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方法是指法律人在从事法学理论研究中为达到法学理论形成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运用一切条件的总和。中国尽管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与西方文明接触之后也显出不足与缺陷,这就是中国缺乏科学进步的分析方法和对研究方法的理性自觉。法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特征表现:建立多元、综合、整体性的研究主法是历史的趋势,也是法学家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古典自然法学派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法学流派,同时也是一个在法学发展历史上乃至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都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法学流派。本文通过介绍这些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法学家们的法律理论,综合性考虑历史上其他学派的评价,客观地评析其法律理论建构的得失,揭示古典自然法学家法律理论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法治发展、法学繁荣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积极的法律与法学现象,也产生了许多耐人寻味、值得反思的情形,其中之一就是法学家数量的快速增长。粗略算来,以“全国优秀”或“中国”命名并用(准)行政化手段确认的法学家就已经达到了百位数,再加上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4.
对方流芳教授4篇重要的关于法学家教育的文章进行两方面分析:其一,从法学教育本身的观点入手得出这么一个观点,即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分离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整体失败;其二,从研究法学教育的方法入手也得出一个结论,即从法学教育外部,也即在中国语境下从法律职业视角思考法学教育,才能更深刻地反思中国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法学界就法学家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同时,法律职业阶层的形成及作用正成为法学界近年来讨论的热点。为了解法学家及法学流派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法律职业阶层的形成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政治环境,从而深入探讨当前我国法学家的历史使命及法律职业阶层形成的历史契机。我们不妨有意识地回顾一下,罗马法律科学的历史。然后,我们可得出法结论:“没有罗马法学家,就没有罗马法学。”鉴于此,深入了解罗马法学家及法律职业阶层形成的社会政治环境,细致体会罗马法学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将对法学界探讨上述理论与实际的问题提供一个历史佐证和详尽资料。为此,我们翻译了《罗马法律科学的历史》一书中的罗马法学家和法律职业,并希望对法学理论及实践工作者和法学爱好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已经提出了法学创新、法学多元化的问题。笔者认为,法学的创新和多元化既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法学家遵遁科学研究规律的科研活动的必然结果。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法学的研究对象──法有了更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的知识总量获得了加速度的增长,各门学科之间既高度分化又互相渗透,已日趋整体化,这又大大拓宽了法学家的视野,使他们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认识能力、站到更高的认识水平之上。在这种新的认识条件下,法学家们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7.
理解和解释:法学家心镜的法律图像(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法学家解释法律的立场理解法律是解释法律的前提。法学家理解法律向度之不同 ,也就相应地意味着其解释法律的立场之不同。理解法律的方向总是决定着解释法律的方向 ,因此 ,有何种理解 ,就有何种解释。然而 ,正如前文所言 ,并不是说理解了的东西一定能通过解释表达出来。由此就决定了法学家在理解法律和解释法律之间可能会有冲突 (所谓心身冲突 )。当然 ,这种冲突不是笔者在此所要探讨的对象。笔者在这里想探讨的是 :结合法学发展的实际历程 ,来说明法学家解释法律的不同立场。既然法学家解释法律是一种客观的活动 ,那么 ,它就可以通过法…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法律思想论略昝启英李大钊不仅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活动家、现代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同时还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纵览车大钊卷帙浩繁的著述,法学方面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法学的基本原理,并为解决中国的政治法律间...  相似文献   

9.
法社会学是法学与社会学交叉学科。法学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解释法律现象;社会学家也运用社会学理论来阐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法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非常广泛。一个世纪以来,法社会学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上一个世纪以来不少法学工作者开始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解释法律现象。但是由于中国法社会学的研究起步晚,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认识上也不完全一致:学者关注理论甚于关注社会现实,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甚至相互脱节。因此,要想与世界法社会学家进行对话,推进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还需要学者们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23—24日,首届“甘肃籍中青年法学家论坛”在甘肃政法学院举办。论坛就“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法学教育理论若干问题”等主题展开研讨,同时举办了相关主题的系列学术报告会6场。这是一次促进陇原法学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种机制创新。论坛集中展显了“陇派法学”的精神气质和当代使命,为催生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西北学派”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司法部在2008年宣布在校大三学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笔者通过对作为显学的法学和法学家们对法学教育问题的集体失语的检视,揭示了当代法学教育人文精神困顿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背离。在讨论了司法考试对大三学生开闸后对大学法学教育生态的影响后,笔者认为司法部这样一项政策安排对法学教育的影响是负面的,应该及早停止。  相似文献   

12.
论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在各自的工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施行法律,特别是司法机关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活动。 对于法律推理,我国的法学理论界很少进行研究,认为那是属于法律逻辑学者的“专利”。但由于法律逻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法律逻辑学者的注意力一时还没有集中到此问题上来。只是近几年来,有一些学者借鉴国外(英、美、德及前苏联、东欧等国)关于法律逻辑的研究情况,认识到研究法律推理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法律逻辑的核心问题应是法律推理问题。但认识与研究并不是一回事,学者们对法律推理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这显然与法律推理的地位不相称。本文作者试图在此方面作一些探索,以期引起大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法律概念说     
法律概念是法律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些中外法学家把它形象地称为法律的“砖石”、“细胞”等。可是“实事求是地说,与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相比,我国的法学,从法理学到部门法学,范畴研究都是薄弱环节,有的法学部门甚至还没有建立  相似文献   

14.
沈家本是清末的著名法学家,修律大臣,清末礼法之争法理派的代表。在清末修律的争论中,沈家本系统地阐释了自己具有资产阶级启蒙意义的法律思想。其核心即学习借鉴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法学思想,以改造中国传统的以礼为纲的法律体系,主张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道主义、民刑分立、司法独立、改良监狱、建立陪审员和律师制度、对少年犯实行惩治教育、大力实行法学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等,对中国法学的近代转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法律是自由而不是枷锁,是拯救而不是奴役。自由是法律的永恒价值,这个价值却长久地在中国的法律中失落,使中国的法律难以完成现代化的转型,使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举步维艰。因此,深入探索法律与自由的关系,以自由为圭臬改造中国的法律,进而影响中国的司法实践,重塑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周永坤《论自由的法律》一书的价值所在。该书以人的自由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反思和追问,探讨了法学、法律、司法、法治、法律文化与自由的关系,是一种力图以自由为圭臬,重建中国法律、法学和法律文化的学术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司法是应公有制企业向私有制转化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相应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中国没有许多关于公司个性和公司人格的学术讨论。然而 ,这些问题曾长久地困扰了西方学者。公司的独立人格自从被法律确定后就一直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在西方世界 ,已有许多法学家对什么是法人的本质进行了探索和争论 ,但不得不说经济学的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探讨是更锲而不舍的。对公司本质的解释成就了一代著名学者 ,奠定了新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考斯的一篇《企业的本质》成为 2 0世纪 30年代后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必读之作。从此 ,有关公司治理的一系列经济法律理论应运而生。这充分显示了经济和法律的相辅相成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政法学院开办公安高等教育二十年暨庆祝公安分院建院二十周年之际,首届"甘肃籍中青年法学家学术研讨会暨论坛"在甘肃政法学院召开。受邀的6位陇籍中青年法学家围绕"中国法制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法学教育理论若干问题"等主题共同开展研讨,同时举办了相关主题的学术报告会。这是一次促进陇原法学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种机制创新。这次论坛集中展显了"陇派法学"的精神气质和当代使命,为催生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西北学派"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气息。充分总结这次论坛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对于陇原法律学人清醒认识中国法学知识生产中的"中心"与"边缘"的辩证关系、发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增强创造性学术研究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学方法论》是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卡尔.拉伦茨的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价值导向的思考”方法,并提供了一整套的法律解释和法的续造的标准和方法,意图通过提供这些方法,对法律的价值判断作事后审查,以防价值判断成为法官的纯粹个人立场。拉伦茨提出的法学方法,大大提升了法律适用的科学性,但仍有限度。本文拟从法哲学、法官角色、法官品性三个视角分析“价值导向的思考”方法的限度,说明这套法学方法建构的界面,以助于对《法学方法论》一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宪法是我国法学的一个重要学科,研究的领域甚为广泛,所涉问题多具原则性和根本性,这是因为宪法是规定国家政权的性质、组织及其运行的大法,所以必然同一般的调整某种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有别。宪法作为根本法,为普通立法提供依据和指导准则。既然宪法包含其它法律的最根本的原则,因而它要求宪法学家必须精通各种具体法律,并具有广博的学识。另一方面,宪法学有它独特的研究对象,因而表现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要求宪法学家必须有深邃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法学家霍维茨 默顿·霍维茨(Morton Horewitz),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生于1938年,年轻时曾分别在经济、政治、法律三大专业接受系统训练并获得学位。1967年,霍维茨毕业于世界最优秀的法学学府——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哥伦比亚巡回审判区的联邦上诉法院担任调查员(一年),之后又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制史研究讲座担任研究员(两年)。1970年;霍维茨取得哈佛法学院正式教职,四年后又担任法制史研究讲座教授。 七十年代。正是美国批判法学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批判法学研究的中心也逐渐从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