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嫌疑人多具有特殊的社会身份,以公司、企业为掩护进行贷款诈骗活动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政策的不断理顺、调整,各商业银行逐步确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管理的经营思想,将贷款审批权限逐级上收,并建立了相关审查责任制,贷款的发放愈加严格。但由于犯罪分子多具有一定的社会身份,挂有厂长、经理的名头,甚至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企业家等一系列政治荣誉,他们依靠手中的经济实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企业公司需要引进项目寻求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金融诈骗犯罪的起伏律金融诈骗犯罪起伏演绎的梗概金融诈骗犯罪在我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起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体系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组织的,国有银行是唯一的金融机构,资金的流动完全遵照国  相似文献   

3.
贷款业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项基本业务,在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贷款也是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企业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对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再上档次等活动,也须借助于银行的贷款作为资金来源。因此,贷款在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贷款投放会产生积极有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之,则不但不能产生预期的效益,而且可能甚至连贷款本金也无法收回。为了保证银行贷款能产生好的效益,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国家在相应的金融法律、法规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浅析集资诈骗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康  职国盛 《犯罪研究》2001,(3):33-35,50
售资诈骗犯罪是金融犯罪的一个种类,集资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的主要特征是:客体是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而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旸 《法制与社会》2014,(34):263-264,266
破财消灾式的低水平诈骗是近些年来诈骗犯罪的新兴形式。这种犯罪主要针对中老年人,不仅对公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更因其较大的涉案金额给被害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本文旨在分析此种诈骗形式的特点、成因,进而总结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贷款诈骗作为金融犯罪的常规表现形式,由于贷款方式的不同,在犯罪认定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非法占有目的”是认定贷款诈骗的必要条件,在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条件下判断的依据各有侧重。客观方面的具体犯罪行为诸如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擅自改变贷款用途、项目申请贷款及瑕疵担保在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情况下也具有不同的刑法评论结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发展趋势犯罪活动范围扩大,危害升级从福建情况看,不法分子原来相对固定于某一区域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随着省内加大打击力度,犯罪分子四散流窜,侵害对象范围和作案区域发生变化,呈现出三个新动向:一是由重点整治区域向周边蔓延;二是由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西部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蔓延。近年来东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诈骗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笔者结合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诈骗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诈骗犯罪的类型及被害人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践中,单位贷款诈骗行为在数额、造成的损失及对金融秩序和国家贷款管理制度的危害远远大于自然人贷款诈骗行为,但我国刑法并未将其规定为犯罪,依据罪刑法定原则,当前对此行为无法进行刑事制裁。建议尽快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补充规定单位贷款诈骗罪。  相似文献   

10.
电信诈骗的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诈骗由于其诈骗手段多样化、作案手段隐蔽化、作案技术科技化使得其并未能得到有效抑制,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本文对电信诈骗的特点、防范与打击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依托于网络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而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给这场变革提出了全方位,不容忽视的挑战。本文仅仅针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犯罪的新特征,种类,犯罪构成,未完成形态及危害结果等方面立足于刑法学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有用于刑法理论的研究,有用于司法实践……计算机网络无疑是当今世界最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之一。它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为全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在这个空间里也有它的黑暗的一面,网络诈骗犯罪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崔国栋 《法制与社会》2010,(18):189-190
由于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便利性,近年来,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化通信工具实施诈骗的现象日益突出。检察机关针对网络诈骗作案特点,积极应对,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力度。本文针对利用手机进行诈骗犯罪的新特征,种类,犯罪构成,完成形态及危害结果等方面立足于刑法学的立场提出了相关见解,以期有利于刑法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司法实践中,贷款诈骗、骗取贷款的案件逐年增多,但对于两罪如何进行法律适用,仍具有一定复杂性。文章从犯罪构成要件入手,通过分析具体行为,结合相关理论学说,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贷款人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提出建立贷款诈骗与骗取贷款的审理步骤,明晰此类犯罪的认定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处于一个新的转型和发展的时期.然而,伴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推进以及金融职能的扩大,金融犯罪也更趋严重,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日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理的一系列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实施票据诈骗,犯罪金额高达三亿余元的重特大案件,十分典型地反映出近期金融诈骗犯罪的一些新特点,反映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和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保险诈骗犯罪定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探讨了保险诈骗犯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 ;保险诈骗犯罪与普通诈骗罪、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占为己有犯罪等相关犯罪的界限 ;保险诈骗罪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之间的牵连关系及罪数问题 ;还探讨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共同犯罪的罪名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均涉及保险诈骗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共同犯罪等定性问题 ,对深化该罪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志福 《法制与社会》2012,(33):188-189
伴随着信用卡功能的不断拓展以及广泛的普及,信用卡改变了传统的消费、交易方式,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重要的金融工具。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信用卡数量激增,但是在信用卡业务迅猛扩张的同时,由于相应的法制、信用体系还不完善,导致信用卡诈骗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据估计,信用卡每年给国家造成的损失达上亿元。而信用卡诈骗犯罪又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存在多种诱因,很大程度上难以有效地遏制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发生,因此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与措施有其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办理高利贷诈骗案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办案实际,在分析高利贷诈骗犯罪案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新型高利贷诈骗犯罪案件的特征一是犯罪主体具有特定性。为牟取暴利,不法典当行、寄售行召集并指使黄牛采用欺骗、隐瞒借贷风险等方式诱骗社会闲散青年借高利贷、签署书面借款额为实际借款额一倍至数倍不等的高息借款合同。二是受害  相似文献   

18.
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我国刑法却未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构成贷款诈骗罪,使得在司法实践中不能依法对单位的这种行为定罪处罚。司法实践中将该种行为作为合同诈骗罪定罪量刑,于法无据,违背了我国法治的基本原则。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应对单位贷款诈骗行为定罪。  相似文献   

19.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犯罪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萍 《犯罪研究》2000,(3):9-11,4
“银行承兑汇票”是国家法定的金融票据之一,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弱点。本文在阐述“银行承兑汇票”特点,分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杜绝此类犯罪的四项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20.
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是银行安装的方便客户使用银行卡取款的一种电子装置,中文名为自动柜员机,俗称自动取款机,其基本功能为转账、存款、取款、查询余额、更改密码等。随着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的迅速发展。ATM已迅速普及。由于ATM具有的自动存取款功能和无人值守这一使用环境,因而成为犯罪分子新的作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