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后,中日钓鱼群岛争端分为两个阶段,即从行动对舆论到行动对行动、法律对法律,每个阶段都与能源关系密切。一方面,钓鱼群岛争端折射出在历史上中日之间存在着一条海洋不稳定线,但现实正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以钓鱼群岛为核心,以中日关系为主轴,以美台参与为互动因素构成了复杂的东北亚政治力学图谱。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与中国存有海洋权益争议的一些国家乘机挑起同中国的领海主权争端,中国边海形势出现复杂局面。特别是钓鱼岛、黄岩岛争端更是引起举国上下的关注。为此,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12年9月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面临的海洋争端及其前景"研讨会,来自海洋局、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海军学术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郑州大学、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30多人  相似文献   

3.
常书 《国际资料信息》2011,(10):25-28,10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并无岛屿主权争端,但在纳土纳群岛,印尼与中越等国存在海域划界纠纷。印尼不属于南海问题的争端方,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一直积极扮演南海争端“调停者”角色,希望借推动解决南海争端彰显其地区大国的影响力,确立在东盟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围绕南海争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的国家关系出现了巨大变化。以西沙海战为标志,中国政府挫败了南越的挑衅,收复领土,重新规划了南疆的建设。待越南统一后,中越多次商谈两群岛争端,但因双方立场差异甚大,无法达成共识,但却为后来的谈判积累了经验。中菲的南沙争议因两国关系发展良好,虽有分歧但双方不断调整立场,才使南海事态发展平稳。在与两国谈判或商谈中,中方为促使问题向好的方面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在南海问题上虽未提出主权要求,但十分关注南海局势的发展,并制定了相应政策。维护纳土纳群岛及其海域安全是印尼南海政策的根本立足点,因此,应对来自中国的潜在威胁也成为其南海政策的重要内容。积极调解南海争端以提升本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印尼南海政策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印尼与马来西亚安巴拉特领海争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存在着领土纠纷。 196 7年 ,印尼曾因婆罗州 (即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区 ,现为马来西亚东部的沙捞越州和沙巴州 )领土纠纷 ,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对抗运动”。今年 2月 16日 ,印马因安巴拉特 (Ambalat)海域石油开发矛盾再次引发领海争端 ,一度出现了两国关系史上少见的军事对峙。随后 ,两国外长举行会晤 ,同意以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形势才得以缓和。4月 8日 ,两国军舰在争议海域巡逻时又发生碰撞事件。争端过程中 ,两国领导人均指示各自海军保持克制 ,避免事态扩大。两国已就该海域主权归属问题进行了技…  相似文献   

7.
在2014年印尼新科总统佐科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建设海洋强国和成为世界海洋轴心是核心之一。在其就职演讲中,他强调"重塑印尼作为海洋大国的辉煌"。印尼是群岛国家,拥有17508个岛屿,海洋面积(不包括专属经济区)316616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4716公里,历史上一直是海洋大国,居民谋海为生,蔚为风尚。同时,印尼部分海域毗连南海,与周边国家有海洋管辖界限的争端,但印尼当局历来强调,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不存在冲突。本文摘编印尼部分政要和专家关于建设"世界海洋轴心"的论述及印尼政要对南海问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与中国存有海洋权益争议的一些国家乘机挑起同中国的领海主权争端,中国边海形势出现复杂局面。特别是钓鱼岛、黄岩岛争端更是引起举国上下的关注。为此,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12年9月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面临的海洋争端及其前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基于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框架, 拉美国家形成了一种“美洲国际法”, 强调各国有义务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拉美各国倾向于将领土争端通过诉讼和仲裁之类的正式法律程序或半司法程 序加以解决, 但也有不遵守仲裁裁决的情况, 如厄瓜多尔废除里约议定书(1942年)和阿根廷拒绝 1977年就比格尔海峡群岛案达成的仲裁结果。在拉美, 和平最终能够实现, 但不是通过司法或半 司法的途径, 而是通过政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捍卫领海主权、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是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拉丁美洲海岸线长,海域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的海洋边界争端遗留问题较多。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源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拉美国家间围绕海洋资源展开的海洋边界纠纷升级,但多数国家坚持和平磋商和共同利用原则,妥善解决了许多海洋争端,国家之间关系得到改善。近期拉美地区两个主要海洋纠纷的初步解决以及各方态度体现了"实用主义"在国际海洋争端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证明诉诸国际法院并非解决历史争端的唯一选择。2013年阿根廷与英国关于马岛主权问题再爆冲突则更加突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在当今海洋争端解决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越南海争端始于1975年,近年来随着全球及亚太格局的改变,中越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出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日本积极插手中越南海争端,对局势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视的作用。本文从日本的介入手段、介入意图以及造成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冷战后中越南海博弈中的日本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大背景下,南海争端呈现复杂化趋势.本文对美国因素介入南海争端的用意及其战略布局进行分析,并就美国介入对南海争端相关当事方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深刻的变化在南太平洋,有上万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散布在3,0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里,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伊里安外,构成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陆地面积共约55万平方公里。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末,这些岛屿先后沦为  相似文献   

14.
试论解决领土争端国际法的发展与问题--最新案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院在2002年连续对两个有关领土争端的案件作出了判决。笔者认为,通过这两个判决,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的国际法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明确的处理规则,即首先考察的是有关的国际条约是否已经对相关问题作出了规定;在没有相关国际条约规定的情况下,国际法院将在综合审查双方提交的证据之后,直接依据“有效控制”原则进行判决。对此,笔者认为,国际法院有必要在以后的此类案件中进一步发展相关的法律原则,以便能够在法律原则的确定性和维护争端地区稳定的必要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越南学者就南海争端发表了大量论述,学术研究机构也就南海问题围绕与争端相关的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开展研讨。很多观点把中国视为南海争端的主要对手,要通过发掘“历史依据”以证明越南对我南海岛屿拥有主权;有的主张通过国际法、国际机制解决归属问题;也有学者承认中国的法律依据具有“某种”合理性。中越南海争端是利益之争,而非战略对抗。越方也有学者认为要从亚太区域国际关系大背景考察南海争端。从长远和现实看,中越通过谈判途径解决海上争端,在争议解决前维持现状,保持和平稳定,是中越两国基本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由于殖民历史、经济利益等原因,马来西亚与菲律宾围绕沙巴问题在历史上屡屡发生摩擦。该问题已经沉寂多年,但2013年的拉哈达图入侵事件又再次激起沙巴问题。争端对马菲两国以及东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东盟方式"在处理沙巴争端以及类似的东盟内部争端时发挥了一定作用,却也有局限性。本文以沙巴争端为视角,探讨了"东盟方式"在处理东盟内部领土争端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太平洋地区一般指靠近赤道北边和赤道以南的太平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太平洋三大群岛——西南侧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和东侧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绝大部分岛国,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面积为85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100余万。南太平洋地区偏处一隅,与南极洲较近,过去一向被视为世界“最平静”的地区,处于“美苏对抗之外”。但近年来南太平洋地区的形势发展迅速,苏联加紧渗透,美苏之间已开始在这里展开积极争夺。  相似文献   

18.
南海问题与中越关系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月,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再一次声称,"长沙群岛"(即我国南沙群岛)为越南的固有的领土,并列举了一系列所谓"历史依据"。与此同时,越南国内媒体不断发表、刊登越南的历史学家们所拿出的所谓的史实以证明南沙群岛最先由越南人发现并登陆。这表明,自从2007年11月我国政府在我海南省设立行政区划三沙市以来,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仍在愈演愈烈。本文从我国政府在南海设立新的行政区划导致越南强烈反弹着手,从纵深分析越南导演南海问题紧张复杂的实质以及其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尼罗河水争端由来已久,沿岸各国立场迥异。随着尼罗河沿岸各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连年的干旱,尼罗河水争端日趋激烈。特别是2010年肯尼亚等五国签署重新分配尼罗河水份额的协议,更引起了主张维护其历史权利的埃及和苏丹的强烈不满,引发了新一轮的争端。尼罗河水争端的解决有赖于沿岸各国进行直接的协商谈判,各国都应作出一定的妥协,在遵循国际水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追求共同订立全面、公正合理且兼顾各方利益的多边协议;并最终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来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20.
在帝俄晚期,俄国海军在客观地理条件、工业生产能力和国家整体政治经济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下始终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在帝俄时期,俄国海军延续彼得一世以取得出海口为目标的军事战略,但地理条件的制约和工业生产能力的落后直接导致俄国海军在克里米亚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大溃败。日俄战争后俄国海军部提出了规模巨大的海军军备重整计划,但帝俄晚期复杂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限制了海军军备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导致俄国海军与欧美海军强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帝俄晚期俄国海军实力的薄弱导致苏联在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压力下选择进一步压缩海军发展空间以集中力量发展陆军、空军和战略核武器,最终造成苏联整体安全力量的畸形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