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台湾地区的“精省”工程改革,使得台湾省的地位、组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由原来的地方自治团体性质的公法人变成了不具有地方自治团体性质的公法人。省虽然不再是地方自治团体,但仍具有地方制度层级的地位。较之台湾省在1997年“精省”工程改革后才被虚级化,福建省则早巳被虚置,所以虽经1997年“精省”工程改革,福建省的地位仍不受影响。精省”工程改革对台湾纵向行政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快速反应机制是动态社会环境下,提高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的有效形式。“110”建设成为全面带动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它完善了快速反应的指挥系统,把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3.
“礼治”是自西汉武帝之后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基本治国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德主刑辅”、“明德慎罚”和“礼法并用”。在一定程度上,“礼治”表现出尊重人的主体性及人的生命的人文主义特征和某种近代刑法原则的意味。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开明君主时期的“礼治”,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法治”。“法治”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民众痛苦、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积极作用,而且因自身治国理政和刑制的独特优势在人类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拒腐防变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也关系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进步,还关系着党员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明白人”;坚持秉公用权,做一个兢兢业业的“老实人”;纯洁个人交往,做一个清清醒醒的“社会人”;倡导以俭养德,做一个坦坦荡荡的“正直人”;加强监督制约,做一个自觉接受监督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关于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思考的教学活动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就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是导致个人发展的"变化过程"。教育应突破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过程由教师简单地传授、学生被动地吸收变成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教育。教育、教学必然要遵循人类知识创新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潜能开发、智能培养,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互动的思考过程,它恰似一个攒"雪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迫切需要我们搞清"人""本"的含义,进而追索人的根本利益所在究竟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人的幸福为本。在当下以人的幸福为本具有普世性、特殊性、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尊重,表现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和宇宙关怀,其中渗透了一种能近取譬、将心比心的精神境界,就是消除物我、内外界限的和谐之美的一种审美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合为一体,从而体验到人的生命的真正价值,建立内外和谐的人格。而和谐人格的实现,需要在“乐”的境界中达到,实现有机体的动态平衡和自我发展与超越,把自己培养成具备和谐人格的现代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8.
属于个人的日常生活领域的服装,在"文革"时期的泛政治化环境下,消解了生活形态上的差异,呈现出高度同一化的特征,这是政治意识形态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浸入。这使得个人领域变成区分政治和阶级立场的公共领域,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教化和整合。  相似文献   

9.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规定,"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品"受到侵害,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比较法上,特定情形下侵害财产权益所致精神损害可适用金钱赔偿。传统民法认为,"人"是抽象的主体,"物"是满足"人"的社会经济生活需要的客体,"物"的侵害并不导致"人"的精神损害。随着民法中形式的"人"到实质的"人"之转变,"物"与"人"之间关系的个殊性受到关注。对"物"的侵害,将侵害"人"在"物"上所体现的意志,精神损害源于对"人"在"物"上的精神利益之侵害。法律中明确规定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财产权益侵害之类型存在不足,概括规定"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品"受到侵害可获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发展先进生产力要十分重视人的决定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 ;实践党的宗旨要以满足最大多数人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公安部刑侦局试图通过转变侦查模式来解决破案率偏低和破案成本偏高的问题 ,将“从案到人”侦查模式过渡到“从人到案”侦查模式。不少侦查部门因此认为“从人到案”是一种高于“从案到人”的新型侦查模式。事实上 ,“从人到案”不是新型的侦查模式 ,给“从人到案”模式定指标更不合理 ;“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也没有过时 ,两种侦查模式有各自的适应性。侦查实践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何种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育无“人”、校园无“人”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校园无“人”是因为校园人已被异化为“物”,因而教育也异化为物化教育。物化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于对人之价值和意义的忽视,而缺乏人文关照的校园文化是不能担当起其应有之历史重任的。21世纪,关注人,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将成为教育的主题,而倡导“人”文化也必将成为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之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3.
谢娜 《人事天地》2007,(11):40-40
从选秀起家,谢娜由一个纯真的川中少女,变成青春活力的娱乐主持人。对当初努力寻找机会的过程,她始终未忘。  相似文献   

14.
“山寨经济”的出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山寨经济”正在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甚至成为一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寨经济”的存在有着深层次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搭建“四位一体”平台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山寨经济”造福民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成长和完善。假设只追求器物形态的发展和拥有,繁华的都市里行走的尽是丧失精神家园的"游魂",那么,这样的发展再光鲜也是没有意义的。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现代发展和人的精神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正在重新找回对自己历史文化的温情、敬意和自信。中华文化的前景是灿烂的,两岸人民的福祉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论坛》2003,(8):17-18
中共中央印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这就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信念,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难"的文化根源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青 《理论前沿》2006,(22):22-23
“两个凡是”作为一种精神枷锁对人的束缚,是造成“实事求是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探索“两个凡是”形成的思想轨迹,分析其发生作用的机制,从文化根源的角度来解决“实事求是难”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文化课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时代的产物,是与现代性问题紧密相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反现代性的现代性",是在批判现代性中重建现代性的,而现代性的批判与现代性的重建都是立足于"共同体"角度的。马克思批判现代性就是要立足于批判"冒充共同体"(包括货币、资本抽象共同体与国家虚幻共同体等)对于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重建现代性就是要立足于重建"真正共同体",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古罗马法学家在民商事契约领域精心构建了一个"权利义务"的话语体系。与之相比,在古中国的民商事契约领域,官府与民间形成了一个有关"公平"的话语体系。当带着古罗马契约文化基因的西方民商事契约制度与理念被移植到中国时,成长于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中国人觉得陌生。所以,如果在立法中完全移植西方的民商事契约制度,在实践操作中会使普通民众遇到意识上的障碍。通过对古中国与古罗马两种话语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两国在民商事契约实践当中追寻的目的是同一的,即保障契约的顺利实施。所以,透过不同话语体系的外衣来分析其本质内涵,这是当前发掘法治"本土化"资源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牧童经济”就像牧童放牧,只管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大批的羊群在一处进食,很快就会把资源消耗完。现在人们像牧童放牧一样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无限制地对地球进行索取,索取的同时产生大量废物,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宇宙飞船经济”不同于“牧童经济”。科学家在设计宇宙飞船时,非常珍惜飞船空间,在飞船中几乎没有一点废物,即使是乘客的排泄物也要经过处理变成水、氧气和盐回收再利用,从而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这种如同宇宙飞船一样没有污染和浪费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