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的第三眼睑腺突出又称樱桃眼。该病的发病原因多是第三眼睑腺体肥大 ,腺体附着韧带发育不良或第三眼睑腺软骨缺损 ,肥大的腺体与瞬膜从眼内向外翻转、发炎。临床上常见于斗牛犬、比格犬等眼球突出的犬种 ,且双眼发病的犬居多。笔者曾对 3 0例患第三眼睑腺突出的犬进行手术治疗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症状 该病发病初期眼内出现粉红色的增生组织 ,增生物表面凸凹不平、肿胀、充血 ,直径约 0 .5cm ,眼部分泌物增多。数日后增生物成暗红色肿块 ,有的发生破溃 ,严重时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手术方法化学保定 在实施化学保定前 ,首先肌肉注射 …  相似文献   

2.
眼鳞状细胞癌也叫眼癌,可发生于牛、绵羊、山羊、马和猪等动物,人也可发生,其中尤以海福特牛敏感。笔者在澳大利亚进修期间,对当地海福特牛眼癌进行了调查和治疗。 (一)治疗方法 治疗前先用4%利多卡因溶液点眼镇痛,然后把眼睑打开,如果还难于打开时,可向眼球后部注射2%利多卡因溶液5ml。将带木把的末端直径1~2cm的铜棒放入液氮中5~10分钟,取出后用铜棒端触压眼瘤状物20~45秒钟,有的需重复处理数次。此法适用于直径不超过10mm,厚度在2~3mm的瘤状物。较大的瘤状物,应从基部切除,再用液氮冷冻铜棒处理切口。生长在瞬膜上的瘤状物,用4%利多卡因溶液点眼后,用止血钳钳住,尽量向外拉,并作90度的扭转,然后用外科剪刀从基部剪下,术后用氯霉素眼膏治疗。眼中瘤状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学角度对甘肃省20年来牛的肿瘤性疾病进行了调查分析。共检出肿瘤130例,其中良性肿瘤9种86例,恶性肿瘤10种43例,未定性肿瘤1例。检出率较高的肿瘤为:纤维瘤(44例,33.8%)、乳头状瘤(22例,16.9%)、鳞状细胞癌(15例,11.5%)和瞬膜癌(14例,10.8%)。母牛的肿瘤(70例,53.8%)多于公牛(50例,38.5%)。5~10岁的牛肿瘤发病率较高(59.2%)。牛肿瘤分布于省内8个地(州、市),尤以武威(93例,71.54%)和兰州(16例,12.31%)为主。瞬膜癌多发于黑白花奶牛,瘤体小,多呈菜花状突出于眼角。乳头状瘤多发于头颈和乳房皮肤,常单发,较小。鳞状细胞癌较多见于颈、乳房和眼周,局部组织肿厚,破溃。纤维瘤可发生于多处皮下。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扬州地区每年6~9月水牛常发生一种以结膜红肿、外翻为特征的眼病,群众称之为红眼病。 其临床特征是:结膜外翻、红肿,眼球像蒙上一块皱了的红布,令人望而生畏。羞明,流泪,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呈絮片状积于下眼睑。随病程延长,外翻的眼结膜由红变紫变黑而坏死;同时球结膜也赤红、水肿突出而翻在结膜外围,第三眼睑肿胀赤红,整个眼球被遮盖,来势迅猛,有时在一天内就可出现上述症状。继而巩膜充血,角膜混浊,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角膜溃疡而失明。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病畜食欲、大小便较正常。水牛患病后眼部疼痛发痒,常把眼睛向树上、墙上、草堆上摩擦,或用后蹄擦眼,这样就加速了上述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Bovine Infections Keratoconjunctivitis,简称BIK)是牛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名红眼病。以羞明流泪,结膜严重炎性变化,角膜混浊或溃疡为特征。自1889年比林(Billings)首次对本病描述以来,国外已有不少文献记载,国内亦曾报道过乳牛、牦牛流行本病的情况。但在农区黄、水牛大规模发生本病至今未见公开报道。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登     
牛恶性肿瘤二例例1 牛瘤胃鳞状上皮癌。临沂县义堂镇1头7岁黄犍牛,在本校兽医院就诊。主诉该牛已病20余天,病后吃草反刍均减少,粪便较干,体况日渐下降,曾在乡兽医站治疗无效。经查,患牛体温39.2℃,心率每分钟80次,精神一般,营养中下,懒于行动。听诊瘤胃2分钟蠕动4次,每次持续20秒左右,触诊瘤胃硬度无明显异常。第三胃蠕动差。经采用维持和对症治疗6天无效,遂宰杀。剖检变化 在瘤胃前上盲囊右侧背面有一向内突起的瘤状物,高10cm,直径14cm,表面高低不平,呈菜花状,且有坏死、溃烂,大部呈黑褐色,其外侧的瘤胃浆膜面,也高低不平,触之润滑。切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情况 本鹿场1976年发生破伤风3只,死亡2只,治愈1只;1977年发病2只,死亡1只,治愈1只;1979年发病4只,死亡2只,治愈2只。这9只患鹿引起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途径,有3只母鹿在放牧中蹄叉被利物扎伤引起,有1只育成公鹿,因创伤引起,1只成年公鹿,因割茸消毒不严引起,另外4只公鹿,在配种期互相争偶,被顶破皮肤引起。 (二)临床症状 据观察鹿的破伤风潜伏期在1~20天左右。发病后,表现头颈部肌肉强直,可见采食、咀嚼、吞咽和反刍困难,呈现动作缓慢死板,两眼呆滞,第三眼睑麻痹,瞳孔放大,四肢强直,后期牙关咬紧,饮水采食困难,四肢开张站立如木马状。跌倒时四肢  相似文献   

8.
骡角膜鳞状上皮癌的手术治疗湟源县城郊乡一村民从外地买回1头骡子,当时左眼发红并日趋严重,经在当地治疗,未能好转且病情继续恶化。病骡因疼痛不安而影响食欲,明显消瘦,患眼出血不止,畜主于1996年元月2日牵来求治。临床检查病骡营养中下,精神状况尚可,体温...  相似文献   

9.
牛甘薯黑班病中毒是牛的常见中毒病之一。对本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过去多采用强心、利尿、输液、止喘、清理胃肠等一般疗法,但只要病中出现明显喘气,多无显著疗效。有人认为氧气吸入疗法对甘薯黑斑病病牛特别是重病牛的疗效是可疑的,而氧气皮下注射对轻病牛有较好疗效,但在农村很难实施。近年来有人应用双氧水内给氧治疗作用确实可靠,但不良反应相当严重。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高锰酸钾溶液静脉注射可以治疗马的破伤风。因此我们曾于1976~1977年先后试用高锰酸钾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看了《中国兽医科技》1985年第3期上马鹤松等同志写的“与犊牛先天性瞎眼病病因探讨》一文作者商榷”一文后,颇有感触,在此也谈点浮浅的看法, (一)对马鹤松等同志商榷意见的补充 首先是病名的提法:在实践中,瞎眼病除犊牛发生外,3岁以内的青年牛,特别是青年公牛也屡见不鲜。就犊牛而言,除先天性瞎眼者外,生后数天或一月左右瞎眼者也有。故“犊牛先天性”瞎眼病的提法欠妥。根据我们所做的工作来看,牛瞎眼病的症状很像青光眼,即两眼同时突然失明;眼球突出;瞳孔散大呈  相似文献   

11.
马、牛眼角膜翳多由外伤、鞭打、笼头压迫或异物误入眼内而引起。角膜暴露、细菌感染、营养障碍、邻近组织病变的蔓延等均可诱发本病,某些传染病、结膜炎、周期性眼炎和混睛虫病,均可并发角膜翳。该病可不同程度的影响马、牛视力,严重者可致失明。我们根据两年多的临床摸索,应用碘化钾眼药液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眼明注射液是牛、羊眼活性成分的无菌或灭菌溶液,据称可用于治疗人的视神经萎缩、玻璃体混浊、角膜炎及眼外伤等眼疾。为了探求眼明在兽医临床上的效果,笔者于1988年5月间对山羊的角膜结膜炎进行了治疗试验。 (一)药品与方法 1.药品:眼明注射液,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为870809,每毫升相当于1g牛眼提取物。另备青霉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及金霉素眼膏等。 2.方法:选择自然发病的3~4月龄患羊28只,依据体质状况及病变程度分为3组。第1组8只,单纯用金霉素眼膏点眼,每日2~3次;第2组10只,用青霉素配氢化可的松液加自家血液混匀,迅速在上眼睑皮下注射2ml,每日1次;第3组10只,用眼明注射液2ml,上眼睑皮下注射,隔日1次。每组在治疗前均用4%硼酸水溶液清洗患眼。  相似文献   

13.
据资料称,由于采食了含有感光物质的某些植物并在直射日光作用下而使某些动物裸露皮肤发生过敏性炎症为特征的病变称为植物—日光性皮炎。至今已报道马、牛、猪、兔和人均有发生。但鸡的植物—日光性皮炎似未见记载。笔者曾于1974年5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某农场的来杭鸡群中见到因采食新鲜灰菜(Chenopodium album L.)后发生此病,现整理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眼上膜,是一种常见症状,在广西多发生于夏、秋农忙季节,轻者视力发生障碍,重则失明,影响劳役,给经济上和生产上造成损失。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自1972年以来,广西灵山、都安等县,采用树枝穿插牛顺气孔治疗眼病,初步获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5.
子宫捻转是母畜孕期疾病。文献记载多发生于牛,羊及猪较少发生,马偶尔发生。但1962年以来,在某军马场已成为母马妊娠后期常见的产科疾病,用保守疗法多归死亡。我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反复实践,不断吸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初步摸索到诊断和手术治疗方面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畜禽寄生蠕虫区系调查中,发现在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的黄牛体内寄生一种血吸虫,经鉴定确为牛血吸虫(Schistosoma bovis Sonsino,1876),系国内首次记录。 据文献记载,牛血吸虫主要寄生在牛、羊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有时也寄生在马、骆驼和其他哺乳动物,偶然亦可寄生于人体内。牛血吸虫主要分布在南非、埃及、意大利、印度、马来亚和印度支那等地,有的地区牛感染牛血吸虫十分严重,如在南罗德西亚有69%的牛只寄生牛血吸虫(Condy,1960)。牛和其他哺乳动物感染牛血吸虫病的临床衷现和病理变化,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寄生所引起的病变很相似。  相似文献   

17.
醉马草是禾本科芨芨草属植物,别名有醉马芨芨、醉针茅、醉针草、马尿扫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及内蒙、西藏、四川等地。据许多资料记载,醉马草可引起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中毒,并发生一系列症状,严重的还可引起死亡。笔者调查了醉马草分布较多的甘肃山丹县,宁夏同心县、海原县,这些地区都有马属动物发生中毒的病例,但未见过羊发生中毒。为了解醉马草是否会引起羊中毒,笔者于1986年12月和1988年9月,先后两次对绵羊和山羊进行了醉马草的毒性试验,并用马、驴、兔子作了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8.
牛百叶干(第三胃阻塞)是牛比较常见的前胃疾病。我们以藜芦润燥汤为主,结合西药治疗病牛45例,痊愈36例,治愈率80%。 发病原因:百叶干夏、冬二季较多见,春、秋二季亦有发生。主要由于夏季炎热,使役较重,体内水份消耗较多,又失饮水;冬季寒冷,牛不喜饮水,加之饲管不善,消化功能失调而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9.
牛的小肠钳闭发病急剧,变化迅速,死亡率极高。尽管我们尚未查到有关牛小肠钳闭后发生的酸碱紊乱的材料,但根据内藤善久、孙长美等对小肠套叠、小肠扭转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结果,这类有肠系膜血行障碍的机械性肠梗阻在发病后引起的酸碱紊乱往往是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 7月 ,黑龙江省宁安市江南乡四方村村民赵某饲养的夏洛来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牛发生角膜、结膜红肿、增厚 ,导致视力障碍 ,经临床观察、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发病情况 赵某饲养夏洛来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牛 116头 ,2 0 0 3年 7月 4日有 6头牛羞明流泪 ,到 7月 15日有 5 2头牛发病 ,发病率为 4 4.8%。其中成年牛 39头 ,1岁以下幼龄牛 13头 ;单纯左眼发病的 12头 ,单纯右眼发病的 16头 ,双眼发病的 2 4头 ,左右眼病情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 患病牛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或减退。发病初期患眼羞明流泪 ,结膜充血 ,眼睑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