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浙江发展新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抓住世界经济危机蕴藏的战略机遇,国家制定了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带动京津冀经济圈发展,以长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东部沿海区域发展,以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引领南部沿海区域发展,以成渝经济区、天水一关中经济区建设辐射中西部区域发展,形成中国开放型经济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下面简称《规封》),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赶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比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3.
苏全水 《当代广西》2009,(20):30-31
自治区党委作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的战略决策,对于形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龙头”、以桂西和桂东为“两翼”、以沿路经济带为“中轴”、以西江经济带为联结“纽带”的“黄金发展网络”必将起到“纲举目张”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提升。为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宁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  相似文献   

5.
陆义敏 《当代广西》2013,(24):29-29
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实施“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纳入两岸问题,特别提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将台湾纳入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规划,并将促进“环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也充分显示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沿海沿江沿边,这是广西的区位优势,也是广西谋划发展的着力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开放开发,已成为广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广西发展全局,"双核驱动"战略应势而出,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为助推广西发展的另一引擎。至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西江经济带齐飞并进,成为肩负广西发展的两大核  相似文献   

8.
千里西江,发端云贵,借道广西,直奔粤港澳,自古以来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随着铁路、公路的飞速发展,这条百舸争流的河流曾经黯淡了繁盛的色彩,西江经济带也在北部湾经济区风生水起的大潮中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3,(4):5-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都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是我国沿海两湾、两角、两岸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天津滨海新区先进经验,更好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要加快完善产业布局,特别是加快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布局,用产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3,(24):27-27
“双核”驱动战略提出后,4月中下旬,自治区主席陈武先后到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调研。  相似文献   

11.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了海西四个战略定位。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从地方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将给海西带来什么?如何珍惜面临的重大机遇,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本刊邀请了4位嘉宾,分别对海西四个战略定位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展示其深刻内涵和给海西带来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9,(6):22-22
在我区2009年“产业优先发展、交通优先发展、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的三个优先战略规划中,交通与北部湾经济区这两个优先发展的叠加,使北部湾经济区内及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大交通建设成为了关注的热点、投资的焦点和拉动内需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3,(6):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都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是我国沿海两湾、两角、两岸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天津滨海新区先进经验,更好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要加快完善产业布局,特别是加快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布局,用产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加快港口、航道建设,提高能  相似文献   

14.
如何破解福建的“边缘化”难题?福建上下一直在苦苦地探索。在2004年1月举行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福建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2006年3月,“支持海峡西岸”正式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这对于福建确立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极为有利,福建的发展态势引起海内外经济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1,(21):M0001-M000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从“风生水起”到“千帆竞发”,电力这一支撑性能源功不可没。“十一五”期间,广西电网公司在北部湾经济区完成投资148亿元,做好一系列重点项目配套供电、送出工程建设,助推北部湾经济区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家寿 《当代广西》2013,(24):34-35
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西江经济带崛起的“双核”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30日,全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建设"双核驱动"战略,提出将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升级版,加速西江经济带崛起,加快形成支撑引领全区发展的两大核心增长极,并辐射带动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开创"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开放发展新局面。为此,自治区还专门出台《关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户籍制度、港口体制、园区体制、通关一体化等4个配套改革方案,出台《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并制定《实施"双核驱动"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双核驱动"战略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8.
易艳辉 《今日广西》2008,(14):36-37
今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开放合作的重大举措。国家把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突出了开放合作的主题,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造次区域合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14,(22):20-21
正当下,"双核驱动"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热词。这一发展战略提出前的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从此进入了风生水起的发展快车道。同年,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的发展决策稳步推进,西江经济带呈蓬勃发展之势。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双核驱动"战略实施一年多,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和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2.9%,其引擎作用不言而喻。在两"核"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双核"驱动广西全局发展,进而实现"两个建成"目10 30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各个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发展渴望,可以用争先恐后来形容。今春两会期间,粤港澳特别合作区、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等关于区域发展的话题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板块,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