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鉴定意见作为专门性问题的鉴定结果,是诉讼案件得以正确处理的重要依据,其对诉讼结果的影响不言自明。鉴定意见不仅关乎证据制度,也涉及司法体系和诉讼程序。医疗领域的诉讼因裁判者囿于知识的局限,鉴定意见的作用更为突出。长期以来,鉴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司法裁判的效率与公正。本文通过梳理鉴定意见在医疗损害诉讼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鉴定方式、鉴定主体、文书内容以及审查采信方面等问题的成因,提出确立以自然人为中心的“鉴定人——专家辅助人”的“双翼”医疗损害鉴定人制度,规范鉴定意见内容和表述方式,完善质证程序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小嫦  李大平 《证据科学》2011,19(3):299-306
医疗损害鉴定主体,包括鉴定机构及鉴定人,是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改革的起点。医疗事故鉴定模式中的专家组并不是鉴定主体.但其合议制的实质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保留。应改革鉴定结论形成机制,允许出具多样化的鉴定结论。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司法鉴定机构组织鉴定工作、医学会推荐鉴定人的模式。由于医学的专业性极强,鉴定人应当来自于现任专职医务人员。在保证鉴定人中立性、公正性的同时,要重视保证医务人员参与鉴定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医疗损害鉴定主体,包括鉴定机构及鉴定人,是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改革的起点。医疗事故鉴定模式中的专家组并不是鉴定主体,但其合议制的实质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保留。应改革鉴定结论形成机制,允许出具多样化的鉴定结论。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司法鉴定机构组织鉴定工作、医学会推荐鉴定人的模式。由于医学的专业性极强,鉴定人应当来自于现任专职医务人员。在保证鉴定人中立性、公正性的同时,要重视保证医务人员参与鉴定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2017年底发布的《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司法解释规定了新的鉴定规则:确定了医疗损害专门性问题鉴定的概念及内容,取鉴定申请替代患方举证能力的不足,规定了新的鉴定人资格要求,明确了医疗过错判定的要求;明确了因果关系分级要求;明确了医疗损害鉴定的程序要求等。但仍然保留了医疗损害鉴定二元化模式。新的规定给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鉴定人资格、专家辅助人意见可以成为定案依据的规定,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法医开展医疗损害鉴定。笔者由此提出了以下建议:(1)医疗鉴定要回归科学性、公益性、规范性;(2)医疗损害鉴定回归同行评议是必然趋势;(3)应当建立统一的临床医学鉴定专家库;(4)应当研究医疗损害鉴定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法官过度依赖医疗损害鉴定进行审判的现象称为“以鉴代审”。实证数据表明,鉴定意见被采信的案例中,鉴定意见的责任类型对应的判决责任比例区间跨度大,法官不按照鉴定意见确定责任及比例的现象并不罕见。在无鉴定意见时,法官也会判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故认定我国医疗损害纠纷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以鉴代审”是误判。医疗损害鉴定意见只是一种证据,导致上述误判主要是因为法官视鉴定意见为规避绩效考核风险和规避当事人诘难的工具,当事人、相关研究者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技术型法官、专家辅助人取代鉴定人的路径并不奏效,应完善医疗诉讼裁判法官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当事人参与鉴定程序。  相似文献   

6.
常杰 《中国检察官》2011,(15):61-63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其专业知识对鉴定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所得出的判断、认识意见,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明确规定鉴定结论是七种刑事诉讼证据之一。鉴定人依法经过检验鉴定活动形成的鉴定结论作为诉讼证据种类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起到了其他证据形式所替代不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程序合法才能保证实体正确,司法鉴定程序规则是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开展鉴定活动和实施管理的基础,也是司法机关评断鉴定意见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司法鉴定人在实施司法鉴定过程中如何做到程序、方法和鉴定标准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程序合法才能保证实体正确,司法鉴定程序规则是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开展鉴定活动和实施管理的基础,也是司法机关评断鉴定意见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司法鉴定人在实施司法鉴定过程中如何做到程序、方法和鉴定标准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鉴定质量是鉴定活动及鉴定意见的生命线。鉴定活动及鉴定意见事关鉴定制度和诉讼程序两个方面,要提升、保障鉴定质量必须双管齐下,多措并举。首先,要从鉴定机构的设置和鉴定人的准入上把好潜在鉴定主体的关。其次,要在鉴定的启动和鉴定人的选任上,充分尊重并尽力协调诉讼各方的意愿特别是当事人的意愿,把好现实鉴定主体的关。最后,应当理性看待鉴定意见的证据地位,打破其“科学证据”的光环,回归“意见证据”的原本地位,依法充分保障诉讼各方的质证权,特别是针对鉴定意见的专家辅助质证权,确保定案的鉴定意见质量不出问题,有效防止由其导致的冤错案件。  相似文献   

10.
新实施的《刑事诉讼法》~([1])把法定证据之一的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并且规定用作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须经过法庭质证,同时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刑事诉讼法》~([1])的上述规定,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鉴定意见,特别是如何通过庭审的诉讼活动,保障鉴定意见正确地得以采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为此出具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员出庭作证并对鉴定意见进行相应的表达,是鉴定人接受质证必须要面对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医疗诉讼已成为司法鉴定的热点问题除较为常见的一家医院与患者诉讼的情况外,多家医院就诊最终出现被鉴定人死亡或残疾不良后果后,多方诉讼以及其中责任划分是医疗鉴定的难点问题,其结果直接影响医患双方利益及司法裁判公正结果。本文作者通过以下典型案例作出有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1司法鉴定人制度1.1司法鉴定中作的重要性司法鉴定工作是诉讼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专业性问题都通过司法鉴定活动加以解决。因为通过司法鉴定工作可以明确一些证据的真伪或者确认该证据的可信度,所以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把鉴定意见规定为八种法定证据之一,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司法鉴定意见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关联着案件的裁判质量的好坏。因此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187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  相似文献   

13.
夏海玲 《法制与经济》2010,(10):90-91,93
医疗损害责任鉴定一直是双轨制,即由医疗医学会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由一般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长期以来,两种鉴定同时存在,且鉴定结论经常互相矛盾,导致诉讼时间长,浪费了大量诉讼资源。本文从我国司法鉴定人的现状、国外司法鉴定的一般模式,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完善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求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医疗损害责任鉴定机制,对于解决医疗纠纷案件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鉴于刑事诉讼对被告人权利侵犯的严重程度,其证明标准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鉴定意见只是鉴定人对专门问题的盖然性判断,且不同种类鉴定其证明力会出现不同,甚至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鉴定人做出错误的意见,从而影响其证明力。这些影响证明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司法人员和诉讼参与人对鉴定意见的错误认识、鉴定制度的缺陷、审查的缺陷以及庭审制度的不完善。为充分发挥鉴定意见在刑诉中的作用,正确认定专门性问题.应当从上述方面入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侵权责任法》统一了"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在民事赔偿标准上二元化和医疗诉讼的诉讼案由及法律适用。然而,医疗损害鉴定的模式应如何走向,《侵权责任法》却没有提及。江苏省医学会大胆革新,开展医疗损害鉴定,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调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背景下,江苏省医学会适应新形势组织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出庭作证,改变了以往医学会鉴定专家不署名、不出庭的历史,提高了鉴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医疗损害鉴定是医疗纠纷处理的核心,其鉴定意见作为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的关键证据,直接关系到法庭裁决案件的公正性和化解纠纷的合理性。我国当前的医疗纠纷鉴定施行“双轨制”模式:一是医学会组织专家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二是由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司法机关委托进行的医疗损害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医疗过失鉴定)。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证据都具有核心价值,而鉴定意见是对诉讼中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判断、鉴别所形成的意见,是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法医鉴定人出庭作证是程序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1我国法医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目前,无论是在刑事审判还是民事审判中,法医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比率都非常低。以笔者所在的江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1日《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已正式实施,该规定第23条明确规定了鉴定意见审查判断时应当着重考察的若干事项。鉴定意见作为现代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之王”,在案件事实认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死刑案件中扮演着“一纸定生死”的角色。通过对《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23条的诠释与解读,进一步明确刑事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中的鉴定意见证据能力及证明力,有助于切实保障案件裁判的司法公正、维护案件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论鉴定结论的证据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结论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除了具备证据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它不仅在证据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诉讼过程中都被广泛地运用着。因而,对鉴定结论的证据审查不仅关系到案件能否得到正确处理,也关系到诉讼公正价值能否得到实现。一、对鉴定结论证据特征的认识鉴定是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就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所进行的检验、鉴别和判断活动。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所作的鉴别和判断就是鉴定结论,亦称鉴定意见。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诉讼证据,必然具备客观性、关联性、法律性特…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证据都具有核心价值,而鉴定意见是对诉讼中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判断、鉴别所形成的意见,是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法医鉴定人出庭作证是程序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1我国法医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目前,无论是在刑事审判还是民事审判中,法医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比率都非常低。以笔者所在的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