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阶层的分化给党的执政基础带来了挑战。农村非公经济人士阶层和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对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巨大,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忽视的力量,乡镇统战要把他们作为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农民阶层中出现了分化。本文在概括农民阶层分化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村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阶层以及农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的统战工作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阶层态势及其规范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层分化是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从城乡居民、体制外群体与体制内群体、干部与非干部人员、农村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着手分析当今阶层分化的态势,并从社会分层的制度性因素、先赋性因素、自致性因素的三要素入手阐明了阶层分化的背后原因在于中国特有的二元结构变动情况、经济体制改革和官本位制,最后提出阶层分化整合、规范对策应是消除制度性因素的人为塑造阶层作用、防止先赋性因素对阶层分化的直接推动作用、提高自致性因素的阶层自然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乡村,乡村中的干群关系又是令人关注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乡村干群主体变化和农民阶层分化的新变化,乡村干群关系中存在的新问题,提出建立健康和谐的乡村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民分化和整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资源的动力机制和资源配置原则的运作是中国农民分化的基础性条件,路径依赖因素、动力激发程度和农村社会成员的能力成为农村社会成员是否脱离原属阶层以及流入到哪个阶层的关键因子。而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整合方式失效,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尚为雏形,本文认为加强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是加强农村社会新型整合机制建设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阶层分化现象是文明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社会转型期尤为明显。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在转型期呈现出分化加剧、分化结构不合理、阶层流动频繁、阶层矛盾加剧等特点,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双面效应。一方面,阶层分化推动了中国从身份文化向契约文化转变,通过转变人们的思想提高了其参政的热情,有助于推动政治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阶层分化对政治体制、政府管理机制提出挑战,不合理的阶层结构扩大了贫富差距,破坏了社会秩序,过于频繁的社会流动和社会阶层矛盾加剧引发政治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农村正在由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发展成为城市社会、传统社会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对农村的宣传思想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阶层分化决定了宣传思想工作要有层次性;组织分化决定了宣传思想工作要有渗透性;利益和观念分化决定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紧迫性。要适应这些社会转型,就要进一步拓展宣传思想工作内容,建立和完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思想工作方法,加强农村思想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
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变迁要求我们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工作中转变理念,从“在阶级对抗中找同盟”的思维转变到“在阶层和谐中求共赢”的思维。中国目前社会各阶层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争夺生产资料占有权的阶级关系,作为阶层而存在的各社会群体,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阶层分化导致执政基础更加复杂,表现在:原来的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的同质性特征越来越弱,异质性越来越强,分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阶层位序排列与传统的阶级位序排列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些阶层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有些错位;阶层分化中的阶层利益冲突初步显现,阶层的心理隔阂初现端倪。应对阶层分化,巩固执政基础,必须掌握阶层分化态势,控制阶层分化中的利益冲突,通过制度改革保障阶层边界的开放性,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防止产生阶层心理对抗,构建阶层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农村阶层分化明显扩大,这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分析不同阶层的文化现状、文化需求以及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不同措施、对症下药,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在社会转型的推动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分化,而"人民群众"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展、阶层分化中的固化趋势以及社会中间阶层比例的增长缓慢则构成了分化进程中的显著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归类,有利于发现伴随阶层分化而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加强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突发性群体矛盾时有发生,这是应面对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视农村社会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健全党员和干部深入联系农民群众的责任制及长效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关心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控辩平等问题是刑事审判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我国现行实判制度在控辩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控辩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法官只能作为案件事实的认定人和适用法律的裁决者。实现控辩平等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诉讼结构 ;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中的实体正义 ;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的公诉水平 ;有利于健全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林建华 《理论前沿》2002,26(12):15-17
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是当代世界上极其重要的两大类政党。从20世纪初迄今,两党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14.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关系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调整利益关系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利益格局调整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深刻认识利益格局调整对党群关系的巨大影响,积极探寻对策思路,扬长避短,正确调整利益格局和利益矛盾,努力巩固新形势下党群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群众与党心连心,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延安精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工会论坛》2001,7(1):67-69
讲正气是三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正气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必须树立和发扬的最大的正气.当前弘扬正气主要是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在党内乃至全社会形成一种正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与劳资博弈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的特征体现在劳动关系上,就是要让劳动者劳动更有尊严、生产更加安全、分配更加公平、生活更有保障。同时还应包括平等合作观、人本观、利益共享观、稳定观、诚信观和社会责任观。和谐劳动关系是实现企业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和则两利”的双赢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的最大类书。创意并真正主持这项工作的,是清康熙皇帝之三子诚亲王胤祉的老师陈梦雷。全书在康熙晏驾前已经完成。雍正帝胤祯即位后,因对与其争权的前太子胤、三哥胤祉极为不满,所以对为胤祉主编该书的陈梦雷痛恨至极,将其流放。该书原稿及相关的原始资料可能在陈梦雷家被查抄时销毁,这是该书成书过程至今不详的原因。乃礼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者到城镇打工,他们将自己获得的收入寄回家乡,提高了当地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但这并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相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渐拉大之势。这里有复杂的原因。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没有多大帮助,要有效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还应结合消除不合理的行业进入壁垒,发展农村经济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近期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等问题。对此,应继续稳定和完善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建议恢复婚检,加强婚育、保健和教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惩用B超鉴定性别后有意堕女胎的行为;加强计划外生育的管理,健全城乡基本保障制度,扭转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