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决不能动摇。 一、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生产力还很落后,农业并没有彻底改变手工劳动和靠天吃饭的局面。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由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给农民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即使在美国和日本这样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2.
解放后 ,我们党敏锐地观察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及时发展和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三个阶段 ,现在正着手领导农民兴办公司制农业 ,通过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试图纵向勾勒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发展历程 ,展示我国未来农业的美好前景。解放前 ,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属于封建的、分散的、个体的私有制。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为封建地主所占有 ,广大农民只有租佃地主的土地、农具才能进行生产。农民被固定地束缚于特定的地主的土地之上 ,没有人身自由。农民对于地主 ,不仅是租佃关系 ,必须…  相似文献   

3.
铜仁市在借鉴国内外农业农村综合体项目模式的基础上,找准发展农业农村综合体的比较优势和不利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路径、对策与建议,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铜仁市落地生根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地养老"仍是大部分农村主导的养老模式,土地流转则冲击了农村自主养老秩序,导致农村养老秩序刚性化。基于皖西南Y村的经验调查表明,土地流转抽离了农民自主养老的经济基础,削弱了农村老人的自养能力,使农村养老秩序从主体性自养转变为依附性他养。农村家庭养老弱化与"以地养老"主流化是土地流转影响农村养老的前提与基础。土地流转使老人农业瓦解,老人从自主性的价值创造者转变为纯粹的资源消耗者。老人难以通过个体努力改变这种被动的养老局面,导致农村老年人陷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困境。对于普通农业型村庄,土地的保障性功能重于生产性功能,土地流转需谨慎推行。  相似文献   

5.
农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农业是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产业,事关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大局。铜仁市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品牌竞争力弱,农业科技应用率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本文立足铜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实施"双百"工程、培育经营主体、建设农业园区、打造知名品牌、强化科技应用等方面入手,探索铜仁市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铜仁市充分利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外商,加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进了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一、铜仁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铜仁市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自然环境优美,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完整,乡村文化丰富多彩,山区农业特色突出,对市内市外的市民充满吸引力。近年来,铜仁市依托"一山两江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的根本,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导的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并严重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土地制度,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必然趋势,把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金沙县桂花乡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铜仁市加快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随着地方经济结构板块不断发生变化,铜仁市高效农业不能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如何将现代山地与高效农业结合起来,是铜仁当前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铜仁市农业发展现状(一)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以市场为导向,发挥铜仁市良好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优势,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产业培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铜仁市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一区五地"战略目标,而坚持生态优先、做活山水文章,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是铜仁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当今世界,环境也不太平。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肆虐、固体废弃物成灾。这种"全球生态危机",倒逼着有良知的人们反思人类经济发展的路径。从威廉·配第的"自然条件的制约"到马尔萨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以土地使用权农户所有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使我国农业取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但此后我国农业连续几年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严峻的现实,令人深思。笔者认为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外部环境不成熟,内部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决定我国农业命运的真正动力还是农业和农村自身,因此,当前应以完善土地法律制度为核心,健全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机制,逐步推动外部环境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业和农村得到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产权股份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余年,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依然困难重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各种土地权益矛盾的突出,农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引发了"三农"问题.土地产权国有化改革、土地产权私有化改革和土地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等设想难以真正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实质,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企业化和国际化道路上,农业经营的市场化和规模化倾向将越来越强,势必要求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使农村土地的流转更具有规模.这就要求农村产权制度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论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担保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现行立法是禁止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为促进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都有可行性;并且对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功能的体现,需要法律上的支持和相关配套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四好农村路"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运输通道,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及助力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设施。该文阐述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意义及作用,并以铜仁市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的成果,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铜仁实际提出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刚刚结束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战略任务 ,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 :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这既是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 ,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 ,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关系 ,用法律保障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因此 ,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立法研究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完成“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工作 ,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法制建设、从而保证农…  相似文献   

16.
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加强对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领导.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规模经营是我国自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确立以后.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准确认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之间的关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发展规模经营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章通过对都江堰市土地流转情况、做法、成效进行的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加快都江堰市土地有序有规模的健康流转,推进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体制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人民公社体制时期;二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将这一发展历程置于工业化的背景下运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可见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不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汲取农业剩余资源;人民公社体制为家庭承包责任制所取代,但没有改变“工占农利”的局面。进入新世纪,我国农村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似乎昭示着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陈吉元为了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继续稳定和完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要进一步明晰土地等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其基础和导向都是围绕着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和创新而进行的。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现实过程中,我国农户因土地经营规模太小,农业生产的许多环节如排灌、农田基本建设、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等,一定程度上单  相似文献   

20.
制度环境是农村留守家庭离散形成的外生变量,只有明确制度环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农民的行动逻辑,从而更为理性地探寻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制度根源。非均衡的制度环境不仅是城乡巨变的根源,更是农民离土离乡的动因。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与农村形成了巨大的鸿沟,社会化小农不得不遵从先在结构的安排走出土地、走向城市,但单向的城镇化使得农民难以实现举家迁移,农村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留守群体,大量农民家庭被迫离散。治理留守家庭离散要从制度入手,通过制度供给来改变"旧秩序"的不公平与落后,制度变迁方式由"帕累托改进"转向"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以"四化"同步战略为主线,推进举家迁移市民化与农村城镇化并重;政策制定更多地考虑家庭维度;增强公共政策的性别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终止留守家庭的非常态生存方式,让农民享受到体面、有尊严的劳动和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