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于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一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2.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危如累卵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3.
王琪 《广东党史》2016,(6):9-11
红军长征途中有两个重要的拐点,一是1935年2月召开的扎西会议,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新起点,一是1935年9月召开的榜罗镇会议,确定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这两个重要的拐点在红军长征途中以及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红军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延安记录了中国革命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这块古老的黄土地就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总策源地。直至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  相似文献   

5.
正红军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对长征的伟大意义和不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给予了精辟的总结和论述。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所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这里的新局面既有  相似文献   

6.
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很快风靡全国1935年2月,在上海雷米路(现永康路)一家纸烟店楼上的亭子间里,中国革命音乐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成员吕骥,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  相似文献   

7.
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8.
30年代中期,中国留学日本的学生比较多。1935年,不完全统计,仅在东京就约有5000多人。其中有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青年在国内进行地下革命斗争,由于党、团组织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在当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有困难,而转移到日本,在留日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并在当时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东方图书馆”的东  相似文献   

9.
刘仁 《党史博览》2018,(8):23-28
正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挽救了党和红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尊重共产国际的前提下,独立自主探索自己的方针政策。1934年5月,季米特洛夫被选进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上,他正式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从1935年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这一时期毛泽东与季米特洛  相似文献   

10.
1、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2、1919年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描,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4、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①瞿秋白博学多才、广有建树,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又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提出过自己的重要见解。本文仅就他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12.
胡晓会 《世纪桥》2010,(21):17-18
1921至1935年是中共成立并逐渐发展的阶段,对早期中共对外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外关系。本文试图分析早期中共对外政策的三个特点:首先,在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中,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并服从于世界革命;其次,在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中,以阶级利益标准处理中外关系,并且将阶级利益凌驾于民族利益之上;最后,在处理中苏矛盾时,中共对苏联政策具有苏联利益中心倾向。  相似文献   

13.
正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Z1):17-19
<正>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直到1947年3月撤离。在这10年里,延安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成为了照耀中华民族前进的灯塔,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一个对中国革命产生巨大历史意义的延安时代。这一时代不仅诞生了《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  相似文献   

15.
抗日救国,是一二九运动的出发点和落点:海峡两岸历史学家对这个运动的历史评价具有基本的共识 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和发展,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历史上,特别是在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到来,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一,一二九运动鲜明地显示了抗日救国的性质。这个运动的矛头是直指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之后,继而于1935年制造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阴谋蚕食华北,并进而妄图独占中国为其殖民地侵略的行径。保卫华北,保卫北平、天津,保  相似文献   

16.
苟坝,这个距遵义50公里、仅有12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在1935年3月,大片油菜花激情绽放的美丽时节,因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次重要会议,因雨后春夜一个提着马灯的孤独伟岸身影,使它声名鹊起,永远铭刻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17.
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正式作出了将中国革命大本营和红军长征落脚点放置到陕甘苏区的重大决策,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长征以来始终困扰党和红军的战略目的地问题,而且在政治上彻底肃清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党和红军的消极影响,事实上确立了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的政治路线和行动纲领,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形成,在思想、政治和军事上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此,中国革命这艘航船在毛泽东这个伟大舵手的带领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19.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彻底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并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20.
黄铭 《党史纵横》2013,(6):8-11
张浩是在延安时期早逝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关头,他于1935年11月,历经千难万险,长途拔涉艰辛回到国内,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后来的走向,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至关重要作用。张浩的早期革命生涯张浩原名林育英,湖北黄岗人,是从林家大湾走出的中共历史上著名的林家三兄弟之一。另两位一位是其堂弟,中共早期党员,30年代在上海龙华牺牲的先烈林育南;还有一位,也是其堂弟,就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