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超越于农业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而推进农业产业化,无疑是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为此,有必要研究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基础论”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还是产业化的农业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含义不可能一成不变,而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关。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不同,作为基础的“农业”内容也不完全相同。根据生产力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因而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那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在《私有制宣言》中却说什么“公有制抑制效率的发挥”、“公有制只能是低效率”等等。究竟是公有制的效率高还是私有制的效率高?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贯穿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留澜 《前进》2004,(3):19-20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耕地总面积约19亿亩,而农业人口仍有9亿多,加之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一个农业劳动力只能耕种几亩土地,供养不到半个非农业人口。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一个农业劳动者可以耕种2000—3000亩地,供养近60个非农业人口。仅此一点就表明,要增加农民收入,仅靠农业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以减少农业人口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此,不少地方提出了“工业强市”、“工业兴县”的战略思路。但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又必然要占地,这就使得本来已经十分严重的人地矛盾显得更加尖锐…  相似文献   

4.
孟海贵 《前进》2000,(12):24-26
江泽民同志近来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值得认真领会学习。 (一) 历史唯物论指明,生产力是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最后决定因素。因此,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又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造成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般把“英国式道路”看作是现代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形态,而把“普鲁士式道路”看作只是一个例外。这种改良的道路是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不仅使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而且把德意志民族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二战结束后,东德通过实行民主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阶级的生存土壤,“普鲁士式的道路”走向历史终结。德国实现统一后,德东地区进行的土地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像西德那样完全实行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而是继续保持大型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在经营规模、机械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优势。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小农经济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如山  刘绍俊 《前进》2001,(3):47-48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带领广大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领导和组织农业改革。在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进程中,提高我国乡、村两级干部队伍素质是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前提条件,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   提高我国乡村两级干部队伍素质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转变农业传统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领导和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就离不开乡村两级干部对农业科技和…  相似文献   

7.
实現农业机械化,是我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設的一項重大历史任务,必須以高度的热情积极对待。同时,又是保証一九六○年农业生产继續跃进的关鍵性問題,必須加以具体安排,切实解决。因为实現一九六○年以粮、猪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继續跃进,必須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証各項增产措施的貫彻执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最根本的出路,在於加速农业的技术改造,尽快地实現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技术落后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前国际范围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斗争是长期而又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对此,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觉,而且要进  相似文献   

9.
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怎样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知识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是一错误观点。知识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客观存在于任何经济时代,它们既不会消失,也不会相互取代。知识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在不同的经济时代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它们只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知识生产率要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重,但主要在于提高知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深刻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河南也不例外,但影响最大的是农业。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应对方略和具体对策,我们认为,河南农业对“入世”的方略应是:依托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分工,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根本动力,加快新一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适当压缩土地密集型大田作物生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速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作为河南省域的新野县应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县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去年以来,以县农…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05,(4):1-1
“三农”问题,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农业为首。农业问题解决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就会迎刃而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但整体而言,我国的农业还很落后:生产工具简陋、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规模狭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差,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增收和生活的富裕。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抓好农…  相似文献   

13.
<正> 当阳市市长邹学勤同志指出:创造性工作要在结合上做文章,要善于把理论、上级政策和别人的成功经验同本地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政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经验。近年来,当阳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理论同本地实际结合。当前,在农业发展方面,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规模经营”,一种是“精细农业”。前者的出发点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后者的出发点是提高有限土地的产出率。从当前生产力现状来看,实现二者的巧妙结合还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一个县(市)应该走什么  相似文献   

14.
“四害”猖獗时,我还是个天真的小学生,但却接触到大量深奥、甚至根本不认识的政治名词。政治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既乏味又头痛。而我对政治课则采取得过且过,应付过考试完事大吉的对付态度。后来,由于无知,我又听信了社会上少数人关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优越性”的宣传。认为: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人的工资有了提高,劳动时间却缩短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是越来越轻了。因此觉得广播、报纸以及老师课堂上所讲的资本主义是“人吃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在这辉煌成果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在拉大,基尼系数已经大大超过0.40的国际警戒线.要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别,就要积极转化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和二次产业间生产率的差距,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关键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缩小和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以期达到和工业劳动生产率同样的边际产出率才能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完全转化.本文沿着农地流转、劳动力分工演进、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思路来论述这种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动态学,探寻劳动力分工演进的思路,并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淮安视察指导工作时也指示:“要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民发展农民。”淮安作为农业大市,有384万农业人口,120万人从事种植业,2002年农民从种植业获得的人均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农业比较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是当前农村经  相似文献   

17.
邵峰 《今日浙江》2012,(5):26-27
在更少土地上、用更少劳动力,生产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农产品,这是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呼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用技术、资本等现代要素去替代不断减少的土地、劳动等传统要素,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农民经济利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民减负、农业增收、农村稳定、农政效率已成了“十五”期间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农民的经济利益是“三农”问题的根本体现,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常识》的教学中,有人问:“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工资应相应地减少,为什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反比过去高了?”对此,我们需要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资上的表现,才能把问题搞明白。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资本家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降低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剥削程度,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果工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量没有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货币的价值也没有变化,那么,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会表现为工人工资的减少。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生活中,这些因素都是在变化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张一在1989年第37期《瞭望》上撰文,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含义是: ①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而言的。②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是指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基本特征为标志的根本制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