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妇女环境宣言(草案)首届中国妇女与环境会议于199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在北京召开。与会妇女出于共识,郑重发表如下宣言:(一)我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成为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我们深深...  相似文献   

2.
集邮     
环境保护是本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资源的超度采伐,造成了生态的严重不平衡.大气、水源、土壤的被污染以及噪音的危害,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威协.为提醒人们注意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国邮电部于一九八八年六月五日发行《环境  相似文献   

3.
前言世纪之初,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曲折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合作,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希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将一如既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一道,在和平共处五  相似文献   

4.
环境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何克服环境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共同难题。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关于人如何看待人自身、自然的价值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思想丰富且深刻,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桥梁、环境问题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思想是其中的精髓。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国内外的环境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减灾日的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共同性问题。今年6月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保护全球环境与实现持续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会议通过的《里约宣言》和《二十一世纪议程》,为今后世界各国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确立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减轻自然灾害是《二十一世纪议程》的一个重要行动领域。这进一步说明,人类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减轻自然灾害已成为实现持续发展目标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公安教育》2021,(6):7-8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吴菊娥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具有特殊紧迫性的历史主题。深刻地把握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一、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准备进人21世纪的时候,一个巨大的挑战出现在人类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王萍 《中国人大》2013,(17):24-25
"尽管当前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但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8月28日上午,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强调的一番话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9.
何雁 《今日海南》2005,(2):35-36
1月9日—10日,以“绿色—环境创造财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内外400多名生态专家、政府官员及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生态发挥效益,环境创造财富”这一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环境资源的海南,如何才能把这一优势变成现实的财富?正是本届论坛的碰撞与延伸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翟崑 《人民论坛》2023,(3):56-59
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发展,以进博会为代表的各种旨在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平台兴起,发挥了内外融通的连接作用,形成中国对外开放的平台网络,服务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平台网络的前沿实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机遇为主。从国际战略环境看,危机中孕育新局;从国内环境看,新形势开启新局面;从平台本身发展看,数字化催生新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平台网络可从统筹规划、网络效应、内外融通三方面入手开展模式优化,提升转化效能,更好服务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呼声日高,将来经济社会何去何从,走向何处,引人深思。周洪宇、徐莉教授编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一书,引发我们对各种问题与危机以及社会未来走向的新思考,促使我们从独特的视角探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第三次工业革命悄然而至,新经济模式将引发社会各个部门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将近一年,中国经济运行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正在逐步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是深远而具有决定性的,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入世,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增强针对性,与时俱进、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玲 《时事报告》2009,(12):42-47
这次医改的宏观背景是什么?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深刻揭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缺陷,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为核心的中国模式越来越有感召力,而医药卫生改革有望成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的先声。  相似文献   

14.
盛夏的欧洲大陆,灿烂的阳光,绚丽的鲜花,似火一般热情,迎接来自远方的中国贵宾。7月7日至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瑞士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三次世界议长大会。这是在国际形势正经历复杂深刻变化、人类面临越来越多全球性挑战的背景下,我国主要领导人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对推动我国与三国关系深入发展,保持中欧关系良好势头,加强我与世界各国议会交往与合作,扩大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而这一新形势对凝聚力、稳定性、安全度提出了新考验和新要求。就凝聚力而言,应通过共富消除贫富分化,通过共享消弭阶层固化,通过价值建设克服以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局限;就稳定性而言,应通过社会整合消弭社会裂痕,通过价值整合建构韧性社会和有机的社会团结;就安全度而言,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统筹国家安全和世界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是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导致的。环境在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之后,人类也要满足环境的存在要求和存在价值。加强环境伦理建设,提高人类的环境伦理意识刻不容缓,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1世纪初叶,科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等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自身和社会形态。与此同时,科学普及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广大的科普创作者显然需要对这个新时代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并把这种新认识转化成为未来创作的基石。一、科普创作面临的四个“新”以往的科普创作活动处于一个相对简单的环境,一方面,科学知识的传播模式是单向流动,即由科普工作者或专家把科学知识传播给普通民众;另一方面,传播媒介主要是文字,科普创作者通过在报刊和书籍上发表文字来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而今天的科普创作活动则面临一个较为复杂的环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英 《新东方》2007,(12):32-35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做了深刻揭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一、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文明活动是一种进取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因而发展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目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最高价值追求,因而以人为本构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越来  相似文献   

19.
人类已跨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面对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环境,民主党派工作如何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民主党派怎样加强自身建设,找准工作的着力方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有所作为?这既是中国参政党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全球化的世界缺乏有效的全球治理,存在不可忽视的治理赤字。人类亟需对全球治理体系进行深刻变革,以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经济、安全、环境等多领域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当代构建,为化解国家间的利益矛盾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是能够解决全球化问题的合理倡议,为推进世界各国的合作发展、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