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记者,尤其是驻县记者,常常感叹舞台过于狭小,无缘采写大新闻、好新闻,于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积极性难免受到影响。刚刚参加工作那段时间,笔者对此深有同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地市一级的媒体主要面向基层,碰不到大题材,没法写出好新闻。小事件真就写不出好新闻、大新闻吗?答案是否定的。基层并不缺少好题材,关键在发现。一些小事件蕴藏着大主题,只要记者善于发现,找准角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以小见大,采用新颖的写作手法,托出事件独特的新闻价值,小事件同样能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3.
一件件作品是记者生涯的一个个足迹,每一个年度的成功之作无疑是值得骄傲的精品之作,但与成功擦肩而过的作品又何尝不更令人深思、更值得每一个记者去探究其失分之所在?从2001年以来,本人连续四年因各种原因与“好新闻”失之交臂,仔细分析其中原因,既有从业之初的基本功不强,又  相似文献   

4.
基层出新闻,千真万确;但是要采写并刊出大量生动鲜活、读者喜闻乐见的基层好新闻,不是轻而易举之功,这也千真万确。今年以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潮流和追求。记者们以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6,(11)
正真正的好新闻,要用真情,去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用真实,去报道生活中的苦与乐;用真心,去赢得社会的温暖和尊重。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想采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好新闻,就必须沉下身子,走进基层,走进百姓的心中,用"真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2014年,黑龙江省政府把解决鸡西城市引水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一个个标段相继开工,我也开始了日夜兼程的报道工作。2015年9月23  相似文献   

6.
本人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已有19个年头了,先后有60多篇稿件获得了地市级以上好新闻奖或新闻论文奖。2004年我采写的消息《取消"皇粮国税"港城敢为  相似文献   

7.
<正>有幸参加了这期兵团工运系统新闻骨干培训班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效果很好,"电"充得很足,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新闻贵在"新",只有"新"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新闻,只有推陈出新,才是好新闻,才有抓人眼球的新闻价值。但要想写好新闻,除了新闻的5个要素,3个度(深度、广度、长度),2个知(公众未知,公众想知)外,还要注重新闻的结构组成。一是标题要吸引人。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一双会说话的动人眼睛,让读者看了标题就有一种迫不及  相似文献   

8.
随着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对新闻资源的抢夺也日趋激烈,获取有特色的新闻甚至是独家新闻成为了各电视台的法宝。如何“抢”到好新闻,“抢”到独家新闻成为各媒体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分析了电视新闻中“抢”新闻的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为电视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更好的“抢”新闻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导语是引导观众观看电视新闻的关键。如何使电视新闻导语更有“磁性”。文章认为导语要吊起受众胃口,要善用矛盾冲突、要展示最新信息,这些特点对写好新闻导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98至2001年度,我曾连续四次担任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的评委。我深感,好新闻评选的过程,既是对当年度全省报业新闻业务工作的回顾、检阅和总结,也是一次生动、现实的业务学习和研讨的机会。每次评选带回来的省好新闻作品可以说是开展业务研讨的一笔笔财富。这些新闻佳作,从总体上反映了江苏报业过去几年在新闻改革中的探索和创新。一、在报道事实上求新,捕捉鲜活事实,回归新闻本义新闻的要义在“新”,好新闻评奖的一个基本标准也在“新”字上。构成一篇好新闻作品的要素之一,首先是内容新鲜、题材重大的事实。经济和社会生活既丰富多彩,又瞬息万变,给报纸新闻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敏感地抓取发展变化中的新题材,写闻所未闻之事,或从老主题里淘出新含义,及时引  相似文献   

11.
权威、高端、主流的党报要办得出彩,办得好看,必须要在版面形式和内容上下工夫,扮靓版面,贴近读者,这就需要精心策划好新闻。因为好策划能明确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避免报道的盲目性,有助于优化报道选题;能更好地捕捉信息,开掘主题,集思广益,使报道上档次、上水平;能使采编内部有效分工与协作,实现报道价值的最大化;能带出好的新闻载体——名栏名刊;也能巧借外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自中共重庆市委新经济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在“中国当红网”和“重庆‘两新’党建网”上启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好新闻大赛以来,1个月时间就收到各类稿件150余篇,采用100多篇。文章内容丰富、反响热烈,绝大多数都有网友点评,有的多达170余条,产生良好的效果。大赛还选登了来自上海、天津、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甘肃、内蒙古、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人眼里,记者最爱凑热闹。哪里有重要活动,有突发事件,或名人出场,媒体一拥而上,新闻记者就像追着球满场跑的运动员。但真正的好新闻,关注的肯定不是那么戏剧性、表面化、喧哗的现象,而是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近读一则新闻:在山西浮山县史演河乡的一片空旷荒野上,树着一块大石碑,碑文为“省长植树碑”。碑文的落款是:“中共浮山县委、浮山县人民政府”。原来,当地领导听说某副省长要来浮山植树,便立了此碑。结果碑立好了,某副省长却没有来,这块“超前碑”便被群众讥笑为“荒唐碑”。   这条新闻,图文并茂,十分生动,耐人寻味。因为它抓住了当今人们切齿痛恨的吹、捧、拍、假、大、空,欺、虚、浮、骗、谎等现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不失为一篇好教材,也不失为一篇好新闻。   我不知其他读者看了这条新闻有何感想,我倒是觉得令人深…  相似文献   

15.
几次参加江苏报道奖的评奖,都有较大的触动,今年的触动似乎更大些。一则是一种大丰收后的喜悦,我们收获了新闻精品更收获了经验;二则是刚从省报纸好新闻评选会上归来,明显地感到两次评奖前低后高,相差较大。于是在触动中引发了思考:为什么中央驻苏媒体能够棋高一着呢?我的回答是:请看精品背后的力与度。  相似文献   

16.
2000年5月8日,笔者和本报竺士东同志合作撰写的《没有真本事《请你回老家/卡森公司辞退“洋南郭”》一稿,在《嘉兴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反响。当天笔者就收到了不少领导及新闻同行的电话,称这篇新闻写得好,写出了新意。随即《浙江日报》、《浙江工人日报》《经济日报》、《文摘报》等20多家报刊也刊登、转载了这篇新闻。《卡森公司辞退“洋南郭”》一稿获得了当月嘉兴日报社好新闻一等奖,并荣获2000年度嘉兴市好新闻一等奖、第10届浙江省市地党报头条新闻竞赛一等奖、2000年度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浙江工人日报社“安利杯”头条新闻大赛二等奖。浙江海宁卡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张金也曾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没想到这么一件对我们企业来说很平常的事,倒成为几十家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明白了一个人的生命必须和百姓相连,百姓的是就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是,这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值得回忆的好新闻!还记得2003年初,我在新疆巴楚地震灾区采访,被这看似贫穷落后的琼库恰克乡乡民感动,也被党中央及新疆各族人民帮助巴楚灾区重建家园的场景感动。作为一名汉族记者,我在维吾尔族村落里采访时,得到维吾尔族百姓最热情的招待,从而改变我了对记者工作的看法,更加执着地爱惜这个工作了。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因可读性、趣味性强,而为受众普遍接受,现已成为众媒体“主打产品”之一。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面对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少数媒体为一味迎合某类人群的口味,其传播的社会新闻呈现出媚俗化的不良趋向。同时,面对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一些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的记者认为,写社会新闻不及写时政要闻那样易出好新闻。其实不然,近两年来,《宜兴日报》的各级各类好新闻获奖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社会新闻部记者之手。事实说明,社会新闻记者只要胸怀大局,心中有爱,笔下流情,和时政新闻记者一样,同样能采写出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言,"大道理"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小道理"是谋求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生存发展的方法论。"小道理"离我们比较近,容易理解,讲"小道理"往往受欢迎;而"大道理"虽然博大精深,但往往联系实际不够,被视为空中楼阁,不受待见。实际上,每件事情中都蕴含着"大道理"和"小道理",但最终"小道理"归"大道理"管着。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1,(22):44-45
发达的市场经济,不仅需要自发的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当然也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但信任出问题,往往在于“看得见的手”不受制衡。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但应当有明确的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