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案领域广,涉案金额大,受害人员多,当前还出现了犯罪手段网络化、立体化、公开化,犯罪主体职业化、隐形被害人出现等新特点。该类案件的证据具有言词证据多,物证、书证多,电子证据多等特征。侦查人员通过可对业务流程、资金流向的调查,结合询问、讯问工作,合理运用电子取证手段等方式调取证据。  相似文献   

2.
正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等特点,并且涉案金额表现为逐年增加。依法处置刑事案件的涉案财物,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被害人的损失成了刑事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刑事案件的涉案财物处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均未对涉案财物的处置机制进行明确规定,且刑事法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局限于某种处置方式、某一类财产或诉讼阶段。因此,理论界和实务界未形成系统的涉案财物处置机制,导致出现涉案财  相似文献   

3.
在一键转账、一点即转的当下,以手机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成为了用户流转线上货币的重要媒介之一。但伴随而来的安全问题却正在凸显。涉及利用手机内嵌的支付平台非法转移信用卡内资金的行案、刑案频发。在公安机关查处类案的过程中,需要对涉案定性、适用法律等问题给予规范判断。应聚焦于解决上述行为在涉案定性、适用法律等层面存在的主要争议,完善刑行衔接的处理机制,以期对实务操作起到参考借鉴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商业贿赂犯罪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导致资源浪费、物价上涨、假货横行、工程质量下降等恶果,极大地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的提升,犯罪手段隐蔽性的增强,使可供勘验的现场痕迹物证减少,侦查犯罪、获取证据的难度加大。商业贿赂犯罪侦查必须从犯罪时空选择、资金表现形式和名义、资金转移方式等特点出发,运用资金查控的方式,沿着资金流向进行侦查、控制、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5.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处置关键在于涉案资产处置,涉案资产处置的重点在于处置权及处置方式。现阶段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案资产处置制度在主体及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以致出现案发后涉案资产难以追缴、追缴后难以发还等问题,应确立以法院为处置主体、多部门协同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6.
金文钦 《创造》2014,(10):80-80
正自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开村干部违纪违法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的案件有12起,平均一起涉案金额就达1.83亿元。北京市纪委透露正在查处56名违纪违法的村干部,有人贪污资金巨大。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的一个会计就挪用资金达1.19亿元。他们原本只是不在行政序列的"官",竟然侵吞国家和集体的巨额资金,令人为之瞠目。"小官巨腐",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说到贪,人们往往想到"大老虎",  相似文献   

7.
要问2006年影响最大的腐败案是哪一件,回答肯定是惊人的一致:上海“社保基金腐败案”。上海社保基金案被称为“中国腐败第一案”。此案具有以下特点:案值大,拆借违规资金高达32亿元之巨;涉案人数多;涉案官员级别高——上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和正部级干部、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下有厅局级干部一批,并涉及上海公路富豪张荣坤、上海新黄浦董事长吴明烈等商界人物,是典型的窝案;破案力量大——为彻底查清此案,中央派出超过百人的调查组进驻上海。“社保基金腐败案”发生在上海,影响大,能说明一系列现实问题。大上海:真的…  相似文献   

8.
孟喜悦 《传承》2010,(3):108-109
全球化时代,政策转移已成为各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来源方式,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政策转移的内涵、特点、性质、作用以及影响政策转移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对我国现阶段的政策转移研究进行审视和思考,树立政策转移意识,加强政策转移的研究、评估和创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P2P网贷领域监管政策主要是"一个办法三个指引"。从平台运营时间、涉案金额、投资人数、侦查判决时间和返还率以及定罪量刑等多个角度,对P2P网贷业态领城的犯罪情况及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侦防应充分利用各种资金查控手段,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金;建立跨区城、跨警种的合成作战机制和多部门联动协作的预警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数据化实战,促进类罪模型的研发。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显著特点。选取贫困山区县——湖北省五峰县为研究对象,梳理归纳五峰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特点,分析把握五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意愿、趋势。在关照人口这一生产要素变量对五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基础上,提出推进贫困山区县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政策转移已成为各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来源方式,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政策转移的内涵、特点、性质、作用以及影响政策转移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对我国现阶段的政策转移研究进行审视和思考,树立政策转移意识,加强政策转移的研究、评估和创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析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青 《理论月刊》2006,(7):78-81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是国际现代商业银行集中全行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同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通过介绍内部资金计价转移的基本原理,剖析其在集中利率风险方面的运作机制,同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特点,分析了内部资金计价转移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并针对其运用难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4月24日召开的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上指出,承接产业转移,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广西的比较优势,选准产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起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支付高额利润为诱饵、以传销方式推销神龙广告卡为作案手段,诈骗群众购卡资金的案件。案件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210多个县市的18.6万名购卡群众,售卡87万多张、涉案金额达2.34亿元。  相似文献   

15.
电信网络诈骗具有通过信息网络非接触犯罪、运用现代科技高智能犯罪、借助黑灰产业有组织犯罪、跨越境内境外无国界犯罪等特点,现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打击治理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有效应对,在专案侦查、专门防范、专项治理、专业力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为此,以实战化职能体系为基础,以“四专两合力”为重点,调整责任模式,统筹类案打防,通过建强国家反诈中心、调整侦查工作职责分工、改革警情案件情况通报方式、完善绩效认定标准、改变涉案“两卡”治理方式、优化预警劝阻、止付冻结、资金返还、技术反制模式和创新社会面宣传防范方式等改革举措,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态势,是目前公安机关有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产业结构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至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仍在不同层次向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继续着并向中西部地区扩展。在这次国际产业大转移中出现许多新趋势、新特点,研究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经验和教训,对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财产权是公民重要的人权内容之一,刑事诉讼应像重视人身权一样认真对待财产权。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对公民财产权利影响巨大,司法公正要求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应具有程序正当性。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仍将涉案财物仅仅限定为诉讼标的,缺乏将涉案财物置于整体社会情境下的思考,减损了物权价值和市场功能。我国刑事涉案财物的程序性处理制度具有碎片化、同质化、行政化以及目的单一化等缺点,应以"大社会"视角对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进行系统性统一立法,并对物强制措施进行体系性和多样化构建,以及对其进行诉讼化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财政支农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洪海 《求索》2010,(1):77-78
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县级政府各类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级财政收入、专项补助、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各地区不同财政支出影响不同。本级财政收入对各地区大多数财政支出都有明显影响,合理划分财权事权,增加地方财力,可增强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转移支付对各地区支农影响不同,需实施区域差别化政策。各地区在利用上级转移支付时,存在粘蝇纸效应,需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是各商业银行根据其业务职能发行的、用于实现金融领域货币无纸化流通、记载资金流向情况的一种金融凭证。由于便捷的特点,银行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其风险问题也日益突现。涉及银行卡的信用卡诈骗犯罪和金融凭证诈骗犯罪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如福建省公安机关2000年共立信用卡诈骗罪和金融凭证诈骗犯罪案件111起,其中破获105起,涉案金额402.94万元;2001年仅1月至10月就立上述案件87起,破获79起,涉案金额398.58万元,发案数均居金融诈骗犯罪类案件…  相似文献   

20.
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以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为目标,推动资金直达市县基层惠企利民,其本质上是我国财政制度以及宏观调控方式的一次创新。特殊转移支付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必须强化其公共财政属性,贯彻预算民主法治,将其纳入我国既有财政体制框架。着眼于平衡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议借鉴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经验,聚焦精准,有效实现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评价和精准监督。作为非常规操作和财政直达性工具,特殊转移支付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需提前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