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颖 《法国研究》2011,(2):10-19
梅洛-庞蒂将波伏娃的《女宾》解读为一部关于与他人共存的主体经验的哲理小说。这场形而上学剧的最大教益在于告诉我们,存在者不能是一个孤零零的意识,存在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这意味着他者将作为比我们自身更加基本的东西伴随着我们的世界经验的始终,于是,差异与冲突——更根本地说,相异性——将恒久地为人生带来不安。以对象化的方式来消除他者存在所带来的不安必然以取消主体的存在经验为代价,而主体对于自我的认识正是在自身与他者的差异和冲突之中逐渐得以确立的。  相似文献   

2.
安德烈·马尔罗对人类境遇的哲学探究贯穿其一生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政治生活。自身经历、时代和伟大人物的影响促使他走向了对人的存在的哲学性探索。人的存在是悲剧性的。个体总是尝试使用各种方式摆脱人的存在的荒诞,唯有艺术才是最佳的超越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比较罗伯-格里耶《在迷宫》和加缪《局外人》两部小说,说明罗氏和加缪在表现荒诞和反抗荒诞方面的一致性以及前者对后者的继承和超越。以反传统的叙事手法和语言艺术形式揭示并反抗荒诞是两者小说最为重要的相似之处,而且这种倾向也始终贯穿在法国现代和后现代作家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4.
人之自我的寻找——加缪与贝娄对读一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龙 《法国研究》2009,(1):16-22
20世纪西方的两位文学家加缪和贝娄关于人之自我的寻找这一现代著名命题都进行了精深的描述和思考。加缪以形而上的体验确认人之自我与世界、与他者之间存在“荒诞的墙”,故强调坚持自我,承认并坚守人生自我的限度,可以说悲剧性地触及了人生存在的真实底线;贝娄则在社会文化层面注意到人之自我总会不期而遇他者的介入,寻找自我这一行动在精神上常常会演变成对他者的寻求,从而树立起某种超越自我的终极性追求。二者相参照,呈现出人生存在的复杂处境。  相似文献   

5.
邹琰 《法国研究》2009,(1):10-15
昆德拉的《玩笑》和萨特的《墙》都是围绕改变命运的玩笑展开。这两个来自迥然对立的意识形态的玩笑,都是人类在20世纪的命运赌博,玩笑之轻却反射出命运之重。两者体现了昆德拉和萨特对存在的终极悖谬和世界的荒诞的认识,也反映了彼此同中有异的哲学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6.
继 1 92 9年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造成了惨景空前的物质危机和精神危机。这场浩劫使法国遭受重创 ,牺牲人口近 6 0万 ,由此造成的心理创伤久久难以平复 ,引发的社会问题亦日趋尖锐 ,严酷的现实促使中小知识分子追求进步与自由。存在主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法国得以复兴 ,并最终发展成为当时西方世界十分时髦的哲学流派的。由于存在主义作家不愿意也不可能向身陷困境的人们提供积极的答案 ,而仅是满足于提出问题 ,其“介入”便受到两方面的攻讦 :一方面 ,坚持传统理念的理论家及代表右派的大资产阶级谴责以萨特为…  相似文献   

7.
怎么与无常相伴?接受、抱持、放下,怀念或遗忘。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爷爷/若要盼得哟爷爷回/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丧失自主呼吸71天后,石长江醒了过来。新冠病毒肆虐。糊糊涂涂的昏迷过程中,床头录音机日夜播放的孙辈背诗的声音、唱歌的声音,陪伴着石长江,一道度过了那个严酷的寒冬。  相似文献   

8.
王静 《法国研究》2008,(4):69-71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二十世纪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因其浩繁的著作和骇俗的女权思想在法国乃至西方的文学史和哲学史上青史留名。  相似文献   

9.
周婷 《法国研究》2003,(1):181-187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巴特里克@莫迪亚诺)(Patdck Modiano)一九四五年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佛来米(Flamande)人,在二战期间从比利时来到巴黎以寻求其演艺事业的发展;父亲则具有犹太与埃及的双重血统,在一次采访中,当莫迪亚诺谈到他的父亲时说到:"在十三岁的某一天,我突然间发现我父亲在外面从事的活动原来一直都是在另外一个身份下进行的,而这个身份却不是我所知道的那个原本应该属于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种树的人》集文学、绘画和音乐多元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以生态整体主义视野讲述人类与自然构建的命运共同体。首先,灰白、赭黄为主的初始色调营造的荒芜感渲染生存的危机,融合第一人称旁白讲述的故事强调人性异化所导致的人类与自然的危机;其次,远景镜头构建的叙事空间让人类退出画面中心,强调自然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而后青绿、蔚蓝等多重色彩的画面转变隐喻村庄再生后的生机,还原自然的本真美感,描绘生态整体观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背景音乐与自然之音交融,自然以本原的声音“叙述”生态的变化,描绘生态和谐的人类诗意栖居地风景。  相似文献   

11.
陈静 《法国研究》2010,(3):79-82
本文针对斯万在恋爱中所受的痛苦进行剖析,认为被爱者的性格弱点只是其中的一个直接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斯万自身:他混淆了恋爱的对象,并试图去完全占有对方,这种情欲使他最终饱受折磨。斯万这一爱情遭遇说明了,在普鲁斯特那里,爱情不是通向幸福的道路,而应到自身、到文学创作中去寻找幸福。  相似文献   

12.
安部公房是日本二战后有代表性的现代派文学大家,他将现代派文学的手法和主题自如地运用于日本的土壤和现实。其代表作《砂女》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和存在主义的主题融为一体,运用"美比乌斯圈"这一象征塑造了不分表里的现实与超现实的两个世界,通过这两个世界的相互投射揭示了人的异化及存在的荒谬,探寻人之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共分为五类:1)生态文化2)语言文化3)宗教文化4)物质文化5)社会文化。上个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进入文化转向后,经过学者们反复地讨论,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已进入民主巩固阶段,对过去转型的分析有助于对现阶段民主巩固问题的理解.地处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提供了可资比较的民主转型经验,以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中关于民主转型原因--威权政体政绩与合法性下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宗教变化、外部因素直接影响和示范效应等五个因素分析为基础,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威权政体政绩与合法性下降这一因素可能是第三波民主化转型的普遍原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宗教变化、外部因素直接影响和示范效应等四个因素可能只是适用范围较小的民主转型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基督教挚爱观和古希腊思想中的爱欲观两者的冲突入手,解读《田园交响乐》中牧师和盲女的心灵变化,对其背后的迷思进行探讨。指出:牧师的挚爱观是假上帝之名,而有爱欲之实;牧师选择的道路是人性向爱若斯神性的上升,追求的是绝对的美和善;最后,牧师面对的是两难的境地,即无法解决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的冲突,无法融合挚爱观和爱欲观。这个困境的提出也侧面反映了纪德对挚爱和爱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曾然 《法国研究》2013,(1):77-81
法国的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以他的一部哲理童话《小王子》而为广大的中国读者所熟知。从他其他有关飞行的作品中,从他作为飞行员的职业生涯中,我们了解到的是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传奇的人生境遇。他的突然离世又给后人留下太多的想象和未知之谜。而他的妻子龚苏萝留下的作品《玫瑰的回忆》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实的圣埃克絮佩里。本文试图通过对《玫瑰的回忆》这部作品的解读,卸下围绕在圣埃克絮佩里周身的各种光环,从而为读者还原一个原本的圣埃克斯,揭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小王子。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作家的让-雅克·卢梭的作品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从那以后,他的《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著作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波德莱尔这三首“献给维克多·雨果”的诗均创作于1859年,是《恶之花》发表两年后的事。这一时期前后,是波德莱尔艺术创造力最为勃发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20.
吴建广 《德国研究》2009,24(1):58-63
本文尝试诠释歌德《浮士德:一部悲剧》的“天上序曲”。其重点放在神性(自然)与人的关系,即现代西方的认识论问题之上。由于“天上序曲”的首席位置,必然具有全面叙事的功能,它为整部悲剧文本设定了框架和条件,悲剧的产生正是因为主人公浮士德试图突破这些神性(自然)所予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