为当前首要的是要克服官僚主义,因为它是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东西,也是其他不良作风得以生存的条件。官僚主义是一个顽疾,早在1963年周恩来同志就列举过官僚主义的20种表现。官僚主义危害很大,它能让“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领导干部的最大危险就是听不到、听不进、不想听、不敢听,甚至压制群众的声音。有些单位领导的“帝王”思想、“家长”作风仍很严重,潜意识中自己就是单位的“帝王”、“…  相似文献   

8.
张宏霞 《共产党人》2008,(22):20-21
我们党历来反对官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主要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就会干扰党和人民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毛泽东对官僚主义作风表现、危害的认识,对官僚主义的根源和成因的分析,以及提出根治官僚主义的方法和途径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毛泽东的反官僚主义思想,并指出其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反对和克 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至关重要。官僚主义作风的种种表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根 源,克服、防止和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应从观念、制度、用人路线、领导方式等方面采 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反对官僚主义是个老话题。毛泽东1933年8月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报告中,提出"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一生唯一一次到哈尔滨,就为省委写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的题词。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他还列举了有关官僚主义的24种主要表现和危害,认为"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当时党内、国内存在的一些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与官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斗争。这一时期,党领导下的反官僚主义斗争大致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分别着重对党内存在的贪污腐化、浪费和命令主义、违法乱纪、敷衍塞责等官僚主义行为进行了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官僚主义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我们今天的反官僚主义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感于官僚之风渐长,创作了著名的讽刺诗《开会迷》。诗中说他去各机关办事,总是遇到开会,有的会议居然研究"买一小瓶墨水"。多少年来,尽管人们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但二者却如"臭豆腐",在一些人那里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前不久,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新表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14.
注重和加强作风建设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能够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处理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问题上,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实用理性为执政理念遏制形式主义;以培养忧患意识遏制享乐主义;以制度设计遏制奢靡之风;以民主监督遏制官僚主义。在长期执政实践中,这些做法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赢得了廉洁、高效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铲除了党可能滋生"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不良风气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正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第二期青海《党的生活》也刊发了相关文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害不除,必酿大祸。"四风"不仅损害党的形象,更严重地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扫清自由散漫、慵懒无为思想,根治"四风"顽疾,既要靠他律,也要靠自律。作风建设无小事,作为普通党员就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思想、作风、制度、文化等方面提出了遏制高职院校"四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作出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抓住主要矛盾,针对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什么新表现?"四风"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关于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深入推进"两个责任"的履行,翰林街道通过抓作风、惩腐败、纠问题、强教育的方式,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抓作风整治。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纠正"四风"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对于当前存在的一些干部有"老气""傲气""乱风气"等问题,街道结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整治工作和不担当不作为专项督查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7,(12)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是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的。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  相似文献   

20.
正新华社曾发表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列举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的10种主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