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煤炭企业要实现总体扭亏,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道工序”,坚持“两手抓”,切实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重点在“四个一”上下功夫。摆正一个关系,从根本上确立抓经济工作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经济工作的原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提高职工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把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经济上来;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使人、财、物优化组合,在向社会提供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使职工生活得到改善。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曾对浙江金华竞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建设大家庭式企业文化” 的情况进行了报道。最近,浙江省政研会又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此问题进行了研讨。大家感到,“企业是职工的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在过去是家喻户晓、天经地义的事,但随着国企改革与转制,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还是不是职工的“家”,成了一个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 浙江竞远公司的前身金华试验机总厂原来是一家国有企业。在1993年社会上、企业界对企业改制以后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这个问题引起争论的时候,他们提出了“企业是员工的大家庭”这一理念,并把它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使员工真正得到企业关爱,收入增加,生活改善,人心稳定。企业与外商合资以后,这一理念和目标得到了外方的赞赏和支持,公司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成就五个层次,认为当各种需要都得到满足时,人便会产生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欲望并付诸行动,从而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行为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基石,是“行为科学”激励机制理论的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需要层次”理论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不可否认,“需要层次”论主张不断满足人的各层次的需要而使人们“紧张解除”,从而在企业管理中把单一的对物的管理转化为对职工行为以及影响职工行为的诸因素的研究,这样,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改善了工人  相似文献   

4.
日本企业家重视精神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家为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除运用“奖金”和“分红”等经济手段外,还运用了精神激励手段,培养工人的“共存亡”意识、“集体观念”和“忠诚”、“奋斗”精神。日本企业家的精神激励主要有三种方式:一、信任激励在日本企业,“信任职工”是管理者的信条。他们认为,只有使职工感到上司对他们信任,职工才能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信任职工方面、他们采取的做法,一是让职工直接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文化,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工自身共同努力。文化需求是社会人的一般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新生代农民工物质需求逐步得到  相似文献   

6.
新疆石河子八一棉纺厂,是50年代建厂的老企业。在一直坚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近年来,他们又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不可分割的结合体,以其“看得见、摸得着”,富有生命力的形态,而被八棉人视为“八棉之魂”。 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根据形势的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八棉人认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包装自己”十分重要,它是企业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着眼于对职工形象和企业形象的“包装”。  相似文献   

7.
下岗职工的“自我再造”,是指从国有企业岗位上退下来的职工,为谋出路重新自我奋起,为实现人生价值去努力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重塑自我的行为.这里,笔者就如何对待下岗职工“自我再造”现象浅谈几点看法.一、企业应互视下岗职工“自我再造”在企业深化改革的今天,绝大多数职工下岗是企业为深化改革作出的有计划安排,他们中间很多是生产能手,甚至是先进工作(生产)者、科技工作者,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应看到,他们下岗不仅是大局的需要,更是对深化改革的理解,对国家困难的体谅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下岗后他们积极“…  相似文献   

8.
吕彦坤 《学理论》2009,(2):30-31
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实现企业效益,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肩负着社会责任,即要把职工培育成“四有”新人,又要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很好的结合,保证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一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国企业的生命力和特色之处,使他们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也就是说,企业不仅承担着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任务,还承担着推动文化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使命;企业在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也在创造、传达着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以价值观的培育为核心,以文化引导为主要管理方式,顺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客观要求.把文化制胜战略落实到企业这一微观经济组织之中,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战略。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人是知识生产、文化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体,企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现代管理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企业文化建设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中铁大桥局集团五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经过几年发展,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效,“给业主提供最优的,让员工成为最好的,使企业成为最强的”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樊庆强、高春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以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劳动的最终目的。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在重视提高职工的物质收入的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其“精神收入”,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职工精神需求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与生存需要相关的精神需求,包括有一个可以信赖的领导班子、稳定的工作环境、周到而规范的组织关怀等等;二是要有满足文化娱乐需要的精神产品;三是受到尊重和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包括人格的尊重,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作出的贡献得到承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管理思想 ,是提倡在满足企业员工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管理思想 ,高度重视人的观念和情感因素的非理性管理即文化管理 ,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锦江宾馆把企业作为一个文化整体 ,依靠人的智慧与潜能 ,以及企业自身独特而充满活力的文化 ,创造出巨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工人阶级自己的群众组织,其基本职责就是代表职工,为他们说话办事,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企业深化改革的今天,一些职工由于企业转机建制、经济结构调整,加之年龄偏大、技术落后等原因,不得不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甚至下岗。这些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贫困职工,尽管目前不一定在哪个具体工作岗位上,但他们还是企业的职工,仍然是企业工会的会员。作为“职工之家”的工会,应毫不犹豫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为他们说话、办事、服务,给他们送去“家”的温暖,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的关怀与温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组织指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满足社会需要或部分社会成员需要而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组织形式。其称谓原来并不统一,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及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当前一些企业职工的生活遇到了困难。如何安排好这些职工的生活,是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事。 鞍山市总工会作为全市百万职工的“娘家”,时刻关心职工的疾苦、冷暖,确定了“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生活过不下去”的目标,并为此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优惠政策和社会资助 鞍山市现有困难职工16220人,特困职工802人。鞍山市总工会通过调查和测算后认为,对有能力救助困难职工的企业和地区,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实行市级、县区局级和企业三级管理,以自救为主,市总工会和社会帮扶为辅;对无自救能力的困难职工,他们则实行“输血”机制,争取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社会资助。1994年以来鞍山  相似文献   

16.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协调个人、企业、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存在,其结构是:核心层为“企业之魂”——企业精神;中介层为“企业之道”——经营之道;外显层为“企业之形”——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结构的每个层面都含有职业道德的因素,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企业之魂”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职工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正在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工作。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双置换”工作,对于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有独资的产权制度和国有企业职工来说,确实是一场“革命”,它打破了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固有观念,国企职工的身份由“单位人”一下子改变为“社会人”,这是对国企职工震动最大的事情。做好改制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改制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证,也是保持和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神圣职责,被群众亲切地誉为“职工之家”。当前,改革正处于深层次阶段。一些职工由于企业转机建制、结构调整等原因,经受着下岗的阵痛。并且,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下岗职工还将不断增加。这部分职工尽管不在岗,但他们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并没有解除,依旧是企业的合法职工,仍然是企业工会的一名会员。因此,工会组织作为“职工之家”,既是在岗职工的“家”,也是下岗职工的“家”。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在代表在岗职工、维护法律状予他们的权益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徐卫 《瞭望》1996,(25)
某县一家濒临倒闭的皮鞋厂以100多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私人,是二个人合伙买的,他们原先分别是这个厂的厂长和供销科长。每个人要拿5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没人过问,反正人家拿钱来买,企业的主管者就往外卖。 目前,像这类的“买主”可不少。一些职工也议论纷纷。这些买主大都是原企业的厂长、经理,他们在位时,企业负债累累,职工收入越来越低。而他们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却没有少赚,他们掏空了企业,留给职工的只是一个空壳子——“主人”的名义和低微的收入。而后再用窃取的国家钱财和职工的血汗买企业,由“国有老板”摇身一变成为“私营老板”。  相似文献   

20.
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职工素质中所起的作用 ,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 ,减少盲目性与片面性 ,对于建设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要注意防止出现“盲目效仿 ,搞形式主义”和“没有企业个性”两种倾向 ,创建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一般来说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行为准则、企业精神等方面的总和。具体来说 ,主要有 :企业之“道”———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 ;企业之“魂”———企业精神 ,核心是价值观 ;企业之“形”———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