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天柱县农村推行"合约食堂"管理模式,约定好群众办酒桌数、酒席标准和办酒种类等,有效遏制滥办酒席、借办酒席收礼之不良风气。2017年元旦,一场婚宴在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甘溪侗寨举行。在村民声声祝贺中,新郎陶光勇、新娘罗照英二人笑得合不拢嘴。婚宴在村里的"合约食堂"举办。"要是没有‘合约食堂’,我恐怕办不了这婚宴。"陶光勇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如果按照以前办酒的习俗,除了要准备一大笔烟酒钱外,还要跟隔壁邻居借桌椅碗筷。"‘合约食堂’里什么都有,只要缴纳200元管理费,自己去购买办酒所需菜品,其他就不用操心了。"陶  相似文献   

2.
文摘天地     
讲真话没有罪 1960年,周总理到河北省农村调查。一天早晨,总理正在一个农民食堂就餐,遇到一位妇女: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个泥罐,等着打饭(玉米面煮菜汤)。周总理走上前去询问这位妇女,农村办这种食堂好不好?这位妇女二话没说,怒气冲冲地指着总理大声喊:“都是你们上边让下边这样瞎搞!用不了多久,我们这些农民都要饿死!  相似文献   

3.
<正>"算下来,我们镇的工作人员有7种不同的身份,编外人员占大多数,且是乡镇工作的主力。"近日,有媒体在东部某镇调研时,该镇党委书记说。这些人由于身份问题,无法在职务职级上得到晋升,一样的辛苦,却不一样的待遇,很多人看不到希望,没有工作热情。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乡镇打算以集体名义成立一个类似镇办企业的公司,把他们都放到公司,通过平等竞争、公平比选,承担能担负的镇上的水利工程、农田整治、绿化等工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街道大办工业生产的同时,街道上出现了大量的街道食堂、托儿所、理发、修理服务站以及深受群众欢迎的邻里服务所等街道集体福利事业。这是具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街道妇女参加生产以后,要求把各个人家里的家务:看孩子、做饭.以及拆洗缝补等琐事集中起来,交由一个地方办理,有了这种要求,她们就自发地办起食堂、托儿所、修理服务站和邻里服务所来。由于兴办了这些事业,解除了  相似文献   

5.
叶文益 《共产党人》2004,(10):52-54
1961年3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和所属省、市、区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南三区”会议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讨论和制订《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讲话。在谈到农村公共食堂问题时,毛泽东说:“广东有个大队党支部书记说,办食堂有四大坏处:一是破坏山林,二是浪费劳力,三是没有肉吃(因为家庭不能养猪),四是不利于生产。”毛泽东认为广东“这个同志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这些问题不解决,食堂非散伙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把自己的身份融入党的队伍中,时刻不忘党员之身,才不会迷失方向。有这样一则故事:新中国成立不久的土改时期,一位老农到镇上买年画,他买了一张毛主席的像以后,非要再买一张共产党的像。售货员说,共产党是一个组织,不是一个人,没有像。他不信,对售货员说:"人们都说,这个人像共产党,那个人不像共产党。共产党怎么能没有像呢?"  相似文献   

7.
正做追求真理的真人,应该说这是我们最宝贵、最根本的传统。彭德怀就是一个说真话、办真事、信真理的真人,不论身处何种境遇,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从来没有丢掉过自己的赤诚和坦荡。现实社会有诸多陷阱、诸多诱惑;很多人跌入陷阱、因为抵挡不住诱惑。于是人们呼唤制度设计,呼唤光荣传统。前者涉及从机制上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法治进程;后者则关系到我们的追求和信仰,是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  相似文献   

8.
在俺们河南省新野县有个“一人普法说唱团”,团长、演员、编导都是符光录一个人。可名气大得很,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都知道他,喜欢他。媳妇说:俺家让他给唱穷了2003年1月初,俺们来到符滩村符光录的家。见他的媳妇正在补二楼的屋顶,她说:俺家原来是全村的首富,第一个盖起了楼房,现在让他给唱穷了,天一下雨下雪屋里就漏水。符光录在农村算是一个聪明人,脑瓜子灵,看啥学啥,一学就会。他是种地的好手,种西瓜、栽果树,仅果园就承包了7亩。看到磨面赚钱,他办了磨坊,还开过食堂,当过油漆工,学会了给人画像,是全村人羡慕的致富能手。农闲时,他还唱几…  相似文献   

9.
曩宋村是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1909人,人均耕地面积1.02亩。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89元,成为梁河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村。村民们自豪地说:“我们有一个能办大事的好支部。”  相似文献   

10.
1961年3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和所属省、市、区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南三区”会议在广州召开,讨论和制订《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讲话。在谈到农村公共食堂问题时.毛泽东说:“广东有个大队党支部书记说。办食堂有四大坏处:一是破坏山林,二是浪费劳力,三是没有肉吃(因为家庭不能养猪).四是不利于生产。”毛泽东认为.“广东这个同志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全面和片面     
某工人:厂长,明)一食常办得太成问题了,饭菜质次价高,职工们意见可大啦! 厂长:是吗?达个意见不够全而吧。怎么我吃饭的时候,似次两毛钱就能买一个肉北,而且多得吃不了呢了依我石,食堂办得还可以。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了,这个事在网友申引起了反思。他们也比较赞同。有一个叫“知之甚少”网友说,报纸上把这个事情说得一片大好,他认为没有这么简单,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了就能解决官员的腐败问题吗?我们老百姓可不可以百分之百支持它?苟欣文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13.
十五大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探索、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共同纲领而艰苦奋斗的基石。没有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邓小平说:“现在中国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他还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的艰苦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郑州市通过了《城市养犬条例》,成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临时性机构——养犬办。养犬办规定,每办一个狗证要收600元的费用。养犬办目前已经为近2万只狗办了狗证。据郑州市财政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以来财政局共拨付养犬办资金731.09万元。养犬办承认说,每条狗  相似文献   

15.
我们搞农村工作,不论干什么事情,一开始就要所有的人都乐意,不可能,开头总有人不通,有人反对,甚至有人指着鼻子骂我们。十个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齐,有长有短,人哪能都是一样的?若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乐意了,一点意见都没有,我看倒要好好思索思索,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毛主席告诉我们说:“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有先进和落后的存在,就有矛盾,就有不统一。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解决矛盾,由不统一到统一。我们搞群众工作,为群众办  相似文献   

16.
各吹各的     
一个英国人领着一个美国人游览伦敦市区。“那是滑铁卢大桥。”他说,“只用两年就建起来了。”“那有什么了不起?”美国人说,“我们的布鲁克林大桥才花了18个月!”他们走上尤士顿大道。英国人说:“那是尤士顿车站,拆旧站与建新站总共才花了14个月。” “我们纽约最大的车站不足10个月就完工了。”美国人说。 美国人看着34层的中央大厦问:“那是什么楼?”“哦,谁知道?”英国人耸耸肩,“早晨上班时还没有这幢建筑呢!”各吹各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孝道"倡导第一人翟玉和评价"恶人"巡讲团做的是"心灵修复"工程:"我们本身做好人做好事,影响更多的人做好人、做好事。很多不会说人话的说人话了,不会办人事的办人事了,没长人心的长人心了。"其作用是让人加快了脚步(回家孝敬父母),放慢了脚步(离婚、打麻将、上网吧),停止了脚步(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8.
“先杀鹅,后拔毛” “大跃进”办食堂时期,某人抓了一只大肥鹅,皱眉说“这怎么弄呀?”另一个说:“这还不容易,先杀鹅,后拔毛嘛。”就这样一句普通的话,在“文革”中被检举出来,曲解为“先杀鹅(俄),后拔毛(毛主席)”。因而此人被扣上“含沙射影、恶毒攻击”的”反革命”帽子而入狱。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党史博览》编辑部:我是一名从事党建工作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因工作关系,3年前有幸接触到《党史博览》,现已成为贵刊的忠实读者。我认为《党史博览》杂志办得非常有思想,有品位,不愧为全国优秀党史期刊和河南省二十佳期刊。去年报刊征订,在我们公司压缩征订杂志、报刊的时候,我们不仅没有压缩《党史博览》,反而增加了订阅数量。通过3年的学习、阅读,我们认为《党史博览》有看头、有学头,从中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我衷心祝愿《党史博览》能够百尽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越办越能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鞭策人,为我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正>1958年10月2日晚上,毛泽东会见六个国家的代表团并同他们进行了谈话。在谈到关于中国的“大跃进”问题时,毛泽东说:“中国究竟有没有大跃进,我本来也是不相信的。今年在武汉有一次会议,我们一些省委书记在那里开会。那时候正大搞小型水利工程,我问他们,究竟有没有大跃进?他们说确实有大跃进。我说你们看见没有?那些人说,他们可是看见的,确实有大跃进。那时我们辩论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苦战三年基本改变面貌这个问题。我那时候怀疑这个口号,我说是不是可以改为苦战三年初步改变农村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