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囊虫病     
猪囊虫病是由于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或猪囊虫)寄生在猪或人体的各部肌肉(横纹肌、心肌、隔肌和舌肌)组织内,有时还可寄生在脑子里,所引起的疾病。野猪、狗、猫等动物也能感染猪囊虫。所以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动物病。猪带绦虫病是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引起的疾病。人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的终末宿主,同时又是它的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病患者是猪囊虫病的传染源。由于猪带绦虫病和猪囊虫病在人畜中间循环感  相似文献   

2.
猪囊虫病是由寄生于人小肠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有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市及安徽、江苏、湖南、河南等省北部为高发区,呈地方性流行;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广东等省的部分县(市)也呈区域性流行,而且感染率很高,其他省、区则多为散发。人患猪带绦虫病主要是吃了未加工熟的含有猪囊虫的猪肉或沾有猪囊虫的食物而感染;猪感染猪囊虫是由于吃了猪带绦虫的孕节或虫卵,也就是吃了患猪带绦虫病人粪便污染的饲料、牧草、饮水等,猪带绦虫的孕节或虫卵经消…  相似文献   

3.
猪囊虫病的简易诊断方法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等动物的肌肉和其他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不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而且威胁着人的健康,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该病的诊断方法较多,但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视、听、触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猪带绦虫的抗原特点,囊虫病的免疫机制,免疫诊断技术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猪囊虫病是由猪囊虫(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猪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国内有些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北方地区流行更为广泛。这不仅给养猪事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人民的健康也有一定危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许多猪囊虫病的流行地区,正在大力开展驱绦灭囊的群众运动,并取得了不少成效。  相似文献   

6.
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tenuicolis)是寄生于犬及其它肉食动物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它可以寄生于猪、牛和羊等家畜的肝、肺以及网膜等组织引起细颈囊尾蚴病。本病对任何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染,特别对...  相似文献   

7.
猪囊尾蚴是寄生于人体的带科有钩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则是寄生于犬、狼等动物的带科泡状带绦虫的幼虫。两病的流行范围都很广泛,危害性较大,长期以来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 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猪,也寄生于人。猪是其中间宿主,而人既是其终末宿主,又是中间宿主。本病可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甚至造成死亡。患有囊尾蚴的病猪,轻者需进行无害处理,重者则需销毁,平均以每头猪损失35元计算,流行省份一年损失即达千万元以上,全国累计,每年几达亿元之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济经损失。  相似文献   

8.
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中绦期细颈囊尾蚴寄生在动物脏器内所引起的疾病,多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猪和马等的肝浆膜及肠系膜处,鸡感染此病鲜见报道。1发病情况巴音郭楞州焉耆县某个体养鸡场存栏蛋鸡1300只,为全架笼养,从120日龄上笼至180日龄时,产...  相似文献   

9.
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是预防猪囊虫病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由猪带绦虫六钩蚴重组抗原与ISCOM基质结合而成,目前已进入区域性试验阶段,有望进一步推广应用。为了适应该疫中图分类号 S858.285.9收稿日期 1999-02-01苗扩大生产及确保生产用菌种的稳定性,我们对SOA工程菌进行52代人工传代和不同条件的保存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 SOA工程菌由翟春生等(1997)构建,含猪带绦虫六钩蚴保护性抗原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质粒含氨苄青霉素(Amp)抗性和tac启动子,宿主菌…  相似文献   

10.
棘球蚴(又名包囊虫)系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肝、肺和脾脏,引起棘球蚴病。本病为人畜共患疾病。 丙硫苯咪唑(Acbenzole)为广谱抗蠕虫新药。对猪囊虫及细颈囊尾蚴有杀死能力,国外已有报道。对棘球蚴除英国Morrs等1983年报道有效外,国内尚无报道。我们予1984年6~10月在乾宁种畜场用丙硫苯咪唑对绵羊棘球蚴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11.
囊虫病是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各种家畜或人体各部肌肉和脏器中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但查阅了大量资料,迄今国外尚未见有小灵猫体内寄生囊虫的记载,国内至今也没有这方面的报导。我们于1985年6月在安徽省某小灵猫试养场,首次发现小灵猫体内有囊虫寄生,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鹿的细颈囊尾蚴病一例细颈囊尾蚴是泡状带绦虫的幼虫阶段,呈泡囊状,囊壁乳白色,泡内充满透明液。成虫寄生于食肉兽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猪、羊等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严重感染还可进入胸腔。1995年10月31日,我国突然死亡1只鹿,剖检发现肝和肺表面、...  相似文献   

13.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为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1978年国务院在“全国防止食品污染规划要点”中要求1985年基本消灭猪囊虫病。 根据商业部和河南省科委下达的应用吡喹酮防治猪囊虫病的科研任务,我们从1980年4月至1982年5月进行了吡喹酮治疗猪囊虫病的疗效试验和肉品营养成分分析等试验。  相似文献   

14.
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是寄生于家犬等肉食兽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猪及反刍动物的腹腔脏器上。作者在1985年11月份协助龙泉驿区进行畜禽寄生蠕虫调查时,在2只成年母鸡体内发现有细颈囊尾蚴寄生。  相似文献   

15.
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寄生于猪、牛、羊、马等多种动物和人肌肉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也是我国法定检验的三大寄生虫病(囊虫、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之一。但目前肉品卫生检验实践中只重视囊虫,而对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重视不够,有些地方根本不将住肉孢子虫列入检验项目,对此现象必须加以纠正,以保证肉品符合卫生标准。住肉孢子虫属二宿主寄生虫,寄生于肌细胞内,其终末宿主为猫、犬、狐、狼和人等,中间宿主为草食动物、杂食动物、禽类和啮齿类等。在中间宿主横纹肌内寄生的虫体是一种包囊结构,称为米氏囊。猪和牛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16.
猪脂螨病     
猪脂螨又叫蠕形螨或猪毛囊虫,寄生于猪的皮脂腺或毛囊内,也有寄生于淋巴结的报道。它的全部发育过程均在宿主身上进行。本病的发生系因健畜与患畜或被患畜污染的物体接触而引起。据资料介绍,感染轻微者对猪生长无多大影响,较严重者引起猪发生皮脂腺炎或毛囊  相似文献   

17.
将试验动物牛和猪分为 4 组:A组(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牛组)、B组(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组)、C组(都匀亚洲牛带绦虫感染牛组)及 D组(都匀亚洲牛带绦虫感染猪组)。分别灌喂从江牛带绦虫和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的孕节,并于感染后第67 d剖检,对牛带绦虫人工感染牛、猪的囊尾蚴形态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A组、B组、C组囊尾蚴分布在肝,C组囊尾蚴分布在肝、心、肾及四肢肌肉等;A组、B组囊尾蚴外有少量纤维组织包绕,A组囊尾蚴囊壁向囊腔内突出生长,周围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B组、D组囊尾蚴发生坏死、钙化,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D组肉芽肿形成,B组、D组均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8.
猪囊虫是生猪宰后检验中遇到较多的一种肌肉寄生虫。除误食了有活力的囊虫可使人患绦虫病和囊虫病外,是否还含有对人和动物有害的毒素,国内外文献虽有记载,但说法不一。苏联沃耳费茨教授在《兽医卫生检验》一书中记载:“猪囊尾蚴分泌毒素,在经口服和皮下注射时,对小白鼠有剧毒。”“将肉加热到50℃以上可将之破坏,但冰冻不能破坏。”据此,有关单位曾进行了猪囊虫毒力试验研究工作,各家结论仍不完全一致。为此,我厂于1978年2~8月进行了猪囊虫毒力动物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春夏间,笔者参加了几次猪病的诊疗,通过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观察及剖检验证等,最终确诊为猪肾虫病。猪肾虫病是由猪肾虫寄生于猪的肾及其周围脂肪和与输尿管相通的结缔组织的包囊内等处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猪肾虫又叫有齿冠尾线虫,虫体粗壮、灰褐色,猪只不论大小均可感染,危害较大。患病肥育猪生长迟缓,公猪可失去配种能力,母猪不孕或流产,甚至可造成猪的大批死亡。初期病猪出现皮肤炎症;以后表现为精神欠佳,食欲下降,喜卧,后肢无力,跛行。逐渐贫血,消瘦。检查尿液,如发现虫卵或剖检病猪见肾盂及肾周围脂肪内有虫体,即可确诊。1 诊…  相似文献   

20.
猪肾虫病系由肾虫科的猪肾虫寄生在猪肾脏周围脂肪组织和肝脏等处所引起的一种土源性蠕虫病。常为区域流行,并常造成生猪生长、发育不良,肥育受阻,母猪生产性能和利用率降低,甚或引起大批死亡。对发展养猪生产工作威胁巨大,应积极进行防治和消灭,以促进养猪事业的迅速发展。 我省猪肾虫最早由赵辉元于1948年在安顺的猪体内发现,1961年我所在贵阳市郊沙子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