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无尽的思念     
时间如光似电.不知不觉又到了8月份、当我顺手撕去7月份最后一页日历时,一张去年8月13日的旧日历蓦然映入我的眼帘。上面一行字更是赫然写道:“这天是柏林叔叔的忌日,悼念!悼念!!悼念!!!”。显然,这是儿子放的。什么时间放的?儿子告诉我,新台历买来的第一天,他就将这页日历夹到里面去了。  相似文献   

2.
陈大超 《党课》2013,(6):74-75
在校读书的时候,我日记本后面的“好友通讯录”,写了一页又一页,每一页都写得满满的,而且还要加页。但是现在呢,能经常来往的、有话可说的、可以作为知心朋友的,连半页都写不了。有意思的是,这些最终留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平时不喜欢恭维我的朋友。呵,幸亏那时候没把他们的名字从我心里划掉。  相似文献   

3.
人生是一本日历,每一页都印记着自己清晰可辨的足迹。为一位老将军立传,记下“那座城,那条江,那个人……”沿着作者的笔迹我们寻找着这位将军的足迹。 青年作家钟兆云的新作《戎马征尘天地间——何廷一将军》(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版)就是这样一本特别的书。说它特别是因为:  相似文献   

4.
1.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3.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4.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5.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6.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7.生活若剥去理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相似文献   

5.
日历随想     
岁月撕下旧日历的最后一页,时间又把新日历挂在人们的眼前。 日历,你是无言的使者,把时间的信息传达给人们;日历,你是忠实的导游,把未来的道路告诉人们,面对着张张日历,我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在翻动的日历中 ,我看见你我感到我不均匀的喘息和不均匀的血管搏动离你不远离被你照亮的景物不远。那些更为明亮的啊感动一个人 ,乃至人类一页日历 ,彩色的或不彩色的印刷品 ,摆在你面前让你轻轻地读出1997年7月1日一串普通的数字一页历史中的一天一个平常的日子一滴难言的心情就像改正了一个写错的汉字我们把这一天认真地从日历上刻写在人们的心头让能看见的看见 ,让能记住的记住 ;一个日子辉映了一段历史 ;一个日子让众生抚慰隐痛的伤口 ;一个日子成为一段音乐 ;成为更深更隐秘的事物它流入了我们的血液像一只手…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1,(4)
每隔24小时,明天便悄悄地变成了今天,今天又悄悄地变成了昨天。所以,人们常说:没有昨天便没有今天、明天。可是,笔者在发行《党史月刊》时,竟遇上了三两个“今日派”、“明日派”的代表者,堂而皇之地要我去找“昨日派”。说什么:昨天、今天、明天,井水下犯河水,写昨天的书,要找爱昨天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呗。  相似文献   

8.
孟盛 《廉政瞭望》2005,(12):50-53
撕下2005年最后一页日历,岁暮回首,《廉政瞭望》“人生”栏目默默陪伴着读者,又一个四季。  相似文献   

9.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10.
青藤     
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周长山便轻轻地翻开一页日历,俄而,像每一个平常的早晨,走向这家鸟儿啁啾的果林,或走向那家青藤架起大伞的葡萄园。 老周从新民市金五台子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休后,没觉得有什么失落感,倒是觉着手里有了大把的日子,忽然成了时光的富翁。他有一手栽培葡萄的绝活儿,正可老有所为。  相似文献   

11.
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即将掀过最后几页日历的时候,三河供电人以年度购售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的佳绩,向三河的父老们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为2006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而苦难无疑是人生中最苦的那味药。时间的装订线穿过无数个日与夜,串联起不断轮回的春夏秋冬,于是我们拥有了一本日历。日子一天天地过,我们也一天天地撕去那挂在门后的日历。理解苦难的人每天怀着烈焰般的激情,用坚定不移的心撕去那注定辉煌的一页;而排斥苦难的人则是朦胧着睡眼,恍恍惚惚地随手撕去,这日历对他们来说终将成为一次次无意义的消逝的小碎片。  相似文献   

13.
感悟岁末     
尘世茫茫,往事如烟,眨眼已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寒风中赶路的我,回到自己的巢穴,注目日历的最后一页,难免感慨万千…… 岁月是无情的,光阴的年轮,带薄了翻飞的日历。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岁月以绝不变更的速度,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多少个世纪在人们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岁月又是有情的,人们在欢笑喧闹中送走一个又一个岁末,在企盼祝福中迎接每一个新年。然而,谁又能知道来年里,自己将遇到多大的风浪与暗礁。工作的重担、家庭的  相似文献   

14.
他人无错     
鲍河扬 《廉政瞭望》2011,(24):37-37
我的一位朋友要我写一幅鼓励他孩子上进的字,我的书法很平常,只是朋友喜欢我的语言。这难为了我,不能用现成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更不能“难得糊涂”,于是我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写下“他人无错”。朋友看后茫然,我便与他细说这几个字。  相似文献   

15.
正出生于1961年的我,到了55岁的年龄,不是小孩子了,也许是自幼生活在边塞的缘故,现在依然像小孩子一样喜欢新年。那时候,我爱新年的新日历,我爱新年的新春联;我爱新年的鞭炮声,我爱新年的团圆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个新年,都是一道不同的风景。戈壁建起了小城镇,柏油路修到了门口,荒地修建了广场公园,生活指  相似文献   

16.
感悟岁末     
正尘世茫茫,往事如烟,眨眼已是一年的最后日子。寒风中赶路的我,回到自己的巢穴,注目日历最后的一页,难免感慨万千……岁月是无情的,光阴的年轮,带走了翻飞的日  相似文献   

17.
作为组织战线上的一个老战士,《党员干部之友》出刊百期,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对《党员干部之友》顺利出刊100期表示诚挚的祝贺! 对《党员干部之友》,过去是非常熟悉的,从心里也非常喜欢它。现在呢,还经常想着它,有时也翻翻看看,更加喜欢它。通过翻翻、看看、想一想,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党员干部之友》越办越好,越办越漂亮,越办特色越突出。一是“党”的特色更为突出。每一  相似文献   

18.
婆婆丁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叫蒲公英,但母亲喜欢叫它“婆婆丁”。童年的记忆里,乍暖还寒的春天,婆婆丁在贫瘠的田地里生长,田地里采摘婆婆丁的人如点点繁星,不停地弯腰走动,把寻到的每一棵婆婆丁采到竹篮里。我们家孩子多,家境不好,跟随母亲采摘婆婆丁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母亲说,每采到一棵,都要在心里对它说一声“谢谢”,因为它是上天对穷苦百姓的恩赐。回到家,母亲把绿油油的婆婆丁淘洗干净,洗去泥土的婆婆丁泛出青绿透亮的颜色,母亲在上面拌上面粉,放到锅里蒸,半个小时后就熟了。每次蒸婆婆丁,全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哥哥忙着捣蒜泥,妹妹忙着剥葱,我喜欢端一把盛着豆油的勺子,在火上燎烤,看着油泛起泡沫,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真有馋涎欲滴的感觉。母亲把烤好的热油均匀地浇在婆婆丁上,再把蒜泥倒进去,和着盐、葱、姜等调料搅拌,一盆香辣可口的美味佳肴便做好了。  相似文献   

19.
宋朝才子、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座右铭是“一日不读书,我就不能活下去”。但凡名人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有一种大手笔、大气概。我也喜欢读书,也喜欢在闲暇无聊时像鲁迅先生那样“随便翻翻”,但却真不敢自诩为“知识分子”。有时,坐在书卷成堆的“惠涵书屋”里,手捧书香郁郁的书籍,顿时忘却了世事的喧嚣。仔细想想,我何尝不是把身心都托付给了读书呢?于是,想起我和读书有个约定……  相似文献   

20.
腊八那天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曲周县工作,难忘那一年的腊八。1942年1月23日,我和曲周县五区文教助理樊生华查看侯村一带抗日小学,傍晚在高固村分手时,他邀我说“:明天腊八,到我家去喝腊八粥吧?”我谢绝说:“不打扰了,我还是住阴庄。”“那就明天上午在吕洞固碰头?”“好”。樊生华家住侯村。阴庄位于侯村东三里地,是个小村,我这次来五区已在那住了两天了,县政府也知道,有事好联系;还有一层,侯村是个集镇,村大人多,情况比较复杂,不如小村安全。阴庄村长是早已熟识的干部,我一回到房东家里,他就去看我问明天还怎么活动,我告他说明天去吕洞固,区上樊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