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快,世界多个国家或地区陆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应用,将带动智慧城市中文化产业模式和业务形态的创新,进而影响到产业的结构与形态,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一方面,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亟待全新文化产业形态与类别的产生,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产业在新技术背景下的日渐式微亟需新技术的引入以及载体、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智慧城市社会背景下文化产业新业态呈现产业融合趋势明显、生产方式智能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以及消费方式人性化等方面的特征。充分把握智慧城市中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特征,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智慧城市构建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对于研究我国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发展与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金融危机形势下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出新的战略方向.文化产业在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也将充分发挥出来。加快发展广东文化产业,必须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实现突破。通过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来运作的方式,培育壮大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促进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老工业基地沈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工业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互联网+"促进了文化产品标准化、模式化普及,契合了文化产业的体验经济要求,拓宽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技术路径,为创新改革示范区探索文化产业出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文化体系多元并存以及互联网迅速普及,对我国青少年一代的审美时尚和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与速度,推动着文学艺术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交流,打破了民族审美文化的地域局限和封闭性。在部分青少年中由于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过分认同,而产生了审美“西化”倾向。国内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也使“营利”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目的,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媚俗化,使青少年的审美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时期,在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空间上的重新布局和结构上的转型升级,进入了"带际发展"和"业态融合"新阶段。以经济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重点利用和扩大四条路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路径、长江文化产业带路径、产业融合路径和媒体国际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能够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空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文化产业带来了直接的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软硬实力均衡的融合发展之路。以广东省为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荆楚文化圈的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通过政策溪流整合、职能部门协调和文化因子互动等方式构建荆楚区域文化一体化的协同机制;其次,通过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措施,运用文化产业链、资金利益链等方式来消除荆楚文化协同发展的区域壁垒,促进区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最后,通过搭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和文化产业合作平台来推动荆楚文化圈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确立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具备特有的政治属性和产业属性,新业态发展受到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这两种力量共同影响。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现代科技和商业模式运用于文化产业的结果,其核心因素在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平台渠道,新时代背景下亟待提升高质量产品及服务供给。文化新业态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导,是促进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新业态整体上还处于培育阶段,政府公共部门应当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地区有益经验,通过系列管理机制创新与资源集聚措施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何谓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国家统计局将以下8类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建设的理论基础、丰富内涵、实现方式和发展战略进行思考,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文化产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作出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是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空间上高度重叠的地域。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为贵州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和条件。然而,贵州省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存在产业间发展阶段不同步、居民参与程度低、企业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促使贵州省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推动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文化+创意=财富”。要创意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资本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实现山东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市加速转型,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龙井市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入手,阐述龙井市民族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动机和行为也趋向于更加复杂的形式,文化消费的内容也趋向于更加的多样化,文化消费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出来。笔者通过文化消费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阐释出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并探析出在这种新的形式下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寻求经济转型新动力的关键时期,扩大文化消费,是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的重要突破口。文化消费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文化产品供给主导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快速成长及成熟期,文化消费需求刺激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文化消费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质量提升,文化消费方式诱发文化产业业态新生,文化消费主导文化产品供给。作为西部地区文创中心的成都,以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既是文化消费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例证,又是文化消费政策驱动、文化民生服务驱动、大众消费升级驱动、文化科技融合驱动四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波动现象.科技发展程度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的匹配关系,说明了两者之间的适应关系.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制订速度.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各自都以波动的方式前进.由于时滞现象的客观存在,所以两者之间的波动叠加,出现了新的波动现象.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正向效益最大化的途径选择,需要从利益、效益和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波动现象.科技发展程度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的匹配关系,说明了两者之间的适应关系.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制定速度.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各自都以波动的方式前进.由于时滞现象的客观存在,两者之间的波动叠加,出现了新的波动现象.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正向效益最大化,需要在利益、效益和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批判性概念,但它并非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不可取的。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路径是从旧中国的小规模文化产业到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再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是对党的传统文化建设思路的突破。只要确认社会效益的首要地位,把握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平衡机制,文化产业运作方式便能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的构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济南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济南市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发展环境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当前仍然存在人才缺乏、融资困难、科技含量较低、体制创新不够等制约因素。为此,要积极培养人才,拓宽融资渠道,打造品牌产业,创新管理体制,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从而促进济南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8月在广东视察时强调文化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下面,我结合云南实际,谈几点学习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