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本性的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近代以后,哲学家们摒弃了以往把本原看作是产生世界万物的基质或构成世界的元素的观点,转为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去理解本原,把本原理解为这种关系中第一性的东西。哲学发展的史实证明,无论何种哲学都是以对物质与精神关系这一本体论问题的回答为基点形成和发展的。所有唯物主义都用不同的方式坚持物质本体论,所有唯心主义也都用不同的方式来坚持精神本体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坚持的仍然是物质本体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物质本体论,使物质本体论成为一种科学的和彻底的物质本体论,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变革。认为物质本体论只是旧唯物主义范畴的观点,以及认为物质本体论不是马克思的思想,而是恩格斯、列宁的思想,进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的观点,都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为什么具有统一性?一种意见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以能够是统一的,不在于它们之间有共同的东西,也不在于唯心主义有“合理内核”,而在于它们的对象是一  相似文献   

3.
旧唯物主义有许多缺点,但其主要缺点不是形而上学性.所以,从缺少辩证法这条思路去寻找旧唯物主义何以没有唯物史观的原因不可能有正确答案.从马克思的观点看来,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其之所以没有唯物史观是由其固有的"直观性"这一主要缺点导致的必然结果.而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唯物史观,从根本上说,不是因为具有了唯物辩证法,而是由于通过正确理解和把握实践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确立并贯彻了一条"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路线.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与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区别和对立,实质上是实践唯物主义与直观唯物主义的区别和对立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矛盾统一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关系。说这些对立的范畴是统一的,就是说:一方面。客观物质是第一性的,主观精神是第二性的;实践活动是第一性的,理论认识、知识是第二性的。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理论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这些就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它是与唯心主义、不可知主  相似文献   

5.
唐峻 《求实》1990,(Z1)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阐明了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客观观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根据科学唯物主义的要求,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并以此作为全党从事一切实际工作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指出,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原理,是人类实践经  相似文献   

6.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唯物主义的物质意识观 什么叫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并可被人们所认识。承认还是不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命题,是哲学史上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大派别的分水岭、试金石。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宇宙里,有的东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如楼堂馆所、道路河流等,有的虽然看得见,  相似文献   

7.
实践唯物主义,是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的研究的热点。尤其是1988年以来,报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引起了哲学界较大的反响。然而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却相去甚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实践活动既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对立的基础 ,又是使对立双方联系起来的桥梁 ,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由于实践活动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 ,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 ,同时 ,又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反映并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所以马克思说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则在于它的实践性。实践活动中的精神文明 ,主要是指实践活动主体在从事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的辩证关系,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立足点。邓小平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形成的,并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这一理论体现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坚持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革命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兴良 《求实》2004,1(5):24-27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哲学观”上的革命 ,而不首先是“本体论”上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也不是“主客统一的生存论哲学” ,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改变世界”的革命哲学。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革命哲学 ,必须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为坐标 ,把它看成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 ,任何把马克思哲学纳入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路或概念系统的尝试 ,都可能离开了马克思 ,而不是“回到”或“走近”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前哲学界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中有一种主张是用“实践本体论”来取代物质本体论。何谓“实践本体论”呢?从主张这一观点的文章来看,所谓“实践本体论”不仅指实践概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且还指“实践本体是存在的本质”,“存在只是实践中的存在,本体只是实践的本体”,认为唯物主义所主张的“物质本体”是一种脱离人的实践存在而存在的抽象本体,只是一种“虚无”。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声称,“实践本体论”、“哲学主体论”是马克思的原意。对此,笔者不能苟同。本文专就“实践本体论”问题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问题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基本观点,不仅把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把它看作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邓小平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一、生产力标准是彻底的唯物主义邓小平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都遵从实践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事物有不同看法,并不奇怪,问题在于孰是孰非怎样判断。通过实践的发展,原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认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然后论述其各自特征,最后归之“这种斗争也贯串于哲学史的始终”。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论述的,字句也相差无几。按照现行教科书观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水火相克,势不两立的。理论界也有人谈及形而上学的历史必然性和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性,但这是以其绝对对立为条件。为前提的,似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毫无统一性可谈。但是,这样一种没有统一性的对立难道符合唯物辩证法吗? 不,不符合。  相似文献   

14.
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一大发明创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突出贡献。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专利,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这种观点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否定。现在又产生另一种极端的观点,对“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国家宏观调控”提出异议,即主张在市场经济的前面去掉社会主义。这种观点同样是错误和有害的。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关系上,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是二者分离的观点,二是二者结合统一的观点。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从  相似文献   

15.
张军 《理论建设》2012,(4):31-36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界中,感性世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世界,是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类世界,是处于不断生成和发展过程之中的开放的世界。而感性世界的现实性、统一性、开放性只有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说明。感性世界的现实性是在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性世界的统一性必须通过现实的、开放性的人的实践,才能够不断地得到实现;感性世界的开放性始终以现实的、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的实践过程为内容。这说明了感性世界的现实性、统一性、开放性统一于感性世界的实践本性,是统一的实践对感性世界本质的确证。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现实世界是其对象,因而实践范畴就具有总体性,它实现着自然与社会、人与对象世界、事实与价值、科学范导与人文关怀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畴的总体性是渗透着唯物主义的。一般唯物主义没有达到哲学的总体性,实践的人本的唯物主义才是总体性哲学。  相似文献   

18.
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领导方法的统一性吴昌荣马克思主义认为,重要的问题,不在于用哲学去解释世界,而在于从正确的世界观为指导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历来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重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了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并认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因此人类始终不能真正摆脱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天然制约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以大量的篇幅来阐述其生态思想,这些内容长期以来被忽视.其中,物质循环理论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早思想渊源,而发展循环经济是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些结论至今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极其宝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8)
<正>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恩格斯曾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