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伊始,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就告诫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只有打造一个高效廉洁、诚实守信、说话算话的政府,才能不断赢得全国各族人民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信任和信心,才能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的公信度。政治诚信思想贯穿在邓小平治国理政活动的始终,其核心价值理念是保持政策的惯常性、让人民得实惠和有效的制度供给及其承诺,分别构成了现代民主政府取信于民的理性必然、现实进路和道德抉择。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每当我们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包括"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一般地讲,她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邓小平为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也就是邓小平深厚的马列主义修养、高超的领导智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的结晶,学习邓小平理论,就必须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就必须学习研究邓小平独特的思维方式,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研究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     邓小平的思…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思维方式的内在逻辑郭彦黑格尔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被誉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直接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智...  相似文献   

5.
论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安排。依法实施制度安排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途径。只有依法实施政党制度安排,才能有效规范政党之间、政党与政权之间、政党与政治资源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规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结构,充分发挥政治功能,才能在新形势下解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面临的新问题,才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执政思想研究的基本概况及特点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守护神'〔1〕,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领导实质、领导基础、领导思维、领导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思想 ,形成了邓小平领导观的完整体系。深刻领会邓小平领导思想的丰富内涵 ,对于全面正确地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高领导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实质观领导是什么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解释。邓小平指出 :“什么叫领导 ?领导就是服务。”这是对无产阶级领导本质最简单、最明确的揭示和规定 ,也是邓…  相似文献   

8.
王春玺 《理论导刊》2007,3(6):11-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的功能并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就成为执政党面临的重要课题。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恢复或重新定位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外来政党政治干预、反和平演变、社会整合功能等外在功能以及干部选拔、制度整合、凝聚功能等内在功能,为新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70年代末拉开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帷幕,已演出了激越高昂的壮丽篇章。20年的改革开放,使一个古老、封闭、落后的中国发生了历史巨变,这一变化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国情。邓小平的国情理论,是当代中国实现腾飞的重要战略理论。一、邓小平国情理论的形成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邓小平经历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领导革命成功的喜悦,也有违背国情造成失误的痛苦。中国共产党在国情认识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成为邓小平国情理论形成的直接渊源。邓小平的国情论,始于民主革命和建国初期。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服务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服务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府公共职能的经典论述。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密切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些思想论述都是现阶段公共服务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与多党合作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铁农 《团结》2008,(5):4-8
上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审时度势,毅然拨正历史航向,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作为一项新事业也必然面临诸多的风险考验。邓小平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的风险、执政党党内腐败的风险、执政党脱离群众的风险、西方国家对华和平演变的风险、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等等,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严峻考验。对于这些风险考验,邓小平都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邓小平的风险观不仅指导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稳步前行,而且作为中国共产党风险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资源,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来,在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迅速崛起,它用事实证实了邓小平所筹划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正确性,并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与实践。一、“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事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决策。”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以一个无产阶级战略家的胆识、魄力和务实精神,领导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到现代化建设的转移,指出“中国经济之大鹏要腾飞,…  相似文献   

14.
试论邓小平关于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北京大学马列主义研究所吴国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三个有利于"思想是邓小平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首次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2000年在视察广东时首次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思想,为我们判别改革开放中围绕姓"资"姓"社"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是非得失提供了科学标准."三个代表"思想,为我们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的成败得失提供了科学标准.搞清楚这二个标准的相互关系,不仅对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素质与执政能力,提高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水平有益,而且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思想,排除各种干扰,在改革开放中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领导活动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互动,是领导活动成功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60年来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就是在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下不断深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使党越来越认识到,只有把握这个一般规律,才能准确地探索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正是这种实践和认识的交互作用与不断升华,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兴国的意义上更加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发展才是硬道”是邓小平著名的科学论断。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到发展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社会主义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问题以及“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问题.都是以发展为核心展开的。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邓小平首先肯定的问题.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问题。邓小平依据“解放思…  相似文献   

18.
陈思 《邓小平研究》2023,(5):99-105
邓小平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后,得出了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结论。邓小平对此阐述了几个重大理论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改革开放,同时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些重大原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先富带后富的梯次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两个极端,这是正确理解和实践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必须梯次推进重要论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并确立起来的。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不动摇浙江绍兴社科院陈武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根本原则。没有这一条,就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人民民主专政一样,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因此改变性质,走上邪路。正是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