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和应有之义。华侨华人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浙江华侨华人通过华侨社团、华文媒体、华文教育等多重渠道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语境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促进浙江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和创新手段,加大扶持力度,挖掘当地侨社的文化资源;注重对华侨华人新生代中华文化的培育与涵养;倡导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共生共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政府以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传播、增进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建立和谐友好的世界为主旨而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来华留学生作为世界汉语学习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感知者和传播者;在向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时应该秉承尊重、共存、对话的理念。"善行河北"为留学生感知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社会实践的课堂;应该鼓励留学生为"善行河北"注入国际元素。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定义为: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文化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创新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国学、儒学、易学、孔子热是中华文化复兴的火花。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的分析,指出中华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源流。日本文化无疑是当今世界强势文化之一,而中华文化也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文化,既然日本文化都源于中华文化,那我们除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以外,还应该坚持"文化自信"。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国,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毋庸置疑,然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如今几何,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一番。构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应成为我们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华文化支撑。中国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中华文化人文性的文化特质更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更利于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中国追求"和合"的文化理念使得中华文化具有超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教育界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学院应积极倡导统一战线大协作的文化理念,充分依靠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中华文化学院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者要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位于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必经之路,其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取决于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不同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人文背景。基于中华文明孕育根基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中华文化一样的文化特质和肌理表象。笔者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前世"经历,探究在"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激励下,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的"今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脚点在于富民强国。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基于文化强国视阈,考量新形势下中华文化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寻中华文化复兴策略,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来是"尚中贵和"的民族,"和谐"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儒家伦理道德精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命脉相传的不竭动力。2006年4月,胡  相似文献   

11.
西安建设"中华文化标识地",走以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型城市发展模式,对于破解文化发展难题、引领文化发展方向、驱动社会整体进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西安具备多种多样的重要文化资源,这是其建设"中华文化标识地"的独特优势,但"中华文化标识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传承、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等方式进行统筹规划,重点实施。  相似文献   

12.
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统一战线秉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借鉴"天下归仁"的政道"、天下归心"的治道和"仁者爱人"的工作方法等智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系列论述的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中的价值,开启了新时代中华文化教育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同胞共同的文化根源,中华文化本身即具备强大的"统战效力",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即是文化统一战线,打造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共同体的立意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国家的认同。恢复确立中华文化国家主体性文化的地位,建立和完善中华文化研究组织机构,扩展中华文化研究范围和领域,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加大中华文化教育的比重。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主体性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强调文化主体性意识,警惕"文化殖民主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力量整合,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充分发挥文化主体性作用,筑牢中华文化之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的引领作用,建构具有"中国气派"和"世界眼光"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主义学院语境中的"中华文化"的属性进行了剖释。无论是"文化"还是"中华文化",其首要属性是其意识形态属性。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文化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是一脉相承、始终如一的。社会主义学院应以中共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为导向,"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认同促进政治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政治共识,做好中华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价值传播的主脉络。"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在中华文化价值理念基础之上,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维度相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逐步成为沿线各国认同和维护的共同价值。"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需要发挥文化价值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建立中华文化价值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平台助力、品牌打造、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持机制,塑造民心相通的互信共容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融入世界多极化、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必然要求,成为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造福全人类的重要选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历史时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参与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将成为中华文化成功"走出去"的新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引领,是推动两岸融合乃至实现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伴随着近代以来中国的衰落,西方文明的涌入,尤其是"台独"势力"去中国化"的策动,台湾主流社会虽仍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但不可否认出现了亚文化、甚至价值理念的差异。幸而,蕴藏于两岸社会的中华文化得到源源不断的传承,并没有被人为或外来冲击所隔断。近年来中国大陆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为中华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当前两岸文化融合呈现难得的机遇。推动两岸文化融合,需要以"建构论"为指导,营造两岸文化共有的外部环境,突出两岸教育领域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加大两岸青少年交流以建构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新认同。  相似文献   

19.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中,"中国土壤"包括中华文化的土壤,"天下为公"则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天下观"。"天下观"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性哲学思维,其发轫于西周初期,在"周秦之变"时期得到因袭和发展,完成政治性、精神性、伦理性的统一,成为中国几千年来政治文化的重要基因。近代中国因受西方文明冲击,"家—国—天下"的文化结构虽被"国家主义"重构,但"天下观"将因中国的崛起重新作为价值判断担当。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萌发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以图腾崇拜、天神崇拜为重要内容,西周时期出现的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期,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盛况;自秦汉至清朝中叶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文化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取得了灿烂的成果,同时呈现出制度化、模式化和程序化的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开眼看世界”成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觉醒的标志,新旧文化发生激烈碰撞, 但中华文化转型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