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新的方式,一方面影响着社会政治生活,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利、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政治参与本身的特点,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出现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状态等。因此有必要从提高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拓展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入手,对这一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加以管理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它有助于人们及时表达政治见解,释放,情感情绪;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调整政策,化解矛盾,从而实现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但是,网络政治参与也对我溺的民主机制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趋利避害,保诞杜会的政治稳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渠道与效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农民在我国是人数最多的群体,由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农民的特殊政治参与方式。表现在政治渠道的选择上就是:如果政治体系提供的参与渠道由于不畅或完全堵塞而不能满足他们的参与要求,农民会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其它效用度比较高的渠道去参与政治生活。考察分析农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对我们改进政府机关工作模式,建立有效的社会协商对话机制,从而保持农村政治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程。在日益丰富的政治参与研究中,一直缺失针对民众政治参与观念的系统研究,且不了解民众对于政治参与的理解、情感和认同倾向。文章从认知、情感和认同等三个维度,系统构建中国民众政治参与观的概念框架与测量工具,并利用系统性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在参与认知方面,与研究者主要从民众影响政府决策角度的界定不同,民众多从其与政府互动的双重视角理解政治参与;在参与情感方面,民众的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都偏低;在参与认同方面,对公民行动、接触型参与和沟通型参与的认同度较高,但对抗争型参与的认同度较低。借助潜在剖面分析方法,验证了民众参与观类型学的理论模型,发现同时存在“传统臣民”“依附主义者”“潜在抗争者”“准公民”“模范公民”等五种观念类型。总体而言,参与型文化正在中国民众中形成,但与政治参与观发展的理想状态仍有落差。这些研究发现,对于进一步探索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观、推动政治行为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出现并不断扩大,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形态主要有网络舆论、网络社团、网络政治人及其精英等,广泛的网络政治参与对廉洁政府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首先,网络政治参与克服了传统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中的弱点,为监督机构充分履行遏制腐败的责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监督形式。其次,网络政治参与简化了反腐程序,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改善了整个社会反腐的文化观念氛围。最后,网络政治参与为人民参政议政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促进了廉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猛发展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化程度的发展对于民主政治的推进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和动力,其中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又以信息化的发展为依托。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网络民主"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通过新型媒介进行政治沟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试论网络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军  姜帅 《美中公共管理》2005,2(11):38-41,67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对公民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开辟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范式,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发挥了公民参政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同时,互联网也可能导致政治参与的“参与爆炸”,导致非法政治参与的扩大和非理性参与的负面影响。把握网络给政治参与提供的契机,清醒地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中积极引导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要求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民众的参与权利,还要求民众具备积极的参与意愿。只有这样,民主制度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传统上,受"臣民意识"影响,中国民众是依附于传统权威的,缺乏参与机会和意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民众的政治参与机会越来越多,这必然要求民众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从机会和意愿两个维度对民众政治参与认知状况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参与机会的增加并不能等同于民众参与意愿的增强。这表明,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不仅要完善相关制度,还要培养民众的参与意识,促进现代公民成长。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从构建公众社会话语权、培养公众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公共领域、发挥舆论监督等方面,有效促进了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的建设。然而,由于民生新闻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缺陷和定位偏差,过度的和缺乏引导的民生新闻将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冲击。因此,在完善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还需要客观理性分析民生新闻在引导公众政治参与中的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探讨民生新闻和公众政治参与两者优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应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其主要路径如下:提高农民政治素质,为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准备主体条件;拓宽制度化参与渠道,为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制度环境;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为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夯实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成本和收益是影响民众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将降低民众政治参与的社会化成本和活动成本。网络信息技术也将使民众的利益要求得以便捷地输入政治体系,而电子政府则使民众利益要求得到保障。在良性互动过程中,民众的政治效能感、政治信赖感和政治责任感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政治: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对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具有直接现实性、平等参与性、快捷时效性三大基本特点;是执政党展示政党形象的新舞台,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新特征,是反映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平台.网络政治参与需要公共理性,加强法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应把握网络政治参与提供的契机,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制度,民主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而我们党自革命时期就开始推行的群众路线,正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政治权利。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不仅扩大了民众政治参与的主体,推进了民众政治参与的规范性,并增强其有效性,从而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水平,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序、规范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参与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便捷途径和重要手段,但由于互联网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质,其互为主体性、跨地域性、去中心化和去时间性等特质造就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独特功能。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会转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突发事件有可能催生现实中的公共危机,导致人民内部矛盾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国内问题转化为国际问题。同时,某些国际问题会衍变为国内问题。因此,目前中国的网络参与风险与政治稳定息息相关,只有深入剖析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转变治理结构,才能构建有效的政治稳定机制,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相似文献   

15.
民生政治参与与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固然面临诸多难题,但是从深层次讲,政治文化转型滞后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在当下中国,政治参与是促进政治文化转型的更有效路径。因此,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积极推动政治参与。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满足和维护,又直接影响着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提升和政治体制的优化。因此,以民生为直接指向的政治参与模式具有充足的动力源泉。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而言,民生政治参与的作用是显见的。"政治参与的有效方式→民生政治参与→政治文化转型→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逻辑关联和发展路径启示人们:树立民生执政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以制度化的方式来积极拓展参与的渠道和空间、促进民生政治参与的技术提升,是当前以民生政治参与模式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有效突破口的理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向人类政治生活领域的渗透,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勃然兴起,它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待这个问题,既不能一味地鼓励推崇或放任自流,也不能简单地强调限制和管控,而应通过规范政治参与行为、拓展电子政务平台、筑牢网络舆论宣传主阵地、健全政府与网民的有效沟通机制等举措,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民主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祥 《行政论坛》2009,16(1):84-86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网络空间的出现及其发展,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时空界限,为政治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宽敞的渠道,为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未来政治参与的结构和模式.网络技术在推进政治参与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因而分析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王文彦  魏法谱 《学理论》2011,(13):33-35
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是民主政治的成功实践。民众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边区政府为推进政治参与,采取了许多措施,极大促进了陕甘宁边区民众的政治参与。边区的政治参与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广泛性、制度性、平等性。  相似文献   

19.
政声与民意沟通的渠道很多,然传统渠道或容易受到非正常因素干扰,或受时空条件制约,效率低,速度慢,既制约民众参政权和议政权的行使,也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微博、博客、网站等为主要形式的自媒体形式,为民意和政声的动态沟通提供了新型而高效的平台。推进政治民主进程,沟通民意政声,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也要对其予以有效规范和管理,构建起成熟而有效的"无障碍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群体性政治参与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群体性政治参与是社会利益群体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社会组织或以临时集结的方式进行的政治参与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经济领域的改革所推动,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全局性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体性政治参与体现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扩展,二是群体性政治参与行为的大幅增加。新时期影响群体性政治参与的因素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触发了社会公众利益表达的愿望和政治参与的热情。现有的公民团体和社团组织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渠道,但人们对这些组织化渠道的利用还并不充分。我国群体性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既离不开社会层面的组织建构和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制度创新和供给,即以制度化的方式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其积极效能,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