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使用聚苯乙烯胶液对弹头、弹壳样本作防锈处理的方法,该方法效果好,操作简便,弥补了常规处理保存时间短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子弹物证进行成分分析可为涉枪案件的侦查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快速区分不同子弹,为推断子弹来源提供关键信息。方法收集不同厂家在1958-2019年不同批次生产的多种型号的子弹样品53份,应用扫描电镜能谱法(SEM/EDX)对样品的弹头内芯、弹头披甲和弹壳金属成分进行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多数子弹弹头内芯由纯铅构成,部分批次较晚的弹头为铅锑合金,另有两枚批次较早子弹为铁弹头;除六枚5.6mm运动步枪弹的弹头披甲以及四枚791厂样品的弹壳无明显特征外,其余子弹的弹头披甲和弹壳均为三类铜锌合金中的一种:含铜量83.7%~84.7%、87.6%~90.6%以及67.0%~69.8%的铜锌合金。同型号同厂家子弹所使用弹头披甲及弹壳材料的特征相似,同型号不同厂家、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子弹弹头披甲和弹壳材料则具有一定差异。近六十年来121厂样品子弹弹头披甲均为含铜量87.6%~90.6%的铜锌合金,弹壳材料为含铜量67.0%~69.8%的铜锌合金,其为该厂固定使用的铜锌合金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791厂样品中有四种型号的子弹弹壳均为含锰量0.7%~0.9%的铁锰合金,这种合金在其他厂家并未出现,其为791厂弹壳特征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结论掌握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特征可以对不同子弹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3.
陈钢  周海龙 《法制与社会》2012,(29):273+277
枪支发射时,在射击弹头、弹壳上将形成多种射击痕迹,对其进行分析检验可以帮助判明射击距离、射击方向、射击者和被害人所处位置,为侦查提供线索;可以确定犯罪行为人作案时所用枪支、子弹的类型;还可以根据弹头、弹壳上的痕迹,对嫌疑枪支进行同一认定,以认定现场上发现的弹头和弹壳是否嫌疑枪支所发射,为侦查诉讼提供证据.本文将根据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特征的特定性及稳定性进一步研究其在枪弹痕迹鉴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田蕊 《刑事技术》2015,(1):79-81
由制式64式手枪改制的枪支,其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位置、形态也因改制手法和部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给检验增加了难度,利用其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案中,笔者在非制式64式手枪的拉壳钩上使用颜色标记,并对标记枪支发射的带有自制底火的改制弹壳进行检验,从而对拉壳钩在异常位置遗留的痕迹进行了确认,为使用异常位置拉壳钩痕迹进行发射枪支的同一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1案件简介1998年2月6日,湖南省某医院于某在家属区里被杀,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弹壳各一枚,由于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没有线膛痕迹,需区分是制式“54”式还是仿“54”式手枪发射。检验发现:弹头没有线膛痕迹,弹头表面的擦划线条与弹头中心轴平行,线条没有明显旋转方向,未发现坡膛痕迹。弹壳上有击针痕迹、抛壳挺痕迹、弹底窝痕迹。笔者从枪的结构上寻找区分是否为制式手枪发射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弹于2005年底通过公安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弹由弹头、弹壳、底火、发射药四部分构成,弹头由橡塑材料和金属粉末融合而成。它是为在近距离内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在中远距离起到驱散和战慑作用而研制的“非致命弹药”。  相似文献   

7.
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弹于2005年底通过公安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弹由弹头、弹壳、底火、发射药四部分构成,弹头由橡塑材料和金属粉末融合而成。它是为在近距离内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在中远距离起到驱散和威慑作用而研制的"非致命弹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发令枪改制成小口径手枪的结构特点,探讨通过射击弹壳、弹头上的痕迹特征区分改制枪与制式枪的方法,研究了改制枪在检验鉴定中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枪弹、12.7×99mm枪弹。但在枪弹:6462,火箭枪:5824,飞行稳定性:3324,改进设计:1785,射击精度:1609,表示方法:1576,装药量:1274,军事演习:1181,黑火药:1045,弹壳:939枪弹:8428,火箭枪:4057,弹壳:1595,壳长:1550,飞行稳定性:1154,口罩:1152,身管:1074,尾翼:796,斜孔:705,弹头:672,装药量:571,表示方法:569,黑火药:528,射击精度:495,孔径:449,军事演习:427,改进设计:409,弹体:400,武器:388,道具:375碘鹭~馨一蕊、图2装在弹托里(右〕和未装弹托(左)的普雷;每弹头 空弹尖膨胀变形后折断,并与弹头体分别继续向更深处侵彻·图1普雷梅弹头膨胀变形…  相似文献   

10.
从近期几起涉枪案件中发现的仿真枪支,有些在使用前稍经改制和加工、有些竟然在买到手以后可以直接装填子弹进行射击。一、玩具仿真手枪的结构性能□仿五四式手枪该枪外观上与真枪形状相似,尺寸略小,枪身由金属材料制成,一般由底座把、枪管、发射机构组成。所用子弹为经过改制的5.6mm小口径运动枪弹,由于受抛壳口长度的限制,未经改制的子弹尺寸较长,无法通过抛壳口塞入枪管末端。使用8发经改制的5.6mm小口径运动枪弹进行实验射击,全部射击正常。实验结果表明该枪结构虽十分简陋,但其性能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射击后弹壳表面烟垢较多,击针痕呈扁圆状凹陷,位于弹壳底部边缘与中心之间。射击弹头一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并且有明显的擦碰痕迹,这是由于弹头在出枪口之前与枪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79式微型冲锋枪发射子弹的排序。方法对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扩大观察弹头、弹壳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特征。结果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拉壳钩痕与发射顺序有关。结论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等痕迹的有无、位置及轻重程度,对判断79式微型冲锋枪弹壳发射顺序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式枪弹的表示方法只能凭阅历去认识,如30一06步枪弹,这是戈0 .257英寸,随着弹头质量的不同弹头初速从2 800一3000英尺/秒变化。又如smm一06枪弹,它是在30一06枪弹弹壳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口径为8 mm;30一338枪弹,是以0.338英寸温彻斯特  相似文献   

13.
当前,利用非军用枪支作案日趋增多.1998年8月我区某县张某某被枪杀,现场提取7.62mm“五一”式手枪普通弹弹壳、弹头各一枚,从嫌疑人家中搜取已经改制过的“侧压杆”式汽步枪一支.送检弹壳为7.62mm“五一”式手枪普通钢质弹壳.长23.5mm,壳底直径9.95mm,壳口直径8.5mm,无壳肩.在显微镜下观察,击针痕底呈圆平状,直径2.3mm,深1.5mm,壳底座有较  相似文献   

14.
l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2011年10月1日凌晨,某男(警察)被发现死于单位办公室。尸体呈左侧仰卧位,身下有大片血泊。现场散落弹头、弹壳各2个、手枪1把。在北墙上可见弹孔2个。  相似文献   

15.
1简要案情 2006年2月15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某街事主伍某某(女,27岁)从银行取款后,回住处途中遭2名男子持抢抢劫,过程中歹徒朝地面开了一枪。现场提取到弹头、弹壳各1枚。  相似文献   

16.
1案情简介1998年6月4日21时30分,某市一居民陈某外出时,在自家门前被人枪击死亡。现场勘查时在尸体北侧5米处提取五一式手枪弹头一枚,但未发现弹壳。经检验,现场弹头上有4条明显的右旋膛线痕迹,其特征与五四式手枪发射子弹形成的膛线痕迹特征相同。据此,侦查工作围绕可能接触五四式手枪的有关人员全面展开。在排查中发现某部队军械所转业人员金某某具备作案动机和时间,并在其住处查获自制图1在金某某处查获的自制手枪图2自制手枪结构图手枪一支(图1),经检验,确定现场弹头即为该枪发射。2自制手枪的结构自制的手…  相似文献   

17.
使用硝酸银溶液化学反应原理显现枪案现场弹壳表面的指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方法同样可用于子弹、铜钥匙等铜金属表面指纹的显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弹壳是涉枪类犯罪案件的重要物证,弹壳上接触DNA的成功分析有助于排查嫌疑人和重建枪击案犯罪现场。随着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和扩增试剂盒灵敏度的提高,有望通过检验弹壳接触DNA获得更具价值的信息。实际案件中,弹壳接触DNA的检测常面临微量、降解、混合以及射击残留物干扰等问题,为DNA信息的检验与鉴定带来挑战。本文围绕弹壳接触DNA的影响因素,提取和扩增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弹壳接触DNA的法医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实际案件中弹壳接触DNA的法医学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简要案情曹××,男,43岁,在逃犯.12月23日凌晨4时30分,干警在围捕凶犯曹××时,曹某用从市场购得的自制式枪向围捕干警开枪拒捕,被我多名干警用“六·四”式手枪击中九发子弹后身亡.事发二小时后笔者到达现场,并对尸体进行法医学检验.2 现场和尸检情况2.1 现场勘查:尸体位于15m的长形卧室内靠近阳台床铺侧墙角处的地面上.尸体呈右侧卧位屈曲状,地面形成血泊.尸体上身裹有一条毛毯,从卧室地面上找到13颗弹壳,11颗弹头(包括盲管创内3颗),在对向二楼现场窗口下方约5m处的地面上寻见到2颗弹壳,总共收集到15个弹壳.  相似文献   

20.
从枪弹痕迹识别非制式枪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区分发射枪支为制式枪支与非制式枪支是枪弹痕迹检验鉴定的第一道工序。对于一些制造粗糙的非制式枪支,其发射的弹头、弹壳上的痕迹特征属性很明显,容易与制式枪支相区别。但对于一些加工很好的非制式枪支,特别是那些用制式的零部件组装的枪支,仅凭单个痕迹就很难与制式枪支相区分。本文就此问题作如下讨论。1 制式枪支的痕迹特征制式枪支的生产、加工都有严格的标准,各个零部件的数据要求精确到0 .0 1mm ,其表面光洁度更有特殊的工艺要求,所以制式枪支发射的弹壳痕迹都很规则,基本上能反映出造痕客体的形状大小和加工特征。对于有一定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