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效果针对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自侦、自捕、自诉”缺乏外部监督的状况,顺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10月出台《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下称《规定(试行)》),在全国检察系统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此举从理论上解决了公众对检察机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在2004年9月14日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关于全市检察机关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充分肯定了人民监督员制度,也充分肯定了这个报告.下面谈谈个人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试行两周年之际,市、区检察院分别开展了工作交流座谈会、理论研讨、法学理论讲座、监督评议案件、对干警的执法活动进行测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平区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充分展示人民监督员的风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自觉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当前,人民监督员制度仍然缺乏法律依据,如何抓住机遇,总结完善,实现立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本文略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社会广角     
《山东人大工作》2008,(1):58-62
甘肃省会宁县人大常委会试行“意见建议纸”;河南省南召县人大常委会施行人大信访联络点制度;浙江省温州市人民监督员由人大常委会任命;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助推人民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6.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检察机关加强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试行两年以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但由于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研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对于促进该项制度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仅就该项制度具体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法律依据不具体、不明确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存在有无法律依据,目前存在不少争议。在实践中,有不少人认为人民监督员制度有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  相似文献   

7.
近日,高检院专门出台了《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规则)。  相似文献   

8.
人民监督员制度具备司法民众参与、检察监督等制度功能,同时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在制约公诉权行使方面,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研究探索检察审查会制度的运作状况,可以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的思路.建议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时将人民监督员制度规定进去,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律化.同时,强化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程序性约束力,促进人民监督员资格的平民化与选任程序的中立化,赋予人民监督员调查询问权.  相似文献   

9.
要闻回放     
《台声》2007,(3)
神州大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2月1日召开的2007年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国家药监部门将在药品生产企业试行驻厂监督员制我国药监部门将在药品生产企业试行驻厂监督员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人物简介:雷万亚: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新闻背景:重庆公开选任278名人民监督员日前,在重庆市人民监督员选任大会上,重庆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元鹤宣布,该市检察机关首届人民监督员公开选任工作顺利结束,全市278名人民监督员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履职。会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市检察院检察长余敏等领导,为21位人民监督员代表颁发了"人民监督员证"。重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雷万亚在通报全市统一、公开选任人民监督员情况时说,市检察院于2008年11月制定了人民监督员选任工作办法,决定由市检察院统一向全市公开选任人民监督员。此举在全国检察机关尚属首次。2008年11月19日,选任报名工作启动,全市共有1082名各界人士报名。经过严格考察、公示等程序,来自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的278名新一任人民监督员正式产生。本届人民监督员从性别比例、年龄层次、文化程度、行业分布、身份界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监督员选任的广泛性、民主性和群众性。——检察日报  相似文献   

1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为解决自侦案件的外部监督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制度创新,对于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新的制度创新,人民监督员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应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快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实现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人民监督员制度打破了检察机关一度封闭的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增强了透明度和参与度,有利于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目前,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推进背景下,坚持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需深化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认识,适时出台《人民监督员法》。  相似文献   

13.
《天津人大》2008,(4):48-48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八届人大常委会向苏美云等11位同志颁发了人民监督员确认证书。此举被认为是开了南通市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外部选任”之先河。港闸区人民检察院在开展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中碰到一个难题,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监督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检察机关和人民监督员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原先人民监督员由检察机关自选并颁发任命书的选任方式,使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名额、管理、经费保障等权力都与检察机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陷入了“被监督者选择监督者”的局限性中。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在对人民监督员的身份、选任和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上有很大的进步。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规定》未能完全消解制约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的深层因素。在吸取试点实践的经验和借鉴域外制度的基础上,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制化、确立独立的选任主体、形成正当的监督程序、强化监督的程序性效力是进一步完善《规定》、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发展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存在的问题2010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下称《规定》)。这标志着人民监督员工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也标志着人民监督员制度正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对检察机关直接侦查案件的监督,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十省、自治区、直辖市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我市检察机关被确定为试点单位之一.日前,已在我市检察机关8个试点单位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7.
2月27日,省人民检察院举行了“第二届人民监督员颁证仪式暨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明达在会上指出,要把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与人大监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黄岑 《公民导刊》2005,(12):39-40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自2003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在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89个检察院开展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经人大、政协和有关部门推荐。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9015名。人民监督员共监督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拟不起诉、拟撤销案等“三类案件”6719件。  相似文献   

19.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中央确定的司法改革重要举措,是为了加强外部监督,切实防止和纠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执法不公的问题,根据宪法和法律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的规定。检察院在工作中应大力推行人民监督员工作与检察部门的协作机制,促进人民监督员工作与检察工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针对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侦查案件而建立的一种社会监督制度。试点至今,成绩斐然,但亦暴露出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本文结合人民监督员制度运行的实践,借鉴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的经验,就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