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历史的全球化进程经历了三次浪潮,技术创新成为全球化的根本驱动力,而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各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大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决定了全球化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当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与国内经济发展之间寻求新平衡之际,全球化浪潮出现减速。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浪潮中获得了丰厚利益,在全球化热潮降温之际,侧重国内经济、立足自身发展,既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也将为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积蓄能量。  相似文献   

2.
丁红玲 《前进》2000,(2):36-37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涌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何以在全球化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是关系到国家盛衰,民族存亡的一个极其严竣的现实问题。(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经济全...  相似文献   

3.
赵金飞 《前沿》2004,3(6):12-15
邓小平以一个政治家和战略家的眼光 ,不仅敏锐地觉察到了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 ,而且把中国的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之中 ,果断地作出了一系列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挑战的重大举措 ,从而成功地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想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刻领会邓小平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想 ,这对于中国如何在 2 1世纪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8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兴起,而清朝统治者却拒绝开放、拒斥变革。结果,落后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与此同时,汹涌而至的全球化的浪潮冲破了各种封建束缚,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猛醒,从此开始了中国近百年的“自改革”的历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推动着近代中国的改革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大学科学继续教育的时代意义20世纪末,全球化浪潮几乎席卷地球村的每个角落。全球化进程速度之快面积之广,让人瞩目。作为一种不可遏制的世界发展态势,全球化进程成为一把看不见的双刃剑: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使中国老人的生活质量在物质上得以普遍提高;另一方面,中国老人的生活质量在精神上由于全球化进程对于民族文化的侵蚀而下降。这对矛盾直接表现为老年人生活内容的相对贫乏。而这对矛盾的急剧深化又是制约于一个时间性的交遇: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代表的全球化浪潮和以人类自身生产为代表的老龄化浪潮在20世纪末的碰撞。作…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理论属于自由主义范式。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是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 形成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以及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经济全球化的第 三次浪潮从根本上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变迁。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的界定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其 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球 《桂海论丛》2002,18(3):66-68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科技问题的全球化、科技活动的全球化以及科技影响的全球化构成了科技全球化浪潮的主旋律。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日益彰显 ,其对中国的科技、经济、文化、安全以及人才争夺等产生了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移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爽 《求索》2006,(11)
全球化成为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话语热点。本文以全球化浪潮为背景,以国际移民理论,论述了全球化时期国际移民的特点,并指出和阐述了国际移民对输入国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的澎湃浪潮中,教育全球化已初见端倪。教育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之后的又一方兴未艾的最重要的全球化领域之一。教育全球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几乎每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及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由于这一过程在客观上为发达国家所倡导和主导,因而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产生着更为深刻的影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的发展及其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全球化教育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国际性和地区性的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组织不断产生。这些组织在协调不断产生的国际教  相似文献   

10.
李浩 《人民论坛》2010,(6):152-153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和全球性的战略思维,敏锐地洞察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全人类共同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和全球性的战略思维,敏锐地洞察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全人类共同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法制建设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国宝 《理论月刊》2002,(10):103-104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法制建设的影响是多层面的,我们只有积极应对、主动适应国际规则,才能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把握机遇,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此更为深刻地卷入全球化浪潮中,2001年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全球化的元年”。10年弹指一挥间。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如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全球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二者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在三次全球化浪潮中社会主义实现了三次重大飞跃。现实社会主义应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在全球化挑战中把握机遇,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1)
正受全球化、商业化、科技化等浪潮的推动,商务英语能力成为亚洲广大白领人士必备的办公技能。商务英语能力简称"商英力",是指白领人士在商业职场上,与海外客户用英语沟通的能力。此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今日,已经没有人可以置身于全球化的浪潮之外了!台湾缺乏商务英语应用的课程教育台湾孩子,从小到大都得"学"  相似文献   

16.
秦小建 《人权》2011,(2):20-24
一、中国宪法回应普适人权的基本立场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浪潮之下,全球化虽带有明显的西方主导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尚无国家能够脱离其单独存在。不同国家在经济上互通有无,  相似文献   

17.
当历史进入了新千年,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人们越来越关注“全球化”进程与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关联,全球化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等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鲍宏礼 《理论月刊》2003,21(12):25-27
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以全球化为理论视角审视了世界时代主题,在全球化的进程及趋势中建构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以全球化为契机制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紧紧把握全球化浪潮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球性意义,邓小平全球化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娟 《探索与争鸣》2005,3(4):35-37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狂飙式推进,反全球化运动也如影随形并一浪高过一浪.反全球化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资本主义.反全球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积聚了社会主义因素,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反全球化运动的趋势昭示了"两个必然"理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的含义及本质特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大地,这是当今世界众所瞩目的大事。不过对于全球化这一非常复杂同时又具有魅力的历史进程与趋势,寻找同一性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不同的学科倾向于从各自的领域去理解和认识全球化。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全球化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