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二、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联名发表《莫斯科宣言》蒋介石以"煽动暴乱"罪名通缉邓演达。在武汉,机枪已对准邓演达的住处。邓演达深感大革命的失败已无可挽回,于1927年6月30日秘密离开武汉,8月15日到达苏联莫斯科,受到苏联红军总司令部的热情接待。9月7日,宋庆龄、陈友仁到达莫斯科,受到苏联外交部的热烈欢迎。邓  相似文献   

2.
1931年上半年,临委会的组织活动和起兵准备已有相当规模,对蒋介石政权造成威胁。2月,蒋介石幽禁胡汉民,举国哗然,宁粤分裂,国内政治局面更加动荡。蒋介石派王柏龄到上海,与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合谋侦察临委会的活动,并悬赏30万元缉捕邓演达。形势十分险恶,同志们都为邓演达的安全担心,劝邓演达去日本或香港暂避.  相似文献   

3.
邓演达烈士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主要创始人 ,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者 ,也是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之一 ,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193 0年 8月 9日 ,邓演达在上海领导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即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他坚决贯彻和落实孙中山先生的中国民主革命主张 ,积极策划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的活动 ,为蒋介石反动政府所不容 ,于19 3 1年 11月 2 9日在南京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一、邓演达烈士在南京壮烈牺牲的经过邓演达一贯反对蒋介石 ,使蒋介石对他的革命行动既怕又恨 ,于是重金悬赏捉拿他。19 3 1年 8月 17日下午 4时 ,邓演达在上海愚园路…  相似文献   

4.
朱蕴山晚年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图为他在民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和民革中央副主席吴茂荪(右)合影。营救邓演达由于叛徒的出卖,邓演达不幸被捕。邓演达被捕后,临委会立即开始营救,举行了有邓演达胞兄邓演存参加的紧急会议,推举朱蕴山主持营救工作。不少人建议劫狱,在南京,有黄埔生自发组织武装营救队,不幸事败,被蒋介石通缉。1931年10月,黄埔二期学生许沅圃(临委会成员)从南京潜往上海,向朱蕴山提出具体的营救计划。他说,邓演达被关押在三元巷军委会后面,他有一个排驻防三元巷,负责监护邓演达。他的亲信卫兵一个班,每星期日夜间值班,…  相似文献   

5.
正至1931年上半年,农工党的组织活动和起兵准备已有一定的成效,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反动统治者的恐慌及对它的嫉恨也随之加剧。蒋介石派王柏龄到上海,与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合谋侦察农工党的活动,并悬赏30万元缉捕邓演达。当时情况十分险恶,很多同志都为邓演达的安全担心,力劝邓演达暂时离开上海以避风险。邓演达为了回应同志们的关怀,激发全党的斗志,在农工党中央的《政治通告》中写道:"革命是站  相似文献   

6.
樊振 《前进论坛》2011,(5):40-42
1927年3月7日,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邓演达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农民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土地委员会委员。是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形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无比愤慨的邓演达决意与蒋、汪分道扬镳,先后拟具了《告别中国国民党的中国同志们》、《上中执会呈》、《辞职宣言》以及《中央农民部长的辞呈函》,毅然脱离国民党政府,秘密离开武汉前往莫斯科继续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谁都知道,柳亚子是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柳亚子才气横溢,一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特别是他与毛泽东的友情和诗词唱和,更是广为人知。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柳亚子的诗词为“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柳亚子的诗词中,还有几首是讴歌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伟大的民主革命者邓演达的。有一组四首是柳亚子获知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而写的。1931年11月29日晚,邓演达在南京被蒋介石秘密杀害,到12月中旬,噩耗才逐渐传开,正在上海的…  相似文献   

8.
邓演达回国组党(续)罗任一军事活动邓演达主张,中国革命必须用武力打倒蒋介石,夺取政权。所以,他首先是运用自己在黄埔时期的威望,组织黄埔出身的军人,拉垮蒋的嫡系部队;其次是联络陆军小学、中学及保定出身的军人,共同倒蒋。邓演达自信,他能领导、组织一部分有...  相似文献   

9.
八方奏捷     
邓演达第二次国际学术八方奏捷(杨超元、朱颂华)研讨会在惠州市举行  为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建党70周年及深入研究邓演达先生的思想文化遗产,2000年9月2日至4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政协惠州市委员会、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广东邓演达研究会共同主办,农工党广州市委会、政协惠城区委会协办的“邓演达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者、可敬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邓演达烈士的故乡——广东省惠州市隆重召开。  这是继1995年召开第一次邓演达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来自…  相似文献   

10.
在这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70周年将临的日子里,父亲所述他与邓演达先生相识相知、生死相托的往事,不断在我脑中盘桓,心头萦绕,以至夜不能寐。  父亲季方是在邓先生到上海物色黄埔军校教官时认识他的。初见邓先生似乎生活优裕,觉得与“肉食者”谋革命是没有意义的,经先生解释是工作需要,方始释然。到黄埔后,因了解到父亲一无不良嗜好,独嗜“真善美”,邓先生遂留父亲在办公室做他的助手,相知日深。二次北伐时,他俩经常与俄国顾问铁罗尼一起讨论农民与土地问题,就更志同道合了。  邓演达二次出国,在莫斯科与宋庆龄、陈友…  相似文献   

11.
正四、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1930年8月9日,邓演达在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290号(今黄浦区淡水路332弄1号),主持召开了有10个省区的代表参加的全国干部会议,宣告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成立。出席会议的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季方、郑太朴、朱蕴山、李世璋、郭冠杰、丘哲、潘震亚、杨树松、黎明、江董琴、王枕心、罗任一、万灿、谢树英、詹显哲、丘学训、丘萼华、  相似文献   

12.
李岚 《黄埔》2006,(3):40-40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学生共645人。 由于当时各省都在军阀统治下,只有广东省可以公开招考,因此特在上海设了招生委员会,由军校筹委会委托参加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包括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回到各地通过两党地方组织推荐介绍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前往上海报名的约有500多人,分两次考试,共录取200人,发给路费再次赴广州参加复试。广州则在1924年3月27—29日举行招生考试,共1200余人参加。因蒋介石在沪末归,入学考试委员长由李济深代行。考试委员有王柏龄、邓演达、彭素民、严重、钱大钧、胡树森、  相似文献   

13.
<正>八、中山舰事件1926年1月8日,蒋介石根据国民党"二大"的决定,呈请任命邓演达为黄埔军校教育长,原教育长王柏龄被调任教导师师长。l月12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军事政治教育体系,将黄埔军校和各军所办学校合并,组成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设军官班、军官预备班和入伍生班,校址仍在原来  相似文献   

14.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学生共645人。由于当时各省都在军阀统治下,只有广东省可以公开招考,因此特在上海设了招生委员会,由军校筹委会委托参加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包括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回到各地通过两党地方组织推荐介绍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前往上海报名的约有500多人,分两次考试,共录取200人,发给路费再次赴广州参加复试。广州则在1924年3月27—29日举行招生考试,共1200余人参加。因蒋介石在沪未归,入学考试委员长由李济深代行。考试委员有王柏龄、邓演达、彭素民、严重、钱大钧、胡树森、张家瑞、宋荣昌、茅延桢等。4月28日放榜,招收正…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75周年。在民主党派工作蓬勃发展的今天,回顾我党走过的历程,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责,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有着重要的意义。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主张建立新的革命政党。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并积极开展反蒋活动。在尖锐的斗争中,邓演达不幸被蒋介石逮捕,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6.
斯人已逝 精神永存邓演达国际学术研究会于1995年3月28日至3月31日在广州黄埔国际海员俱乐部召开。会议由广东邓演达研究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会、广州市委会及政协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联合举办。莅临本会的有中国...  相似文献   

17.
邓演达的个人业绩、先进思想的创始意义、人格修养的浩然正气、悲剧结局的警世意义 ,都对历史产生很大影响。具体说 ,邓演达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 ,有着三个方面的历史依据 ,也是我们评价邓演达历史地位的价值尺度。 1 邓演达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无畏斗士 ,他短暂一生的业绩 ,同时代的人 ,无人可与之伦比。 2 邓演达超凡卓识的政治思想 ,站在时代的最前列。 3 邓演达的人格魅力 ,可为世人楷模 ,已经积淀为一种民族精神遗产。下面分层次评说。1 邓演达短暂一生的业绩。邓演达的业绩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 ,邓演达是大革命时期大无畏的反帝勇…  相似文献   

18.
蒙少宁 《前进论坛》2013,(11):41-43
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疯狂进犯,遭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团的坚决抵抗,“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早期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以下称临委会)成员何自坚(之前曾参加龙州起义,任红八军第一纵队上校司令。起义失败后辗转香港。1930年11月,他在港加入临委会。他曾参加邓演达在沪举办训练班、营救邓演达和临委会反蒋宣传等工作)热血沸腾,毅然奔赴上海加入抗战队伍,任国民党十九路军补充第一团中校副团长。何自坚率队在淞沪战线(主要在太仓前线)激战多月,击溃日军多次进攻,  相似文献   

19.
忠诚追随孙中山,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个人独裁邓演达,字择生,1895年2月初五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水湖乡鹿颈村。父亲是清末秀才,母亲是农家女。邓演达幼年随母亲在家种田。1916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福建参加粤军。由于他忠诚革命,治军有方,很快由连长提升为营长、团长,成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工民主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萱酝酿组党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共“清党”之后,武汉政府一部分坚持革命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领导人宋庆龄、邓演达、彭泽民等相约集合同志,组织新党,为继承孙中山的遗教而奋斗到底。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