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林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协调机制,妥善处理行政纠纷,努力促成“官民”和谐。从去年至今年8月底,该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7件,通过协调机制解决9件,占结案的65.7%,协调处理案件的服判息诉率达100%,没有出现案件上诉、上访与缠诉等现象,实现了群众满意、执法机关满意、党委政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法院受理的案件迅速增长,为了防止缠诉、滥诉案件的发生,我国有必要制定法规,让败诉方承担对方律师费.当然败诉方承担对方律师费必须符合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法院受理的案件迅速增长,为了防止缠诉、滥诉案件的发生,我国有必要制定法规,让败诉方承担对方律师费。当然败诉方承担对方律师费必须符合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4.
2014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在国启动涉诉信访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对300余件涉诉信访案件展开质量评查,并将根据评查结果终结化解一批长期缠访闹访案件,  相似文献   

5.
在申诉复查工作中,如果遇到申诉人缠诉的案件,往往让办案人员头疼不已。那么,有没有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这种比较棘手的问题呢?近几年,根据缠诉的不同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摸索出了五种“解缠”办法,积极稳妥地处理了18起缠诉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申诉老案,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经济纠纷案件中,较多地存在一方当事人无理缠诉,甚至故意缠诉,借以达到拖延履行法律或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已有的防止无理缠诉的法律手段如:判败诉方承担诉讼费、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等方式已达不到遏制无理缠诉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这种以诉讼方式进行侵权的行为及其责任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以便有效地制止这种不法行为,促使当事人履行经济合同的主动性,并可以达到减少诉讼的目的.一、诉讼侵权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其形式诉讼侵权行为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违法起诉他人引起诉讼活动,或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为制造障碍,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经济申诉案件的审理中,存在一批长期缠诉的当事人。案件发生法律效力后,他们往往从区县法院一直申诉到中级法院,并有继续申诉下去的趋势。细察案情,说他们无理缠诉是不够妥当的,他们都有这样或那样一些理由,但这些理由又不足以使案件提起再审、改判。对这些申诉案件当事人做一般的息诉工作又很难奏效。我们认为,这同法院处理申诉案件的法律手段有限、调节方法单一有关。法院审理申诉案件,只有提起再审、驳回申诉、申诉人撤诉等几种方法,对申诉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不是需要提起再审改判的话,一般都不重新处理,只是内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于是,这类当事人四方申诉,到处告状,很难使他们服判息诉,有的还成为不安定因素。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告诉申诉审判庭针对申诉案件审理中出现的这类问题,不断改革审判活动方式,近几年摸索实行了一套申诉阶段执行和解的方法,对这类持有一些理由长期缠诉的当事人服判息诉起到了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07,(4):11-13
所谓信访听证,就是指有信访职能的国家机关在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为了了解信访案件的真实情况.及时有效地正确解决信访案件,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和有关负有承办信访案件的职能部门质证的程序。在社会转型时期信访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矛盾、新问题,出现了一些缠诉、缠访的“信访老户”,为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信访听证作为一种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故意轻伤害案件是司法实践中多发而极易引起缠诉,上访的轻罪刑事案件,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刑事诉讼法》规定此类案件在处理机制上公诉与自诉并存,在司法实践中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在实践中这种处理机制既致使司法成本加大,诉讼流程冗长.也导致公安机关未能很好重视证据的收集,致使缠诉的发生等等,从而影响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江苏 《法制与社会》2012,(32):157-158
目前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涉诉信访案件依然居高不下,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缠访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如何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涉诉信访案件,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顺利健康发展,是人民法院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本文结合法院工作实践,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黄龙县交通管理大队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黄龙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和谐平安、文明畅道的道路交通环境为主线,以事故预防为重点,积极探索交通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道路管控能力明显增强,辖区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群众满意率连年上升。全年共办理交通事故案件212起,已结案207起,无一起复议、缠诉、跨县上访案件,已连续五年未发生一起上访缠诉案件。积极完善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结合辖区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路段、标志标  相似文献   

12.
王亚丽 《法制与社会》2010,(11):131-132
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所受理的申诉案件提请抗诉的是少数,只有少数中诉人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是满意的,多数的案件都将面临息诉的难关,如何使当事人接受这一不利结果不再缠访、闹访,成为困扰民检办案人员的难题。本文认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我们息诉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恰当的选择息诉方案。  相似文献   

13.
立案调解是指法院立案庭在立案受理民商案件后,对有可能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的民商事案件,在开庭审理前由法院主持进行调解的诉讼活动。立案调解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纷争,提高诉讼效率,减少诉累,降低诉讼成本,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也能避免因不服判决而减少无理缠诉和无理上访。  相似文献   

14.
轻伤害案件是一种多发性的刑事案件。由于法律规定不够明确,职能管辖没有统一定式。加之司法机关及人员对法律的理解也不一致。导致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重视不够,调查取证不力。过分强调受伤害人走自诉程序。救治费用难以落实,留下严重社会矛盾和社会隐患,引发一系列涉法涉诉群访和缠访事件,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总量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闹访、缠访、集体访等非正常访亦呈多发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群众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升、法律的修订赋予检察机关更多职责任务、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对违法上访行为打击不力等因素导致。应完善审查受理机制、案件办理机制和息诉化解机制,建立信访依法终结机制和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同时还应强化源头治理,切实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黄文昌 《法制与社会》2012,(10):126-127
检察机关受理提请审查批捕案件后,会提审犯罪嫌疑人,听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在对犯罪嫌疑人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逮捕决定后,公安机关都会向犯罪嫌疑人宣布。但同样是当事人,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的参与者,切身利益相关人,被害人在该阶段的知情权没有相关法律予以明文规定,可能造成被害人缠访、缠诉事件,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鉴于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应通过进一步完善被害人知情权保护机制来加强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诉访分离、依法治访的改革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涉法涉诉信访初步呈现出"弃访转法"的良好态势,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不容否认,现有的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制度仍存在不科学性、不完整性和不对称性。为此,必须增强和深化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法治化认识,要坚持法治导向,不断增强司法属性,提高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的能力,既要在治标上对已经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妥善处理,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矛盾得到彻底化解,又要认真分析原因、把握规律,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有效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推进治本工作,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秩序井然。同时,还亟需加快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民为本,全面落实"司法为民" 要求,认真践行"公正与效率"主题,按照上级法院的决 策和部署,积极创新人民法庭工作机制,在建立便民诉 讼网络、强化诉讼调解、发挥法庭职能作用上狠下功 夫,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共审结各类案件2456件, 调解结案率达87.4%,上诉案件无一改判或发还,无 一缠诉上访,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相似文献   

19.
雇佣、承揽、劳动、劳务的相互关系,我国的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有不少争议,特别是这些关系致人身损害的赔偿案件,司法实务操作不一,导致部分案件缠访、缠诉,亟待澄清认识。在此,笔者另采一思考角度,以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相关条文为思考主线,追本溯源,探究立法者或最高人民法院所欲对相关问题的定性或定性的方向,从以下六个方面辨析其相互关系,以期能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在依法审查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中发现,因某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环节中违反规定出现瑕疵,或是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引发了行政、民事的上访诉讼案件上升,甚至引发当事人多年的缠诉上访。民事案件矛盾的增加,影响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司法成本。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面浅述引发案件的原因、特点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