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许多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主要想从哲学史的角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角度,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这个问题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与一切非科学的哲学的根本区别,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和前途,因此不能不说清楚。  相似文献   

2.
全面系统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是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近来在全国不少报刊杂志就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讨论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3.
科学价值问题研究是刚刚开辟出来的一个崭新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刻,正确地理解和全面地实现科学的社会价值问题,对于我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也是一个民族性的课题,不仅是一个长远的普遍性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特殊性问题。现将讨论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雷小兆 《学习月刊》2010,(14):6-6,30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学中永恒的主题”,它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不断深入.效率与公平问题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社会和理论界所讨论的热点问题。对此,国内外经济学界从各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立法与改革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过往的研究把二者的关系归结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而得出改革在先、立法在后或立法在先、改革在后的简单结论,与改革的实际不符,与法制理念也不符,进而失去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走入循环讨论的困境。从改革的层次性与法律的层次性理论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可以突破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6.
正素质教育,作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从提出到成长为一个全民性的话题,坎坎坷坷,已经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范围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和各大媒体上开展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使素质教育再次成为一个高频词汇。可是,这样一个与国家和个人休戚相关的教育实践,这样一个经社会反复讨论在思想上形成共识的教育理念,为什么推行起来这么难?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理论界关于“国学”的讨论,吸引了不少的学者,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一定关注,“国学”的研究和讨论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在国学的讨论中,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现综述如下: 一、是否存在“国学热” 一种意见认为,“国学热”是被“炒”起来的,应当降温。有的学者指出,80  相似文献   

8.
我们切实感到,重庆市委市政府开展重庆人文精神研讨非常必要、非常重要。重庆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文底蕴丰厚。巴渝文化积淀深厚,三峡文化独具特色,抗战文化影响广泛,但如何在与时代结合、与城市精神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并大力弘扬,确实需要研究、讨论。重庆是一个崭新的直辖市,需要树立重庆人文精神、塑造重庆直辖市形象,进而促进重庆的新发展、新跨越。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是找到了突破口、抓住了牛鼻子,是高瞻远瞩之举,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行政美学概念的产生,是西学输入中国进而改造和整合中学的结果;作为一种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学问,行政美学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体现了鲜明的美学特性,从美学的角度探究和理解行政活动是行政实践和行政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学术界对于行政美学的研究尚在讨论和摸索中;行政美学的研究不仅是要发现行政活动的主观和客观的审美关系,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人的审美体验塑造和改善行政活动,以促进行政活动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行政美学”研究不应只是单纯地构建一个封闭的学科体系或思想逻辑,而应将其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社会形态问题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也产生了不少争议和分歧。笔者将针对其中的一些争议和分歧,论证社会形态演替是一个由基本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般进程与具体道路的辩证统一。社会形态的划分包括内部的结构层次与外部的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11.
江亢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且身份复杂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尽管如此,他的思想与活动对晚清民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动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江亢虎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考虑到他这一时期一直致力于推动的"新民主主义和新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思想理论,因此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进行讨论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为马哲)相继出现了从实践标准问题、到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再到主体性问题、然后又到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每一次讨论都推动了马哲研究的深入。进入新世纪以来,马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不再是一个热点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北京党史》2009,(2):24-24
结合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讨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是一个大课题,也是党史研究领域的拓宽和深入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执政党,衡量它的水平和成熟与否,不仅要看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策略,而且要看他的文化策略,看它对民族传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此,本刊编辑部举办了“党的十八大与中共党史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邀请了部分从事党史、党建研究的专家学者畅谈学习体会,以期在新形势下把党史研究工作推向深入。现将部分讨论发言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职称是一个人达到某种学术水平的标志,是社会对其学术或技术水平的认可。渴求一个满意的、名符其实的职称,是我国知识分子人生追求中的重要目标。因而,如何深化职称改革,是广大知识分子关心的热门话题。《光明日报》1994年9月开辟“职称问题讨论”专栏后,读者反应强烈,许多人就职称改革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将这一讨论结合其他关于职称改革方面的研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6.
强国的制度框架和思想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大国崛起”这一主题,或者说在讨论更有现实意义的“中国的崛起”主题时,我们不能不梳理大国崛起的核心概念,回顾制度与观念在现代世界历史中的巨大影响,充分认识一个国家立国理念和基本制度作为崛起的基本条件对崛起的直接推动作用。现在,已经很难溯源是谁在中文研究文献中首先提出并科学利用“崛起”这一概念。不过,阎学通博士无疑是最早和最著名的一位。早在1995年,他就开始注意中国崛起的安全环境,对“崛起”曾经有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崛起是指新兴大国实力与其他强国的差距迅速缩小,或超过其他强国”。崛起又常常与大国或强国…  相似文献   

17.
实践逻辑下的社会资本产生——浅读布迪厄《实践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艳 《世纪桥》2007,(5):40-40,42
习性、资本和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用以探讨社会实践的逻辑,并给与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本文重点分析了《实践感》的研究方法、主旨与结构,并讨论了一个关键性的议题:实践逻辑下的社会资本的产生。最后联系社会资本在中国研究中的实际,结合布迪厄的理论得以启发。  相似文献   

18.
关于媒体网站的建设,近年来的研究、讨论已经很多了。但是,多数讨论只是把媒体网站作为一种媒体来考察,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媒体网站是以新闻传播为主要目标,但如果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内容的制作方面,媒体网站的发展常常会受到限制。本文的意图,是把媒体网站作为一个企业看待,以整合营销的基本理论作为一种研究的框架,并以此角度探讨媒体网站品牌建设的途径。网络世界究竟有没有品牌?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虽然在网络世界里只需鼠标一点,就可从一个网站转到另一个网站,但是,从现实来看,大部分人的访  相似文献   

19.
读了吉彦波同志《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具有统一性》(见《理论学刊》1992年第5期。以下简称吉文)一文之后。首先获得的一个启发是:哲学提供的方法也是自身发展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哲学研究哲学”构成了哲学理论活动的一个特点。吉彦波同志根据矛盾观点的全面性要求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这一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吉文在分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时,又确实存在一些我们所不能同意的观点,现就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吉彦波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监督与权力的话题,刊头报端的讨论已有不少,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只、是这个话题的一个方面,即“权力需要监督”。这一论述自然非常正确,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凡有识之士皆不会与之唱反调。不过。笔者现在想谈的是“监督与权力”这一话题的另一方面,即“监督也需要权力”(这里特指公民的监督),实践证明,没有权力的监督只能是一个空洞的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