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同时也推动着作为精神的存在物──人的全面发展。一、精神文明的发生人具有需要,因而人才进行有意义的石动,才能创造历史。正是个人基本生活需要满足的社会需求,构成了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一切人类社会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农、食、住以及其他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  相似文献   

2.
东升 《小康》2018,(13)
正礼在衣食住行,特别是衣裳冠履,服饰梳装中有着充分体现。衣冠服饰至今仍然是我们区分不同文明和"阶级"最直观的基本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  相似文献   

3.
人猿揖别,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且永远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活动,就是生产。生产——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外,便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以满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说到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即历史的第一前提时说: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两个方面。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前一种生产,称为物质资料生产,亦称为物的生产,即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它是通过劳动加工使自然界原有物品包含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后一种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亦称人的生产,是指人类为了世代延续,即为…  相似文献   

6.
论精神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猿揖别 ,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并且永远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活动 ,就是生产。生产———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外 ,便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需要。创造物质产品的力量就是物质生产力 ,创造精神产品的力量就是精神生产力。然而 ,从人类漫长的全部生产实践活动中 ,概括出物质生产力范畴和精神生产力范畴 ,却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当高度的发展作基础 ,一方面还要有高度的科学抽象思维能力为条件。因此 ,生产力这…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为了复兴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批判理论,提出了信息方式理论,试图用"信息方式"概念来取代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波斯特夸大了交流方式和交流结构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而忽略了任何信息方式实现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当前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基本模式,取决于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8.
洪向华 《新东方》2005,(5):55-57
人类为了生存首先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生产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一个星期也要灭亡。人类社会是一个群体社会,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事实上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而集体的生产活动需要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在中国已形成现实的历史潮流。然而,什么是现代化?我们追求的是怎样的现代化?这些问题意义相当重大。一、现代化:内涵及处境许多人对现代化通常从外延方面去理解。如现代化就是工业化、都市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及大众传媒广泛介入社会生活等。这种外延的、现象上的理解能够描述现代化的基本轮廓,但却没有能够深入到现代化概念的内涵、核心。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它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生产活动和文化思想活动的一切方面。就其生产方式的层次而言,现代化指的是一种历史处境,是一个具有客…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2008,(5):27-30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1.
田丽 《前沿》2013,(16):56-57
现实的人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直接动力,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隐性动力。人的需要必须转化为人的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方式、阶级斗争、利益等表现形式才能成为显性动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今天公布了两项命令,规定自九月十五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棉布的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和棉花的计划收购。这是为了保证纺织工业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棉花的供应,保证棉布能够按照国家的计划生产和分配,并进一步消灭市场投机和稳定物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地理学科的特点及地理教学的意义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民族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各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程度及规模日益深入和广泛。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环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地理知识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等多方面内容。这种复杂的知识内容,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客观地反映在课堂上,并使学生尽快掌握,这…  相似文献   

14.
抓住机遇,促进我省对外投资上新台阶陶强当今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角和媒介,在世界经济贸易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这种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组织形式,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15.
《思想工作》2008,(8):23-23
由清水河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县文体局、安监局合作举办的“安全生产月”书画作品展和“安全生产杯”职工篮球赛正在进行。近期恰逢“全国安全活动月”和“全区全民健身宣传周”,为了更好地宣传安全生产理念、营造安全生产社会舆论氛围,也为了深入推动全民健身和群众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推进构建和谐清水河进程,清水河县以两个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巧借时遇,积极组织开办了书画作品展和职工篮球赛,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8,(9):37-3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强烈地震,成都市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地受灾严重,灾区贫困母亲急待援助。为了帮助灾区贫困母亲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成都市妇联制定“结对关爱贫困母亲”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2,(5):33-33
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安排得怎样,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取得哪些成效,有什么新的打算?带着这些问题,崇左市各级党委、各单位党组织积极行动,通过“四个评议”扎实开展群众评议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为使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固然在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但对于企业来说,扎扎实实地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同时大力提倡艰苦创业,真正树立过几年紧日子的思想,把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节约下来,同样是眼下应当抓紧进行的一项紧迫工作。增产节约应当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为什么要把增产节约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呢?大家知道,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须有发展生产、进行建设的资金,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需要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2,(4):25-26
为了了解、掌握农村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2001年,省妇联结合“新千年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八闽行”活动,在全省农村妇女中开展了专题调研。发出调查问卷3100份,召开省、市、县(区)座谈会110场次。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好对高小、初中毕业生的劳动教育宣传工作」问题,这是一个当前最迫切的问题。让我首先简单地把劳动和人的关系谈一谈。人和其它动物不同的地方和最宝贵的特点,就在于人能劳动生产。人们为了生活,就要取得自己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为了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和自然界进行斗争和改造自然界的劳动生产活动,从而也改造和增进人类本身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是人类永久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生活中的一切物质财富以及人类历史和人类本身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说:「劳动创造世界。」同时,劳动也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