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1982年资产额达28.4亿美元,名列世界500家最大银行的第457位。它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都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华人金融集团。有些西方学者把华人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作为华人经济趋向成熟,进入重要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因为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它又是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示器。本文拟从新加坡华侨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来反映海外华人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UnitedOverseasBankGroup)是新加坡国内四大金融集团之一。1990年底,该银行集团资产总额达138.95亿美元,名列世界最大银行的第524位。作为在东南亚颇具影响的华人企业集团,大华银行集团的创业史可以说是海外华人资本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一、大华银行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大华银行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新加坡独立以后。这一华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经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密切相连的。30年代中,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余波未尽。许多华人工商企…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华侨银行集团”是新加坡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1990年底,华侨银行资产总额达180.9亿美元,名列世界500家最大银行的第394位,它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都是一个颇具影响的华人企业集团。本文拟对其作一基本概述。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华人金融业也经历了一次“大地震”。我认为,东南亚华人金融业所受的影响可从三个方面说明。首先,呆帐、坏帐大量发生,导致银行、金融公司等金融机关大量倒闭。《国际商报》1997年11月7日载.当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银行的呆帐总额将达730亿美元,占5国银行贷款总额15%以上。1997年11月10日印尼政府坚持要16家银行清盘,其中安德罗默达银行(BankAndromcda)的主要出资人是华人彭云鹏。12月9日《南洋商报》又载,泰国58家负债累累的金融公司除2家…  相似文献   

5.
起着融资功能的东南亚华人银行对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影响甚大,因此,研究战后东南亚华人经济动态时,必需先探索战后东南亚华人银行的发展趋势。政策因素对这种发展趋势起着基本性的决定作用: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迫使马来西亚的华人银行土著化;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促使泰国的泰化华人银行社会化;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导致新加坡的华人银行国际化。应该先提一提,这三种发展趋势并不是  相似文献   

6.
早期新马地区华人社会中的帮派色彩导致帮权经济的产生,这在该地区华人银行业中也有明显体现。本文试图分析新马地区华人银行帮派色彩的表现、产生根源以及淡化的主要原因。一、华人银行中的帮派色彩欧洲殖民者东来后积极参与马来西亚经济,在诸多经济领域对当地华人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华人经济的许多变化。1840年,加尔各答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Calcutta)在新加坡设立分行,这是欧洲金融活动在新马地区开始经营的标志。1859年,渣打商业银行(Chartered Mercantile Bank)在槟城开设分公司,它是马来半岛的首家银行①。1884年,早已活跃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华联银行集团(PverseasUniomBaukGroup),是新加坡国内四大金融集团之一。华联银行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海外华商艰苦创业和不断进取的一个缩影。一、华联银行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华联银行的创业史可追溯到本世纪40年代,它的主要创办人是著名的华人企业家连瀛洲。连瀛洲(LienYingChow),1906年出生于广东潮阳大布乡的书香之家。10岁他只身到香港,14岁来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登岸时,连瀛洲可说是一贫如洗。他先在船务杂货供应店当杂工,23岁时成立了华兴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兼船务代理。1941年,年仅34岁的连瀛洲当选为新加…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东南亚各国中华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华人经济在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华人企业集团变化发展为主线,对1997~2008年期间新加坡华人企业集团变化和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吴开军 《东南亚》2003,(1):59-62
新加坡自 1 965年独立以来 ,经济迅速发展 ,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即已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新加坡这些成就的取得同占新加坡人口 70 %以上的华人的卓著贡献是分不开的 ,而新加坡的华人社会在随着政府对国民实行新加坡化的过程中逐渐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了深刻的变化。一、华人社会变化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新加坡的侵略与占领 ,当时旅居在新加坡的华侨积极参与到保卫新加坡的战斗中去 ,为保卫新加坡而洒热血、抛头颅的华侨为数不少 ,旅…  相似文献   

10.
廖丹 《东南亚纵横》2002,(10):33-36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与其他国家相比 ,新加坡社会的文化基础更具有多元性。本文试从新加坡社会的儒家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和多元民族思想三个方面分析新加坡社会的政治价值观。一、儒家思想华人在新加坡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英国人登陆新加坡之前 ,就已经有华人在新加坡定居。在莱佛士宣布新加坡为自由港之后 ,华人更是大量地涌入 ,逐渐成为新加坡第一大种族。据统计 ,到1995年止 ,在新加坡310万人口中 ,华人有240万人 ,占了将近77.5 %。新加坡的华人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长期的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是一个由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共同建立起来的国家,全国人口有250万,其中华人占76%,为新加坡的主体民族,新加坡是东南亚各国中唯一的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从1905年起,新加坡开始有华侨学校,侨校数和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华文学校在华人社会发展史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英殖民政府对华文学校的作用及它超过了英文学校的发展很不高兴,总是想方设法要改变这一局面,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仍然抑制不住华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是亚洲的小国,国土面积只有621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但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很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亚洲“四小龙”之首。新加坡经济发展中,银行业起了火车头作用。1992年,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20%,已有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387家,其中商业银行137家(本国商业银行仅13家),证券银行76家,金融公司27家,储蓄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在或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中国人,也称"新加坡华裔"或"华裔新加坡人"。2010年,新加坡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即4个新加坡人中差不多就有3个是华人,是新加坡人口中最大的族群。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们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有关宗教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扼要分析了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英属殖民地新加坡华人的职业结构。大体而言,华人的职业主要为商、工(工匠和劳工)两大类。新加坡华人的职业和方言群之间存在着一些密切关系:从事商业活动的多为福建人(闽南人);潮州人主要从事甘蜜和胡椒种植业;广府人和客家人以工匠居多;海南人则是雇员。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中医药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燕清 《东南亚》2001,(1):29-33
新加坡的中医药业 ,最早是由南渡星洲的华侨传入的 ,经过华侨先辈不断努力而得到发扬光大 ,可以说中医药业在新加坡的发展是新加坡华侨、华人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试图回顾中医药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 ,并就其现状和前景作初步分析。一、新加坡中医药业发展回顾(一 )新加坡中医药业的早期发展 (从开埠到独立 )中新之间最早的医药传播是以贸易为媒介的 ,宋元明清历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在向新加坡输入货物的同时 ,也把中医药传到了新加坡。在中新早期的医药交流和发展中 ,彼此引进了新医、新药来丰富各自的医学和医药品种。如新加坡的…  相似文献   

16.
序言 1976年年中,新加坡的人口为二百二十七万八千二百人(估计数字)。其中华人人口为一百七十三万四千六百人(男性人口八十七万三千二百人,女性人口八十六万一千四百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6.14%。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是19世纪东南亚华人秘密会党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本文以新加坡华人鸦片包税商陈成宝为研究个案,分析华人秘密会党在海峡殖民地鸦片包税经营中所扮演的角色,藉以管窥华人在整个海峡殖民经济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前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采取了该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马来西亚化政策,过去曾作为宗主国统治该国经济的英国业已从橡胶、棕油、锡等传统的基础产业撤走,政府企业代之涉足于各个领域,甚至在部分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另一方面,从官方统计的数据看,华人企业随着马来西亚化的浪潮似乎也有了顺利的进展,但是,如果对各个领域加以详细探讨,便会知道到处都有新经济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一马来化的影响,华人企业有了显著的衰退。银行便是其典型例子。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除了两、三家银行之外,所谓的当地银行可以说都是华人银行,但现在却恰恰相反,华人银行已经只有两、三家了,因为大部分都成了政府或  相似文献   

19.
王彬 《东南亚纵横》2010,(10):14-19
一直以来,东南亚华商,尤其是东南亚5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华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蔓延,东南亚华商企业几经波折,自20世纪末起频繁发生的各种危机,为东南亚华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以银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东南亚华商的经营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影响华人银行发展的宏观因素,并对华商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同为多种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两国都有着不断接纳外来民族迁入的经历。15~19世纪,华人族群分别在这两个国家扎根并繁衍。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26%,而新加坡华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6.8%。由于华族在两国都为主要民族之一,华族文化的载体——华语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成为两国华人社会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对于华语教育的发展问题,两国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